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
公民道德教育的困境 公民道德教育虽是晚近兴起的名词,但全民的道德教育却不离乎中国 固有的传统。儒家所说的圣人"神道设教",《礼记·大学》所讲的"修齐治平"之道, 都是以圣人或圣王垂范示教,教化万民。重视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在中国文化 中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人的治国理念中,由道德上成熟的人来治理道德上成熟 的万民,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的社会。道德教育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性的,自天子以 至于庶人,但教育的方法和目标却是不同的: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或治理者,以学 校教育的方式,在德行上修己以治人,由"明明德"而"新民",由"诚意、正心、格 物、致知、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平"的关键,则在于先修己身, 率先垂范,示教万民,这也就是所谓圣人"神道设教"的意义。君子之德风,小之 人德草。万民则以圣王为楷模,受其教化。这种由道德上成熟的人组成成熟的社 会的理想模式,也即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公民"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乃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包括 未成年人和被剥夺了政治权利的人在内。" 根据这一定义,"公民"的概念相当于 "国民",系指一国之民全体而言,固而公民教育也就是全民教育。除此之外,辞 海还特别提到了我国《宪法》对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 务。" 这个规定是对前一定义的补充,即"公民"不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而且 还是宪法所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由此,与公民有关的道德教育,不仅是 全民的道德教育,而且是与公民作为法定政治权利和义务主体相关的道德教育。
凭借上述对于公民道德教育的解读,本文在此想提出并希望引发人们 思考的两个方面问题是:我们面临着在这样一个远非成熟的社会,并且缺乏一个 道德成熟的教育者人群的情况下,如何去进行以全民为对象、以道德成熟为目标 的公民道德教育,并由此促成社会的成熟,换言之,如何使 "内圣外王之道", 不再是"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公民是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在海外流 行的公民教育,舶入后便简化为公民道德教育。那么,在公民权利教育缺场的情 况下,公民道德教育又如何展开,其展开又将会有何种可能的后果,以及公民道 德教育框架内,如何处理公民作为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关系。
为了方便详细说明上述两方面问题,本文将相关问题归结为五个困境。
以下分而述之。一、公民道德教育地位困境 什么是公民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我们不妨参考一下1968国际教育大 会第六十四号建议书《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中有关 "公民和道德教育"的部分:"公民教育的目的,除了增加学生对国家机构的了解 和培养对它们的忠诚外,还应让学生熟悉国际机构在促进人类福利方面所起的作 用,并给学生灌输增进这些机构未来有效性的责任感。""在道德和宗教教育方面, 国际理解的教学应该直截了当,清晰明确,并强调人类团结的道德基础。其目的 在于培养一种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一种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愿望以及 致力于和平的决心。科学和哲学的教学应该有相同的目标。" 在这个论述中,比 较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义务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在1992年国际教育大会的第 78号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再次提到"发展伦理和公民价值观"的 意义:"教育系统在伦理、公民和道德教育中应发挥一种基本的作用,并与家庭 所起作用相互补充。教育系统应与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 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 结和互助。" 在此,对于公民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权利主体间的互相尊重 和帮助,公民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从权利主体的方面来考虑的。
公民既然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相应地,公民教育也就应当 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公民的权利教育和义务教育。如果只重前者而忽视后者, 那么社会成员将流行道德的放纵,普遍缺乏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如果只重后者 而忽视前者。那么这个社会将缺乏人道和文明而走向野蛮。这两个方面必须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否则必将带来恶果。
在我们当前面临的道德混乱态中,首要的问题是社会公德的缺乏和败 坏。个体的私德,虽然亦不尽人意,但儒家关于个人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私德 的规范和理念深入人心,虽历经摧折,然仍不失为人伦日用之常道。国民的社会 公德状况,是一国国民精神面貌和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公德方面,传统 的道德理论对此重视不够,更重要的,它受到公民权利教育的制约。公民权利教 育是与公民权利的确立相联系的,公民权利教育是以教育的形式贯彻和巩固宪法 所赋予每个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但它必须以立法、行政和司法系统对于宪法 所赋予的公民权利的具体保障为前提。道理很简单,不存在以抽象权利为内容的 公民权利教育。公民权利教育与公民义务教育,在建立社会公德方面,表现出相 反相成的辩证性。社会公德的本质是社会责任感。公民义务教育的缺场,将导致国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公民权利的缺场及相应教育的缺场,导致的却是同样的结 果。社会责任感的确立,依赖于每位公民权利主体地位的确立。惟有确立了我们 的权利主体之地位,我们才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主人,也才有对于社会不 可推却的责任感。与此相联系,无论是公民道德教育还是范围更广的公民教育, 都理所应当地包含着对他人权利、自由、尊严的尊重的道德教育。义务感的缺失, 并非是直线式地进行公民义务教育所能对治的,因为病根的大半,在于与义务相 对待的另一面。在公民教育被简化成公民道德教育,公民权利教育缺场的情况下, 我们能够期望公民道德教育获得何种成果呢无论公民道德能否发挥它的作用,在 后果上道德本身都将陷入荒谬:如果道德是有力的,那么缺乏公民权利保障的道 德本身即是不道德的,这种"不道德的道德"的实践结果,无非是重复宋儒的"以 理杀人";如果道德是苍白有力的,那么所谓公民道德建设最终将流于口头说教和 实践中的虚伪。
二、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困境 公民道德教育,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教育,如前所述,它是针对全 体社会公民的普遍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指导理论,应当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品格。
当前中国大陆起支配作用的道德理论,是培养少数的特殊"精英"的道德理论,亦 即培养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道德理论,或者说是培养接班人的教育。两者之间存在 着相当的距离。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这种不恰当的定位也使德育教学处于一种尴 尬地位:当前的德育,只是政治教育的附庸。以我们手头上赠阅的《德育信息》 刊载的"全国教育科学#39;九五#39;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39;整体构建学校德育 体系的研究与实验#39;"审评会的主题发言稿为例,该文德育工作应该面临三个 基本任务:在应对国际局势中,服务于同西方"在渗透与反渗透、争夺与反争夺、 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因而,"如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坚定社会主 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在应对科技发展 中,"如何根据#39;趋利避害#39;的精神和#39;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39;
的原则,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这也是德育工作面 临的一个新形势,提出的一项新任务。"在应对国际形势方面,"如何认真研究和 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分清主流和支流, 正确对待一些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德育工作面 临的又一个新形势,提出的又一项新任务。"该文虽然认为应把德育工作放在素 质教育的首位,但同时也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我们不怀疑该 课题对于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否认上述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但是需要指出 的是,上述种种问题不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不应使德育服务上述问题的解决。在现有的教育框架内,这些属于政治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问题应该是政治 教育的内容范围,德育与政治教育应该有一条明确的分工,在教育内容和目的上 应有一条明确的界线。在构想性的合理关系中,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功 能是大不相同的:一个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教育,教的是人如何作人。一个是人之 所以为一类特殊人(例如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教育,教的是如何做某一类特殊的人, (例如"接班人",虽然这个概念从已有的权力更迭实践过程来看颇可置疑),后者 本来应以前者为基础,但在德育实践中却本末倒置。就此一意义而言,大量从事 政治教育者大谈特谈道德教育虽已为见怪不怪之现象,然从根本上说,此类人并 不真正懂得何为道德教育。
当前的公民道德教育,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 国人、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但在现实中甚为奇怪的是,我们 当代的中国人,继承我们自己的传统美德,却在其正当性上处于一种令人尴尬的 境地。自从"打倒孔家店"之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一度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知识界和大众社会的"传统文化热",传统文化又被重新拉回 历史的舞台。但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却找不到存在的合适位置。在现有的带有 强烈意识形态话语色彩的陈旧道德理论体系中,传统美德赖以成立的理论根基无 法确立,传统美德在道德理论上的的合法性、正当性问题仍未解决,而当前的正 统理论又未赋予其一个牢靠的、合理的根基。此一问题表面看来是道德理论自身 的问题,实质上仍是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不分的结果(这种混淆不分的状况也被 一些学者用"道德"与"思想"不分所表出 ),亦即以特殊性来替代普遍性的结果。
三、教育者困境 与以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教育相应的一个问题,是以什么样的人来进 行教育。在现在的道德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者的角色有两个承担者:一是党或 政府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二是老一代对青年一代或上代对下代的代际教育。对 于这两个教育者角色的担当者,我们分别予以讨论。
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在执政者看来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政府 来推动并主导道德教育,是中国古老的历史传统,它根源于以德育辅助治道的德 治主义实践,同时也是东亚一些国家的当代特色,表现得比较明显的例如新加坡 的实践。
这种由政府作为教育者并加以推动和主导的道德教育模式,在学术讨论中也被称作政府推进型的德育模式, 其相对待的模式是民间主导型或社会主 导型,而后者也被理解为渐进型的道德教育模式。一般认为,从积极方面来看, 政府推进型的德育模式可以利用无可比拟的行政力量,大量开展道德理论研究、 制定伦理规范、实施伦理道德教育,在短期内达到一定明显的效果。然而,这种 看法也颇值得商榷。"政府推进型"这个概念借鉴于法律建设领域,也可适用于对 道德领域内政府行为的描述,但政府推进这一模式在法律和道德两个领域内的作 用却是极不相同的。在法律建设领域,政府(包括行政和司法两个系统)可以通过 在短期内的大量立法,以解决法律领域内无法可依的混乱状态。在道德建设领域 内,政府所推动的道德理论研究、规范制定和道德教育的实施,虽可表现得轰轰 烈烈、如火如荼,但未必就能有助于道德素质的提高和伦理生活的有序。其间的 差别在于法律领域带有鲜明的强制性,而道德领域却无法律的强制性,即使是舆 论谴责的强制性,在道德松弛、价值混乱、舆论不张的今日,其作用也似有似无。
如果我们借用"心服口服"这个俗语来区别二者的话,法律的特点是要"口服"而不 必要"心服",道德的特点是不仅要"口服"而且更要"心服"。道德惟有落实在人心, 它才能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实践。
在落实于人心,亦即使人"心服"方面,政府推进型的道德建设由于以 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而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其一,一元与多元的矛盾。政府所主导的道德是一元的,这由其意识 形态的一元性以及德育从属于政治教育这一性质本身所决定了的。社会的道德却 是多元的,不仅社会大众道德的存在状况是多元的,而且就多元化社会结构本身 来说,其道德理想和价值理念也本应是多元的;
其二,多变与一贯的矛盾。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利益的化身。
政治是多变的,道德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不仅道德如此,学术 领域也是一样。在强调学术、道德为政治服务的情况下,学术与道德围绕着政治 的波动而变来变去,这不仅丧失了其独立性品格,也使得学术与道德的正当性和 可靠性变成令人生疑的了。在道德领域,每一次的反传统、每一次对社会价值的 颠覆,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新价值、新道德同时确立,所带来的必然是对 道德本身的摧毁和解构;
其三,一方主动与多方主动的矛盾。在政府推进型的道德建设模式中, 政府是道德建设的主动推动者,而社会各方则在此推动下参与进来。在民间(或 社会)推动模式下,社会各方则是道德建设的主动推动者。这里所说的社会各方, 系指社会的教育系统、宗教团体、社会团体、大众传媒等。在当前的社会权力结构中,政府权力过于集中,社会力量的作用空间有限。这种现实局面也造成了人 们依赖于政府界入的心理期待。从长远来看,如何把社会的事务归于社会,把社 会的权力归于社会,开发社会自身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建设力,减轻社会公共事务 对于政府的依赖,是道德建设的一个光明的方向。
其四,修己与治人的矛盾。在政府推进的道德教育中,政府及其掌握 公共权力的人员的道德水准和道德形象必然对教育对象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其 实,政府本身不是也不必是道德的化身,公共权力的运作者只是整个社会成员的 一部分,他们并非是经过道德的筛选和净化而选拔出来,而且由于他们手中掌握 着公共权力,还时刻存在着以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危险。可是,政府所推动的道 德建设,如果连政府及其成员都缺乏道德,或者说都置其所宣扬的道德规范和道 德价值于不顾,那么这种道德又有何说服力呢 我们再从代际的角度讨论教育者角色的承担者。关心下一代、关心下 一代的道德教育、教育下一代,成了老一代或年长一代的口头语。这个口头语的 意义非常丰富,它既表明了一种义务,上一代(或上两代、甚至上三代,兹不细 论)有教育下一代(或下两代、三代,同上)的责任,又是一种权利和资格,上一代 有权利或资格来教育下一代。作为后者,在道德教育领域中表现为一种理所应当 的权威话语。此一权威话语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此种权威话语的权威性 从何而来上一代为何有当然的资格来教育下一代答案无非是源自于两个方面:道 德教育以及推而广之的人文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不一样,不是下一代自身可以教 育、完善的;如果下一代自身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教育,那么年长一代的社会角 色使他们必然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然而,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又有一个共 同的前提,即存在着道德或知识上的位差:先知知后知,先觉觉后觉。在知识领 域,也存在着下一代成为先知先觉并来教育上一代的现象,例如在计算机和网络 方面就是如此,这也是人们常讲的"后育"现象。位差在道德教育中,当表现为有 德者教育无德者(在非贬义的意义上使用无德者一词)。但令我们仍然尴尬的是:
当今的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从代际而非单个个体(从个体角度我们无疑可以找 出许多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君子)的比较来说,有这种位差吗一个显而易见的事 实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败坏,正是从当前那个已到了"德高望众"年龄的一代 人开始的。这一结果虽是由决定一两代人道德状况的政治运动而造成的,因而不 存在对个人道德责任的追究问题,但在此重要的是,年长一代或两代的人在教育 下一代时,其在道德位差上有这样的资格吗在如今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 现在的年青人,道德素质越来越差!"此话常常令我疑惑,现在年青人的道德素质 再差,难道比那个人整人、人斗人、人摧残人、人不把人当人的时代的人的道德素质更差吗相对而言,当代的年青人不过是更重视自我、强调自我选择和对个人 幸福的追求而已。假设说他们在重视自我的同时而忽略了他人、强调自我选择时 而忽略了社会的需要、强调个人幸福时忽略了对社会的奉献是这代青年人的道德 问题的话(虽然未必如此),那么上一代人在相斗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行世理念(不 妨尝试一下寻找一个不曾被利益争夺绯闻所困扰的社会团体):缺乏互信、小团 体利益(帮派群体)、不合作、对个人及小团体利益的敏感及不择手段、明哲保身、 虚伪等,就有助于解决下一代人的问题吗 在对当今社会道德败坏、世风沉沦的观察和反思中,我们不能不问:
决定当今社会道德状况的,不正是牢牢把握着这个社会的权力和命脉的这一代吗 道德状况总体上不佳的一代来教育下一代,我们能够预期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当 那些口口声声"关心下一代"并掌握社会权力的元老公民们却在"怀中抱着下一代 "时,当那些口口声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道德家、教育家、公职人员,却 在身体力行地实践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的实利哲学时,并且此种态势成为一种普 遍流行的社会空气时,我们这些躲在书斋里的教育者们(尚未腐败或尚未有机会 腐败)又能指望学校课堂里的几节德育课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青少年的公民道德 素质呢 当前中国社会的腐败,不是一个人、一个集团的腐败,而是在长病不 治之后的全民腐败。我们当然不能由此而失去道德建设的信心,否认公民道德教 育的意义,相反,由此我们才可以看出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 是在社会以及组成成员的全面性的道德问题背景下展开的,这种教育也就必须是 针对全体公民的全民教育。
四、道德权威性困境 道德的功能是通过自律与他律两个方面的结合而发挥作用的。中国传 统的道德观点是以儒家中孔、孟一系的性善论作为传统主流。性善论虽以其人性 本善的先天根据而为道德可能性提供了根据,并以后天经验世界里的恶为道德必 要性作了论证,但由于其过分相信人性经由道德的完善一途而显得片面。在实践 中,儒家以礼与法的结合作为人性修养在他律方面的补充。在当代社会,道德的 自律通过培养道德情操而努力实现(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所涉困境上文已充分论 述),然而道德的他律,在一个道德松弛、舆论不张、社会无力的社会里又如何 实现呢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道德的权威性如何确立道德没有权威,就如同法律 上的一纸空文,毫无效力可言。道德缘何失去了其效力性和权威性一是道德领域还未脱离政治的干 涉而成为一个公共的领域,这个领域内解决问题的权力还未交给社会。二是道德 他律起作用的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机制还远不完善,在宪法所赋予的新闻自由和 个人言论表达自由这些社会民主的基本要素还未在具体实践中确立和实施以前, 这种机制就无法形成。以中央电视台的著名栏目"焦点访谈"为例,其报道的监督 作用,并不在于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率,换言之,并不在有多少民众知道,而在于 政府高层领导人的重视。舆论监督本身并不解决问题,只有和政府权力或社会权 力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三是就象在社会实际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在原 则和信念上理应坚持)在司法实践中是愚人才会相信的鬼话一样,在道德实践中, 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也不可思议。道德败坏与权力的结合,权力为败德的掩护,更 使道德日益苍白。由以上三方面可以得出,道德领域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与 文化子系统,但决不是一个毫无旁涉的孤岛。道德若要真正有力量,真正对社会 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并使一个发展的社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为道德 建设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 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切实加强现代意义和国 际公认意义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才能使21世纪的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 步两个目标和尺度上均有所作为,也才能带来一个富裕、同时也健康、文明的社 会。
结语 由道德成熟的人组成道德成熟的社会,虽然这种思维本身的正确性就 可质疑。
但道德不成熟的人对于社会的危害却在经验范围内似无可质疑。公民 道德教育,在其可预期的后果里,可能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 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无论是从减少犯罪、减少道德上的无序,还是从建 设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言,都将有 其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毫无疑问是全民之福。然而,从事公民道德教育工作的 人也应当明白,我们在从事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我们在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 不完善的情况下去试图达成对公民个人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有的道德进行教育 并使之完善的目标。在上述种种困境之中,反而更加凸现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面对这些困境时,解决之路并不是因噎废食中止公民道德教育,而是为公民道 德教育开路,解决其内外所存在的问题。公民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不得不展开, 但同时,它又是在上述困境中展开,所以这样一种公民道德教育,又不得不带有 缺陷:它培养的公民,不是权利的主体,而是义务的主体,培养的结果,或许有 利于国家权力机构对于公民的管理,而非公民的自我管理,亦即有利于"牧民",而非民主。在道德的普遍有效性问题尚未得到社会保障的时候,公民道德教育是 否会象南宋的理学一样,"格君心之非"的一面毫无约束力,而变成一种单纯地约 束民众之学。谁能保证历史不会重演。但愿上述所忧者乃杞人忧天! 〖注释〗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89年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年12月。
《庄子·天下》 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 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第354页。
同上,第503页。
詹万生:《认真贯彻两会精神 继续深化课题研究 为圆满结题而努力 奋斗》,《德育信息》2000年第五期,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德育研 究中心编辑。
李汉秋:《应该重视基本道德规范的建设》,载王殿卿主编:《东方 道德研究》第四期,北京,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10月版。该文发人深 省地指出:"我们一提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很好,法制建设 也非常好,中央的文件讲得很清楚,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性质 和方向。这话讲得很好,但它都是把思想道德连在一块的,我觉得在我们整个精 神文明建设这个大的系统工程中间,道德建设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至少 也应该跟法律并,不能光是思想道德并提。" 在参加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研究所、国家 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主办及多家单位协办的"公民与道德国际学术研讨会"小组讨 论中,此一概念由李道湘博士在回应我的发言时所提出,颇具创意,本文赞同这 种提法并加以引用。
参见〔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蒋 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 月版。【参考书目】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齐鲁书社本。
《辞海》(1989年版)"公民"条。
〔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著,蒋庆等译:《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 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 月版。
王殿卿主编:《东方道德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王殿卿主编:《东方道德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向世陵等著:《中国哲学智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10月版。
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昌, 1991年4月版。
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 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