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问题设计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入《信客》课例研究]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问题设计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入《信客》课例研究

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问题设计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入《信客》课 例研究 一、主题与背景 《信客》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的文章,选自余秋雨 先生的《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写作《文化苦旅》是站在 文化的角度审视过往的历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当代 关注。他为“信客”作传,是想从这种已经消失了的职业和 人物身上寻找一种久违了的伦理价值,以警醒和弥补当代道 德伦理的缺失。《信客》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意蕴丰富深刻, 既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也为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 战。怎样才能引导思想认识水平相对有限的七年级学生在一 节课中比较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呢?于是, 我们借助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胡涛和哈尔滨市第30中学 宁如涛两位老师的教学实例,围绕“阅读教学如何通过问题 设计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入”这一主题展开了课例研究。

二、情境与描述 【课例一】 环节一:初识信客,知其生涯 1.速读课文,试用一个词概括:做信客很。(结合文中 描写信客工作、生活的语句,简要说明理由。) 环节二:走近信客,品其为人 2.研读文章二、三两部分,结合信客对待同乡的语句, 思考信客靠什么撑持了二三十年?师生对话片段:
生:老信客说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乡亲们需要信客为 他们传递信息。

生:年轻信客答应了老信客接他的班,他要信守承诺。

师:两人说的都有道理,请大家看文中这句话:“他能 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死者的同乡,能不尽 一点乡情乡谊?”能否把它改成“他不能不干这档子事,他 要尽一点乡情乡谊。”大家把这两个句子读一遍,然后说说 你的体会。

生:原文用的是设问,感觉是信客自问自答,他也犹豫 过,但是为了乡亲们,他还是继续做下去了。

生:信客知道乡亲们需要像他这样的人,尽管他们也曾 误解他,但他还是觉得乡亲们出门在外不容易,他能体谅乡 亲们的难处。作为同乡,他一心为乡亲们着想,觉得自己应 该帮助他们,所以,宁可自己受苦也坚持二三十年。

师:信客心中有杆秤,乡情最重,为了那份难以割舍的 乡情,他忍气吞声,默默承受,以德报怨,并用善良和宽容 保全了一个家庭。他在矛盾纠结是否干下去时,是乡情乡谊 给了他做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环节三:悼念信客,悟其精神 3.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 你会送上一副什么挽联? 师生对话片段:师:哪位同学读一读你为信客写的挽联? 生:(大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惊讶)是你写的? 生:(镇定)是我写的。

师:(思索,微笑)对,是你写的。你给大家解释一下, 好吗? 生:(郑重其事)信客生前全心全意为乡民服务,无怨 无悔,所以称为人杰;
死后人们都来吊唁,尊重他,爱戴他, 敬仰他,堪称死亦为鬼雄。

师:(赞赏)老师给你打十分,你写的挽联一分,评价 九分。

【课例二】 环节一:整体感知 1.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环节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思考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 特地赶来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2.“此时的乡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与这位校长 有什么关系。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 修。”如何理解画线词语? 3.“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筑在老信客的墓旁。”他 为什么有这样的遗愿?师生对话片段:
师:对诚信的坚守只不过是我们做人的“一撇”(板书), 这个人还立不住,那么,什么才能支撑我们这个大写的人立 起来呢?我们来读下一个问题:“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墓就 筑在老信客的墓旁。”他为什么有这样的遗愿? 生:我们组讨论出来的答案是因为小信客对老信客心存 感激。老信客把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点告诉了小信客,才使 得小信客受到了他人的尊敬,所以小信客对老信客心存感激。

还有一点是对老信客的理解。因为小信客也辞去了信客的职 业,他体会到了信客这个职业不仅艰辛还充满凶险。还有一 点就是他对老信客的怀念。正因为感激,所以他才怀念。还 有对老信客的尊敬,老信客教给他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他既 尊敬老信客是自己的前辈,更尊敬老信客的精神。

师:分析得很透彻。老师还有一个疑问:刚才你们说是 信客对老信客有一种感激,“感激”这个词我感觉不妥。是 老信客把他引到信客这一行业上来,但从全文来看信客这一 职业怎么样? 生:非常苦。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更会有一些农妇听 了死讯一时兴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 憎恨信客,把他当作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老信客的家, 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师:非常苦。所以,我才会质疑,老信客把他引到这样 一个又苦、又累、又忙的信客职业上来,他还感激老信客吗?生:感激。正因为他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 书信,才被选为教师,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

三、问题与讨论 两位教师都是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了触及文 章主旨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体现了“问题让学习发生”这 一教学理念。问题设计脉络清晰,梯度合理。课例一从概括 信客的职业特点入手,由关注行为转入体察心灵,最后将全 部的理解化为对信客的礼赞。课例二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尾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依次分析人们对 小信客的感情,对老信客的态度,小信客对老信客的感情, 透过人物的外在表现,洞察人物的情感世界。两节课虽然问 题设计不同,但都做到了由浅入深,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使之 走向深入。

这两节课的问题设计都比较新颖,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初看,题目都不难,学生有话可说;
深究,答案又不唯一,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学生们在互相倾听、讨论和 争鸣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这既有利于多角度解读文 章,理解其丰富的意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拓 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要想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除了问题外,教师的适时 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课例一中教师适时地通过改动原文, 比较前后变化,引导学生走进信客的精神世界,走进信客的 心灵深处。写挽联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与追问,成就了一个意外生成的亮点。课例二中,教师制造矛盾,故意质疑,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课例一主题定位在诚信和乡情,课例二主题定位在诚信 和感恩,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相对来说乡情似乎在文中占 的比重更大,两代信客身上都有体现。如果谈感恩,仅从小 信客对老信客的情感上分析有点单薄,如果调整问题设计, 把同乡为家乡设立邮政代办处,乡亲们悼念小信客等情节联 系到一起分析,学生对感恩主题的认识将会进一步加深。

四、诠释与研究 思维从问题开始,善教者必善问。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 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深入解 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从标题、用词、造句、修辞、语 法、标点、结构等看似并不起眼却又很有思考价值的地方入 手,采用矛盾质疑、纵横比较、多角度思考、假设、联想和 想象等方法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应该力求新颖巧妙,击中重 点,触及难点、激发思考。具体说来,应该把握这样几项原 则:
1.问题应具有阶梯性。循着“入进去”“走出来”“跳 上去”的台阶,让问题循序渐进地展开,启迪不同层次和类 型学生的思维。

2.问题应讲究逻辑性。注重内在联系,形成网状知识系 统,不分散,不孤立。3.问题应具有推动力。在知识的易混易错处,思维的转 折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等重要节点酝酿问题,会对学习起 到极好的推动作用。

4.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培养学生多 角度、多层面的思考可拓宽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5.问题应具有现实性。问题不只局限于教材,应立足更 广阔的思维领域,如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更要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 题。教师激疑、学生生疑后教师要注意创设辨疑、析疑的条 件和气氛,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想象、推理等 方法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切不可急于给出答案而丧 失了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这样语文课堂才会闪耀着智慧的 光芒和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