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临床医学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初步探索
以临床医学为导向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初步探索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 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 施,使得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成为 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我国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从八十年代开始, 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总体而言,发展的步伐较缓慢,主要沿袭熟练 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创新性不足,不利于目前严峻医疗形势下 创新医学人才的培养,也导致目前医学人才培养中几个致命弊端,比如教学理念 与当今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主题不协调,导致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受限;
教学 形式及教学实践过于死板,导致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重结果轻思维等 结果;
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导致人才的培养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轨 等系列问题。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是医学发展的灵魂,更是培养学科人才、 提高人才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满足人民大 众不断发展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在现今严峻的医疗形势背景下,培养临床为主导 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临床教学的重中之重,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和医疗卫 生发展的需要。
1.树立创新型的教学理念 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教学的理念上进行创新。众所周 知教师是授业解惑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线力量,与教学质量密切 相关;
因此,对于教师队伍水平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积极学习本科 及相关涉及学科的专业学术水平,更要加强平时的继续教育,拓宽广泛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是创新思维的传导 者,只有拥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提倡 加强教师队伍对创新教学理念的理解,要求教师将创新教育理念娴熟的运用于日 常的教学过程中,并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状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教学理念的创新是一个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应始终围绕学生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
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始终将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理 念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包括日常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以及临 床实际执行,并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平台,从而让学生的创 新性思维不断发散和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强调一种启发式教学,注重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教师在整个教授过程中主要启发学生 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性,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以培 养,从而为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临床实践的创新建设 临床医学(ClinicalMedicine)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展及诊疗的 综合性学科,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人才队伍对于促进社会医 疗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言,是一项社会性性、革命性、前瞻性的工作。
随着目前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社会对于医疗服 务的需求和对医生素质的要求较之以往也有了显著的提高0。史亚琴认为:真正 的医学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必要的政治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 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强烈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较好的团队 精神3。因此,在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创新性学习,还 包括实践的创新性探索与学习。
2.1强调主动型学习医学知识信息量极大,单纯的记忆式学习不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因此要压缩传统单纯的记忆式学习,提倡主动式 学习。其中主要的改变在于完善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围绕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现 代医学的要求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程设置方面弱化公共基础 工程,强调人文社科、技能实践、临床实践等课程方面内容,加强人文社科知识 的摄取有利于学生更多的接触到医学以外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总体视野;
在学科 方面建设方面,要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而增强学科联系和融汇;
在专业知识方面, 对医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各个学科相互联系,对疾 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过程也更有系统性了解,真正的做到从整体出发,减少教学 内容的重复,减轻学生的负担。总的来讲就是改变原有的填鸭式记忆学习,改主 动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 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1993年爱 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 (Problem-baselearning,PBL)”,PBL教学是以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学 习过程中由教师指定需要解决的疾病问题,通过学生互助主动检索医学文献信息, 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与信息,了解问题的研究背景、进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 过小组讨论集体获得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一种以问题为主导和以学生为 主体的小组学习方法。PBL教学模式自引进普及以来在医学院校应用广泛,临床教学成果显著。该模式锻炼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 的能力而提高了整体素质教育,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锻炼了创新精神和创新 素质,让思维和知识信息也得到了有效而充分的融合。
2.2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建设创新型活动平台的建设:科研活动对于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激发有积极的意义。科研类活动是指在学校的组织下,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实践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不 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临床分析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性,挑 战性和创造性。尤其是现在的学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活动多,加强与临床学科的 联系,积极参与临床或基础课题的研究工作,通过在工作中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 问题,也不断的发现问题而继续加强学习;
在科研工作遇到难点通过思维的发散 和技术创新从而顺利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应该扩大平台,加强学术单 位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3.创新的临床教学成果评估 既往的教学评估局限于单纯的分数,而对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考查。
而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巩固,那么成熟创新的教学 评估就是一个很好的保障,更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在整个的教学评价活动中要 紧靠创新思维能力的特点,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可以举一 反三,以不变应万变,在日常实际中,以主观题为主,着重于临床病例的分析能 力和辩证能力,加强相关学科知识面知识的融合;
在教学结果评价方面,着重于 临床试验的设计分析,论文的书写及逻辑分析能力,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考核要点,从而才能真正的将创新型医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推广和改 善。
4.结语 总之,创新能力是医学发展的根本,培养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人 才更是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日常的临床教学 中不断增强带教老师整体创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临床学习创新性,辅以生活 的临床实践活动平台及成熟的临床教学考评体系才能保证以临床为导向的创新 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有序稳定有力的开展。
祝雪丽,施光亚¥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