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共4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共4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共4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一、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 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
借助生活用品,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来开展。

1.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图文并茂、生动 形象的视频动画能够快速吸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 受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进入到物理实 验学习过程当中,在物理实验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并 在物理实验中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具体的物理知识。例如,在 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凹透镜成像规律”这一项内容 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模拟的实验, 将整个实验的过程和具体流程进行呈现,这样能够使学生更 加明确实验的细节和流程,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 按照多媒体图像中显示的流程自主实践。

2.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初中物 理实验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划分的方式,将学 生进行科学的划分,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感受 到初中物理合作实验的乐趣,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增进教 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探 究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模式,可以 首先按照学生的实际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划分为A层、B层和C层三个层次。A层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为学习 能力一般的学生,C层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按 照1:2:1的比例将A层、B层和C层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配, 使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均匀搭配,保证小组合作物理实 验的开展效果和公平性。

二、借助生活物品,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物理学习,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中的物理现象,并借助物理原理更好地生活。在新课程改革 物理教学中指出:“要善于运用身边的物品来进行各种探究 活动,从而拉近物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的物 理知识的真实性,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 物品,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 借助矿泉水瓶组织学生进行“光的直线传播”物理实验。将 纯净的水加入到矿泉水瓶当中,再加入一些豆奶粉,充分摇 晃之后,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瓶底,可以看到光沿着直线 传播的光柱。借助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能 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物理实验的神奇之处, 从而更加乐于学习物理知识,更加乐于参与物理实验活动, 对于物理理论课程的教学和实验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影响。

总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信 息技术,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科学划分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借助生活物品,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使 学生感受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乐趣,并积极、主动地进入 到物理实验学习过程当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理解物理 知识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验,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初中 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为学生物质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物理思 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及时调节滑动变阻 器,切勿让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从而导致损坏电元件,因 此,教师要加强巡视,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及时纠 正。这一实验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的认知与理 解,实践证明,通过这一实验过程,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帮助学生 积累了更多的学习经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1改进创新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在初中的物理实验中,有些演示实验的仪器要求不是很 高,对于这类实验,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改造,让学生在“学 中做,做中学”。例如,课本上利用铅皮和铅盒演示物体浮沉 条件的实验,教师就可以加以改变,让学生准备好一只玻璃 杯和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开)。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把 牙膏管压扁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它便会在水中下沉;然后 再把牙膏管鼓起来,它便开始上浮。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把橡皮筋制成测力计,配合“力的测量”的实验教学活动。另外还可以将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分组实验加以改造。对于学 生已经掌握的有关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在进行分组实验时, 可以适当提高要求。例如,初三将“电流表”、“电压表” 的相关实验进行适当的改变,就可以在讲授新课时让学生掌 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到分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适 当增加“两表”的使用频数,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 正确的仪器使用方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 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如当物理实验器材比较落后、数量有限, 还有的实验器材不容易进行操作,此时,就可以寻找生活中 的物品加以代替。例如,在研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时,可以将两个乒乓球架在轨道上,然后用吸管往两个乒乓 球中间吹气,可以看到两个球非但不会向两边分开,反而会 向中间靠拢,这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但是在实 验过程中,乒乓球很容易掉到地上,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为了 便于操作我们可以寻找其他物品进行替代:①拿来两个气球, 将其吹起来后用绳子绑在同一水平线上,间隔距离为2―3厘 米,然后用一只吸管,往球的中间吹气,可以观察到两个气球 明显向中间靠拢;②拿来两根等高的蜡烛固定在桌面上,中 间间隔2―3厘米,用吸管往中间吹起,明显观察到蜡烛的火 焰向中间靠拢。通过改进和创新实验及器材,可以起到很好 的效果。

2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弥补模拟实验缺陷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不易观察、很危险或没有条件做到,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仿真实验,真 实再现实验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学生在观赏课件的过程 中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获得探究体验,以弥补实际实验 的缺陷,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帮助他们完成对教 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有些物理实验像分子运动、伽 利略理想实验等,在现有课堂的实验条件下是很难实现和观 察到的,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模拟功能来演示这 些物理现象,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建立 一个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 握。再比如,像在要求摩擦力为零的伽利略理想实验中,现实 实验条件中是不可能没有摩擦力的,但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忙 完成这一理想实验。

3拓展课外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首先,正确选择课外实验用品。为了提高课外实验水平, 首先应合理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怎样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 品作为实验器材是学生所遇到了主要问题,由于学生探究问 题的思路不同,所以他们选择器材的角度就有所不同,所以 教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帮助学生一一解决, 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其次,设置有效的实验课题。

课外实验虽然可以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但是也不能随意设 置,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与教学进度认真设置,如:分阶段 提供课外实验的清单,由学生自主选做;鼓励能力较强的学 生自己制定课题等。实验形式可以根据研究内容灵活调整,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分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声音的 传播”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土电话”;在教学“光的直 线传播”之后,可以自制“小孔照相机”;在教学“透镜成像 规律”之后,可以开展近视眼的问卷调查。这样的小实验不 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享受成 功的喜悦之情,从而树立学好物理知识的自信心。总而言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策 略,激发学生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地参 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现物理教 学的目标。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能力 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课教学过程当中,开 始由学生对自己编制的几个小实验进行演示,从而引导到课 堂的主题当中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指导课堂主要探究的问 题:为什么会有大气压强。之后再由学生进行“天平失衡实 验”,从而找到大气压强出现的原因。再借助马德堡半球实 验的基本原理及能力,了解到大气压强的度量大小。这样一 来,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同时不仅仅可以复习前面对压强的大 小的计算方式,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压强公式及液体压强公式 的计算原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进行公式分析,随时用 实验来验证。最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课下进行研 究。如:怎样才能感觉到如此强大的大气压强呢?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提高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让学生自身探 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一、注重知识迁移,运用对比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很多公式和理论都是从实 验中得到的。所以实验对于物理课程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 的。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当中,部分要求学生自己按照物 理实验教材上的内容动手进行实验,部分由老师操作,学生 对于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最终整理成理论或 公式。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所以善用对比法,让学生学会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探究,全方位地进行思考,学会知识 的迁移应用。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知识迁移的 问题探究。“空气是不是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作用,还可 以流动?”对于这个问题,就可以进行天平实验,适当地进 行知识迁移。值得一提的是,进行知识迁移的时候不能随意 迁移,必须经过分析论证进行实验。在天平实验中,以真空 和自然空气作为对比实验,发现存在天平不平衡的现象,变 换条件和实验环境,产生了对比。

二、引入新颖的实验设计,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实验课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比正常的课堂理论课更有 吸引力,善于利用这一点,适当引入新颖的实验设计,可以 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多设计一些较为新颖、矛盾性强 的问题性情景,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更加投入 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从而给予他们自己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使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开阔他们的思维, 学会在学习中进步,提升自己能力。例如:从以下几个实验 进行大气压强产生原理的探究。1.将棉花蘸酒精,点燃之后 扔进空玻璃瓶中,然后用一颗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 等一段时间,鸡蛋被吸进瓶内。2.在茶杯中装满水,然后用 一个硬纸板盖在杯口,之后迅速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板 都没有出来。3.用棉花蘸酒精,点燃之后放进一只易拉罐中, 然后用一个面团封住罐口,一会之后发现易拉罐变了形。通 过这些实验,就很容易发现,所有的现象都说明了同一个问 题:它们的魔力,都是由大气压强产生的。这样的情景创设 之后,这些小实验都很容易被学生记住,使他们的知识学习 加深了印象,让他们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学习的时候,更有兴 趣,更愿意主动去讨论和理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 高了,学习欲望增强了,自然在能力上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 高。

第四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一、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物理实验到最后得出结论,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 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多做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影响, 而观察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素养,也是学习科学知识 的重要方法,许多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就是通过观察获得的。

学生的观察力相对较弱,教师在实验中应引导学生如何进行 正确的观察。如: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许多的物理实验在不同思考角度观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在初期,教师在实 验时可引导学生在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待学生们有了确立 的观察目的的意识时,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让学生充 分发挥主体作用,最终让学生们在每次实验时自己确立观察 目的,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来说会更有意义。特别是在进行一 些较复杂的实验时,要事先让学生观察、了解各个实验部件 的形状、作用、当前状态等,在此基础上要对整个实验过程 中发生的主要、次要的变化、现象等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一 般实验要重复几次,即使某一次失败了也要学生仔细观察。

细致、有目的、有条理的观察对学生的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 助的,这样的观察对于对实验的总结、分析,并由此得出结 论最终形成理论的整个过程的影响是巨大的。经过大量的实 验后,学生即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二、物理实验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主要学习的 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如果刚开始就进行抽象枯燥 的知识讲解,机械地演示课本上介绍的毫无悬念的验证性实 验,无疑会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及物理实验操作产生厌烦 情绪,从而造成物理教学的失败。如果能从一些趣味小实验 和生活中的趣味小实验着手进行演示讲解,效果可能会好得 多。如:水面浮针实验。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把一根 普通的缝衣针放在水面,它会浮在表面吗?一般对于初中来说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铁那么重 (密度大),怎么会浮在水面上呢。这时教师可拿一根表面 涂过油脂的针放在浮于水面的纸片上,等纸浸透后会慢慢沉 入水中,而针却会浮在了水面上,此时,教师可进行简单解 释,不必太深,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而 不是为了解释什么叫表面张力。教师还可以把带磁性的针浮 于水面上,让学生观察针的指向,在学生们发现磁针会指向 南北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个磁针用细线吊来 会不会有同样的指向效果。上述实验更多的目的是引起学生 的兴趣,而不是背后的原理。当学生对物理实验产生了兴趣, 学生们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2、搞好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成功率与作用。教师在日 常教学中,要多注意进行试验的设计、积累,提高实验的作 用。良好的试验设计既能实验过程中充分展示现象,又能留 给学生们足够的思考空间与时间。一节课的课堂容量是有限 的,如果教师不能精心设计,就相当于变相地浪费学生们的 时间,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错误的 理解。同时,有了良好试验设计,还要考虑恰当的引入时机, 时机不正确,最后的效果也好不到哪去。如在一次公开课上, 某位物理教师为了使课堂出彩,居然安排了四五个试验,而 且都不太相关,虽然每个试验设计得都不错,但很难想像学 生们在没有思考时间的情况下除了走马观“花”过过眼瘾外, 还能有什么良好的收获。3、正确示范,加强引导,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 于初中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进行 演示的每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学生进行独立操作时的依据。教 师做完后,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亲自做过的试验 可能比多次观看教师试验印象要深得多,也更容易发现问题, 更容易提高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