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 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1:山海关大战 这一站中来讲述一下清军入关的山海关之战。明末,吴三桂所率明军 联合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此战,清朝正式进 入中原,开始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明朝末年,明军、清军以及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队三方势力激烈角逐。
明朝统治者一方面要应付盘踞东北的满洲铁骑,一面还要在中原与农民起义军苦 战。
1644年三月,明崇祯帝朱由检调在山海关外抵御清军的吴三桂率部队 入京,清军趁此机会占领了明在关外的全部土地。与此同时,李自成率领的大顺 农民起义军攻陷明都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战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明、 清、大顺的三方角逐变成了清、大顺两方面的直接战争。四月初九日,清廷摄政 王多尔衮率领10万大军挥师南下攻明。十一日,清军抵达辽河得知大顺农民起义 军已经占领了北京。多尔衮召集众将商议,明降将洪承畴认为应该出其不意接近 北京的蓟州、密云,急行赶往北京,在大顺尚未站稳脚跟前攻其不备,夺得天下。
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仍把战略的重点放在了与明的战争上,而对清军 没有足够的重视。此时,山海关作为割断清、顺两方的屏障,显得尤为重要。山 海关作为明长城东段的重要关口,是连接冀、辽的咽喉之地。关城背靠燕山山脉, 南至渤海之滨,城墙高峻,属于易守难攻的要塞。为了争夺山海关,清军曾经与 明军作战十多年,始终没能攻破。从关外赶回保卫京师的宁远总兵吴三桂于三月 下旬抵达玉田时,得到北京已被大顺军攻陷的消息,遂撤兵屯居山海关。李自成 攻占北京后,派居庸降将唐通率部前往招降吴三桂以及山海关总兵高第。吴三桂 准备投奔大顺。四月初,吴三桂得知大顺军在北京逮捕拷问其父亲吴襄并拘留家 眷的消息后,便赶走唐通,部署防御工事,并致书清军请求和兵攻打大顺。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自率领6万大军攻打山海关。但他仍想招降吴 三桂,故行动迟缓。十五日,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抵达翁后所(今辽宁阜新境内), 收到吴三桂的书信,立刻改变行军路线,日夜兼程,赶往山海关。二十一日早晨, 李自成率军抵达山海关城下。当时山海关守军远远超过了大顺军。吴三桂布调遣 兵马防御设置城防守,亲自率领主力在城外的石河列阵迎战。李自成兵力不足, 又以远兵攻坚城,一开始便处于劣势。大顺军从东、北、西三面发动全面进攻。
同时唐通率军迂回到一片石(今辽宁绥中李家台鳗)切断吴三桂的退路。双方激战 了一昼夜,吴军濒临全线崩溃。二十一日夜,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抵达关外的威远 城,击败唐通部队后,静观其变准备坐收渔翁之利。二十二日晨,吴三桂向清剃 发称臣,并打开山海关城门。清军趁风沙弥漫时,突然杀出。大顺军猝不及防, 阵脚大乱,虽奋力抵挡,但最终接连战败。李自成带军边战边退,从水平(今河 北卢龙)退到北京。二十九日,李自成率军仓促向西撤出。多尔衮命吴三桂追击, 自己亲自统领清军进入北京。
为什么李自成在攻打山海关时遭到惨败 李自成在得知吴三桂拒降时,召集众将商讨对策,认为应征抚兼施。
而李自成出兵不够迅速,唐通一再告急求援,李自成才于四月十三率兵6万攻打 山海关。他又对山海关情况不够了解,驻守山海关的兵力要足有8万远远超过李 自成所率兵力。而且李自成对关外的清军不够警惕,没有料到清军能迅速入关。
可见,在攻占北京后,大顺众将骄傲、自满,并且开始腐化,致使大顺政权的覆 灭。
为什么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归顺 大顺,随即率军入京。在他抵达永平西沙河驿的时候,遇到从京城逃出来的家人, 得知自己的父亲吴襄在京城被农民军严加拷打、而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也被霸占。
于是他改变了路线返回山海关,并以为崇祯帝复仇的口号,拒绝投降李自成。回 到山海关后他首先袭击唐通率领的部队,占领山海关,布置防御体系。之后,他 又写信给清摄政王多尔衮,邀其入关共同攻打李自成。
此战,清摄政王多尔衮善于抓住战机,利用矛盾,采用正确的战术, 一举获胜,为清军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2: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清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 争。明末清初蒙古准噶尔部不断壮大,噶尔丹继承汗位后势力更是空前。噶尔丹 在沙俄的支持下先后吞并蒙古各部,继而南下威胁清廷。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 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其中准 噶尔部势力最强,其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以及和硕部的牧地。噶尔丹执政时, 准噶尔部势力更强。随着准噶尔势力不断膨胀,噶尔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此时, 沙皇俄国也正疯狂扩张,为了侵占中国西北而不断唆使噶尔丹叛乱。在沙皇俄国 的支持下,噶尔丹终于率兵进攻喀尔喀蒙古。
1688年,噶尔丹亲自率兵攻占喀尔喀地区。喀尔喀三部首领仓皇逃往 漠南,向清廷求援。康熙将他们安置在科尔沁(今内蒙古科尔沁旗)放牧,又勒令 噶尔丹停止战争。噶尔丹不但不听反而率军南下侵入乌珠穆沁境内。面对噶尔丹 猖狂南下,康熙下令征集兵马,准备北上。1690年六月,康熙亲征,分两路出击:
左路军从古北口(今河北滦平南)、右路军从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迂回北进, 准备在乌珠穆沁地区消灭噶尔丹。康熙亲自指挥,并命令塞外地区将领率各部协 同作战。右路军北进初战不利向南撤退。噶尔丹乘势南下,进抵乌兰布通。清左 路军也抵达乌兰布通南侧,与右军会合。马兰布通地势险要,噶尔丹背山面水列 阵。清军隔河布阵。八月初一,两军交战。清军先集中火铳火轰击噶尔丹驼阵, 将驼阵断做两部,然后渡河进攻。噶尔丹战败,仓皇北撤。
噶尔丹战败后仍不死心,他召集旧部,企图东山再起。为了预防噶尔 丹再次南下,康熙加强边防守备,稳定安抚喀尔喀蒙古贵族,又专门训练士兵使 用火铳火炮。
1694年,清廷诏噶尔丹会盟,噶尔丹不但抗命不至,反而发兵入侵喀 尔喀。康熙决定诱其南下一举将其歼灭。为此,清军积极做好战前准备。
1695年九月,噶尔丹率领3万骑兵,大举内犯。第二年二月,康熙调 集9万军队兵分三路亲征。他亲自率领的中路军经科图(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 向漠北挺进,逼近敌军。噶尔丹得知康熙亲自率精锐前来,而清西路军又已过土 剌河,恐被夹击便连夜西逃。五月十三日,清西路大军抵达昭莫多(今蒙古乌兰 巴托东南),与噶尔丹军相隔15千米扎营。昭莫多地区多森林。清军将领采取以 逸待劳、设伏截击的策略,将主力隐匿于树林之中,并派出400骑兵诱使噶尔丹军进入设伏地点。噶尔丹果然率军追击,企图攻占清军控制的山头。清军将领孙 思克率军驻守,双方激战。费扬古趁机指挥伏军迂回到敌后,并分兵袭击阵后家 属、辎重。噶尔丹军大败。清军乘胜追击,俘歼敌军数千人。噶尔丹西逃。
噶尔丹率军东侵之际,后方叛乱。1697年二月,康熙再次亲征。噶尔 丹众叛亲离,服毒自杀。
噶尔丹如何带领部落不断扩张 噶尔丹是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的第六个儿子。1670 年,噶尔丹杀兄继承台吉之位。而后,他出兵擒获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攻占和 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1678年二月,他又率军攻青海,行军是一天后,唯 恐清兵从甘肃关外阻断其后路而中途撤兵。1679年夏,噶尔丹两次出兵攻占哈密、 吐鲁番。西藏达赖喇嘛曾封噶尔丹为“博硕克图汗”。1680年,噶尔丹应达赖喇嘛 的邀请出兵参与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与“黑山派”的斗争,趁机夺取 南疆地区。噶尔丹率军经过阿克苏、乌什等地攻入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叶尔 羌王伊斯玛伊勒汗子巴巴克苏勒坦出兵迎击,兵败身亡。噶尔丹在占领喀什噶尔 后,又夺取了叶尔羌,俘虏了伊斯玛伊勒汗。至此,噶尔丹兼有四卫拉特,将南 疆地区控制在手中,随后他转入攻打漠北喀尔喀蒙古。
噶尔丹死后,清是如何平定准噶尔地区的贵族分裂的 噶尔丹死后,策妄阿拉布坦成继位。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策妄阿拉 布坦不断袭击科布多、巴里坤、哈密等地区清军驻守的军事重镇,并派兵入侵西 藏。康熙及时派兵协助西藏将准噶尔的反叛势力驱逐出去。康熙去世后,雍正继 续平叛。雍正五年(1727年)冬,策妄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继 续反叛。从雍正六年以后,清军多次征缴噶尔丹策零叛军。
十年七月,噶尔丹策零率军袭击在塔半尔河驻扎的清军。八月初,清 军3万精骑夜袭其营,准噶尔军败逃。清军乘胜追击至光显寺歼灭敌军,噶尔丹 策零被迫投降。乾隆十年(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发生内乱,达瓦 齐继位。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清廷以5万精兵直捣伊犁,达瓦齐兵败被俘。
不久,降清的阿睦尔撒纳聚众叛乱。二十二年春,清廷派兵由巴里坤等地分路进 军,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逃往沙俄。至此,清军平定了准噶尔贵族分裂叛乱。
此战,清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历经8年,连续发动3次进攻。噶尔丹叛乱的平定,维护了西陲边疆的安宁,也积累了丰富的远途作战的经验。
关于战争的人物故事3:明朝抗倭之战 大家好,我们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明朝时的抗倭战争。元朝时期,日 本分裂为南北两朝,两朝间相互攻伐。溃败的士兵经常与商人勾结到中国沿海掠 抢。明朝时期倭患更为严重,此次战役就是明军为抵抗倭寇而进行的。
元朝时,日本流亡海上的散兵便与冒险的商人勾结,到中国沿海走私、 掠夺。明太祖朱元璋时曾经三次派使者与日本交涉,都没有结果。为此,洪武、 永乐年间,明朝廷不断加强海上防御工事,并加大的海军在海上巡查。
1547年七月,明廷以朱纨为提督负责浙闽海防军务。第二年,朱纨派 兵击败倭寇,占领双屿。但朱纨却因为斩杀太多与倭寇勾结的豪绅,而被以“擅 杀”罪赐死。倭寇复而又盛。1553年、1554年两年中,倭寇不仅骚扰江浙地区, 攻取了昌国卫、上海、乍浦等地,而且以海岛为基地向陆地推进。柘林(今上海 奉贤南)、川沙就是倭寇的两个据点。明廷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调整海防部署把 沿海卫所,划分区域,派重臣统一指挥。同时,征调兵力,作为机动部队。明廷 又任命张经为总督。他到任后集中兵力于1555年一举歼灭了深入松、杭腹地的倭 寇2000多人。但他因“养寇失机”的罪名被杀。由于各地兵力不统一,且军纪败坏, 得不到当地居民的帮助,士兵又对沿海水土不服,战绩不佳。刚刚出现转机的战 局,又陷入困境。1556年,浙江、南直隶(今江苏)等地就有近50处遭倭寇侵扰。
胡宗宪继任总督后,采用离间计分化敌人,在1556、1557两年间,先 后消灭了陈东、徐海等地的倭寇。1559年,刘显等人又于庙湾歼灭侵入江淮的倭 寇。江浙一带的倭患,逐渐转轻。海防策略上,明军采用了水陆协作,陆地歼敌 为主的方针。同时,招募新军,加以训练。其中有名的有俞大猷的俞家军以及戚 继光的戚家军。戚继光不仅结合地形指挥作战,还改进了火器装备,提高了部队 整体的战斗力。此外他还根据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了“鸳鸯阵”“三才阵”等战斗队 形。此后,戚家军成为有效抵御倭寇的主要力量。1561年,倭寇分多路侵入台州。
戚继光灵活指挥,采用伏击、包围、突袭等战法,连续歼灭倭寇数千人。同时, 卢镗也歼灭侵扰温州、宁波的倭寇。浙江倭患基本得到了平定。为了支援福建地 区,戚继光又于1562年入闽,先后在横屿、林墩、牛田等地歼灭倭寇。十月,戚 继光率军返回浙江。当月,倭寇攻入兴化府城及平海卫,明廷震怒。戚继光奉命 再次入闽。1563年,戚家军、俞家军及刘显所率部在谭纶的统一指挥下,全歼平 海卫的倭寇。当年冬天,倭寇集中兵力包围仙游。1564年初,戚继光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击败倭寇,解开仙游之围。福建倭寇被平定。同时,俞大猷等又歼灭 侵扰广东的倭寇。至此,延续多年的倭患,终于得以平定。
洪武、永乐年间,明廷怎样防御倭寇 明廷首先建立了强大的水军,加强海上巡查,针对倭寇的活动规律, 在春季派舰队出海分路巡查,相机歼敌,秋季返回。并且在沿海各地建立卫所, 修筑防御工事派兵驻守。根据地形,在倭寇可能登岸的位置,修筑营垒炮台。从 辽宁一直到广东的沿海,设置了50多处卫,100多所,1000多座营垒,50多座水 寨以及200多处巡检司。
嘉靖年间,为什么倭患又复严重 嘉靖年间,明廷国势衰微,海防松懈,屯卫制度也遭到严重破坏。舰 船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卫所也所少新的兵员,驻守人员大多为老弱,军 官又大多为纨绔子弟,不熟悉军事。而此时,日本国内正属于战事频仍时期,各 诸侯拥兵自重,相互攻伐。他们为了弥补军费也支持倭寇对外掠夺。因此,中国 沿海地区倭患又盛,加之大批海盗和地方豪绅富商暗中与其勾结,致使倭寇更加 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