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学的问题研究|教学问题研究

大学音乐教学的问题研究

大学音乐教学的问题研究 大学音乐教学的问题研究范文 2006年11月11日第四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 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在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落下帷幕, 来自全国45所高校的119名参赛选手参加了包括“综合文化 素质考试”、“自弹自唱”、“合唱指挥”、“钢琴演奏”、 “歌唱与伴奏”等五项比赛。从此次比赛的内容和结果来看, 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就这次比赛 谈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音乐教育要重视音乐背后的文化修养 (2)分析作品。从曲式结构、复调功能、配器上了解作 品的框架、构成。在这次“钢琴比赛”的考场中,有许多学 生演奏回旋曲式的作品。回旋曲式有一个特点:主题旋律在 不同段落多次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要想,它每次出现的表 情和效果是一样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都是同样的旋律, 我们要通过强弱对比的情绪变化表现出它不同位置的不同 感受。例如:第一次见到的感觉和再见面或者熟悉了之后所 抒发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通过分析,把得出来的感 受应用到音乐的表现中去。让我们的艺术有血有肉。

(3)多听、多看、多感受。我在这次大赛的举办学校(武 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课程表上看到这样一门课―― ―主修视听课。它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每学期要听够30到40首 音乐作品。这样虽然自己在一学期内演唱或演奏不了那么多作品,但能从视听课上了解和感受到很多作品的处理、变化, 以便于以后有机会接触到时,更好的发挥。确实,我们在学校 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很有限,但我们可以多听一些名家的音乐 会甚至是看一些电影图片,哪怕是旅行,只要细心、勤思考、 多感受,都会获得很多知识和道理。我认为,从中受到的感染 是一种音乐情结的积累,它能使我们更好的把握音乐风格和 音乐方向。

2一专多能 “一专”指一门专业课。它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每 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价值,大多是按“一专”的高低来衡量的。

所以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主修课程, 勤奋、用心。我们熟悉的大音乐家们,可以说大部分是靠这 “一专”的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但是要想成为“常青 树”,就要摄取更广泛的知识了。国际艺术理事会主席芬兰 人理斯托•罗赫内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 应该尽量多学艺术方面知识,但一定不要忘记掌握比较全面 的基础知识,即使你是一个顶级的艺术家,也应该有一个宽 广的知识面。就像金字塔的塔尖,它之所以又高又尖,是因为 它有无数宽厚的基石所垒建。在学校期间,我们在用心学好 主修课程外,还要注意自己其他能力的培养。比如:讲台和舞 台的历练。现在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的概念已经很模糊了。

音乐专业的同学只要毕了业可以考教师证去当老师,也可以 考演员证去舞台上演唱演奏。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能上得了舞台,又能上得了讲台。就像这次比赛的 考核内容,只会弹不行,只会唱不行,还得自弹自唱,甚至还 要考即兴抽来的作品。这确实展现了一个学生整体的艺术能 力。那么,怎样在上学期间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艺术能力呢? 首先拿专业课来说,一般院校主修课一周一节,同学们一半 是自己上完就完事大吉了,也从不注意别人上课的内容和问 题。其实在别人上课的时候去旁听,从老师教课的一点一滴 中体会教学的内涵,能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教学 教法的获得。其次,要多参加音乐会、比赛,锻炼自己。把自 己平常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音乐会、比赛等形式与大家 交流,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更好的表现和发 挥做铺垫。由此看来,“一专”是关键,“多能”是条件。在 “多能”的基础上巩固“一专”,在“一专”的前提下发展 “多能”。

3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变位准备 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人才培养为关键,服务社会为目的。

通过这次比赛,我也一直在思考。教育部考了这么多项内容, 他真的就要求我们样样精通吗?我认为不是,并且我们也做 不到。但是很多人认同了他,并积极地去参赛。其实他真正 的意义是告诉我们,大学生活不能仅仅是学了几首歌,练了 若干作品,更多的是在这个阶段完善自己,包括知识、情感、 人格的健全。这就涉及到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 立了。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你要通过这么多年的所学所想去真正的实践了。那么,我们在学校期间就要做好步入社会、 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准备,让我们的学习有针对性,实用性。

有些高校重视理论培养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毕业的学生只 能在纸上做音乐、配伴奏。坐在钢琴前来个即兴就手忙脚乱 了。所以我们的音乐人才绝不能是“音乐人”和“音乐才”, 而是让所谓的音乐人才能通过音乐与社会交流、融合,从而 顺利地发展自己,做一个社会的有用人才。最后,关于高校音 乐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值得讨论和探究。让我们的思考和结 论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