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研究
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成因及干预研究 大四毕业生面临着社会、学校以及多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学习与就业压力的 冲突,观念更新与价值多元的碰撞,社会交往与交往障碍的并存等,这些都导致 了大四毕业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本文从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出发,针对大四毕业生分析其产生心理危机的 诱因、主要表现形式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的干预 措施,为构建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大四毕业生心理学教育危机干预体系奠定基 础。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人才和创新群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希望。大学 生在成长过程中希望与失望、机遇与挑战、压力与动力同在,使得大学生心理危 机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因其心理危机得不到恰当有效的处理最终恶化至极端事 件,不仅危及学生的健康及生命,而且影响到家庭、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因此,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工作的研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保障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安全,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对于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本文从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出发,对大四毕业生产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主 要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的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为 构建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奠定基础。
一、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特征分析 据资料统计,我国大四毕业生自杀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一代骄子 的大四毕业生,经过大学前三年的学习和锻炼,知识才华也得到了一定的积累, 即将成为为社会释放能量的蓓蕾,却一个个未放先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哀, 更是家庭的不幸和创伤,也是社会的重大损失。造成这些悲哀和不幸的罪魁祸首 是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危机。大四毕业生面临的社会竞争及初步接触社会 的不适应等显著高于其他低年级大学生,一旦形成心理危机,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以及随之带来的后果则无法挽回。
大四毕业生往往在遭遇严重的心理危机时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 机制加以处理和应对,这些危机往往是突发地、出乎人们的预期出现的,如果得 不到及时处理,就会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沉重的损失[2]。大学生的年龄阶段通常是在青春期的末期和青年期的初期,理性及自我调 节能力逐年上升[3]。此阶段的个体生理发育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他们希 望自己能像成人一样处理问题,同时心理发育的不成熟和滞后的社会成熟感使他 们内心时刻体验着理想期望与现实结果的强烈落差带来的挫折感[4]。这种挫折 感尤其在大四毕业生中集中体现和爆发出来,因为他们面临着社会、学校和家庭 的多重期望,这种期望需要他们用一个完美的毕业去向作为答案,而这与现实的 残酷与自身能力的不足形成强烈的冲突。其次,大四毕业生对于社会的自我意识 还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对周围人的评价异乎寻常的关注和在意[5]。
在整个大学期间,大四学生又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境中,既要忙于完成 学业,又要忙于提升求职能力,加之来自亲情、友情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使得大 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几乎跌至大学生涯的低谷,严重者出现心理危机,如果不 能得到及时控制和缓解,危机就会导致大四毕业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出现功 能失调以及引起校园和社会的混乱。综上所述,大四毕业生的心理危机体现出突 发性、紧急性、集中性和痛苦性等特征[5]。
二、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竞争异常激烈。大四毕业生承受 着社会、学校等各种因素的冲击,导致大四毕业生心理负荷急剧增加,形成原因 如下。
(一)社会竞争加剧对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的激化 大学生在中学时代一切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在强大的应试指挥棒驱动 下,学生一切精力都为高考而调动,其他事宜根本无暇顾及。而在大学阶段尤其 是在大四阶段竞争升级,大四毕业生为了在求职中胜出,不得不在大学学习的方 方面面提升自已的“筹码”——考证热,英语、计算机过级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心 态。而这些“筹码”往往在自己的大学学习阶段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使得大四毕 业生在择业就业中将这种竞争演绎到白热化水平,加剧了大四毕业生的心理危机。
除此之外,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严苛,要求掌握的各种技能也越来越多, 面临的择业就业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6]。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四毕业生要 面对的是实习、毕业、就业等诸多关系人生规划的重大事件,在这些关键过程中 他们要负载自我期待、成长焦虑、情感的困惑等各种思想负担,而心理发展不成 熟使他们还不能靠自身的心理能力解决压力。这种生活中不能承受之重累积的结果最终以心理疾患、行为问题、躯体疾病等形式爆发出来[7,8]。
(二)家庭给大四毕业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大四毕业生经历了考上大学的喜悦、进入大学初始阶段的迷茫、逐渐 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大学专业知识学习和自身能力提高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他 们及他们的家庭都付出了很多。而在此之前,诸多因素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性格 和感知等方面的能力,也对大四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首先,家庭经济 能力的影响。如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需承担较多的学费和生活费,对于 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 往往交往退缩;在择业就业时更是自信心不足。其次,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受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简单粗暴式和溺爱式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性格培养 存在严重缺陷,这也会导致其产生心理危机。再次,家庭对于子女的期望过高, 而在大四毕业找工作时并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这加剧了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的 集中爆发。
(三)自身个性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 存在心理积郁的大四毕业生往往都有些内向,也存在着不同的极端心 理,如自卑、自负、不平衡等。多数自卑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从 而产生消极情感。他们求职时,对社会充满了向往,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 自信心不足,否定自己而产生自卑心理[9]。而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好、 能力强或是名校学生,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优于他人,产生了极端自负心理。这些 都导致了部分大四毕业生的不平衡心理,使一些毕业生在遇到挫折时很自然地产 生了不满和不平衡感,进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危机。
三、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分析 针对当前大四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大四毕业生” 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期能有效防治大四毕业生面临的心理危机。
(一)加强心理保健意识的培养,建立面对挫折和压力的乐观理性心态 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对学生的培养上,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数 时候对学生都是只强调其学习成绩的优秀,而对学生学习、生活中面对的挫折缺 乏一个理性的指导和教育。因此,在指导大四毕业生时,必须要迅速建立面对挫 折和压力的乐观理性心态,培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将压力变为动力,在逆境中把握时机,理性分析失败的原因、竞争中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方面的能 力。此外,在对大四毕业生进行指导时要加强对其心理保健意识的培养,有意识 地培养其通过有意志的努力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坚定其在做自己认为是很重要 且正确的决定或事情的决心[10,11]。另外,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大四毕业生善 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准自己在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中的定位,要让大四毕业 生一定要学会容忍,培养坚忍的毅力,用积极进取的心态取代消极思想意识,建 立面对挫折和压力的乐观理性心态。
(二)加强大四毕业生与社会的交往,提高摆脱孤独感的能力 在指导大四毕业生时,要正确的引导大四毕业生与社会的交往,提高 摆脱孤独感的能力。往往有一定心理危机的大四毕业生都具有强烈的孤独感,从 而增加其与社会和他人的疏离与隔膜,而这种疏离与隔膜又会增加其孤独感,导 致个人心态失常。而当今社会随着交通工具智能化以及交往的网络化,大多数毕 业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体验到了孤独的痛苦[12]。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孤独感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通病。因此,在与大四毕业生的沟通和培训过程中, 要指导其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克服自卑,多与外界交流,“忘我”地与人交 往,使其走出孤独的恶性循环。
多数有心理危机的大四毕业生都会感到自卑,不敢与他人相处,从而 造成自身孤独。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议孤独感明显的大学生,当他感到孤独时, 可利用现有的通讯工具,如用手机给自已好久没联系的朋友打打电话,利用网络, QQ或微信与朋友聊聊天,交流或释放一下自已的感情,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去。
其次,培养大四毕业生“忘我”地与人交往的习惯。与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 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因此,在教导他们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 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让他们懂得温暖别人的同 时,也学会温暖自己。此外,真正的教会他们懂得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东 西充满了乐趣。要让他们能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遇 到挫折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可跑到空旷的田野、海边或江边大声叫喊,将内 心的痛苦释放出来,在自然的清风吹拂下使心情更加开朗[13]。
(三)建立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在高校建立大四毕业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对引导大学生认识心理危 机,处理心理危机和防止心理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多 元主体的分工和职责,能够有效协同各教育主体,解决心理危机中深层次的心理问题,达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最高目标[1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有 效地培养学生预测危机、防范危机和处理危机的职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合理 利用自己前几年学习或锻炼获得的优势,帮助大四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成 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致力于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是一种有 效的管理模式[14]。因此,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强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 建设,建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四毕业生减轻心理压力, 教育和引导他们应对心理危机,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真正进入学生的教 育和管理议事日程。
作者:王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