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导入环境设计学科的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入环境设计学科的方法 关键词:环境设计;情境教学;
叙事场景 引言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实践指导性极强, 近年来在各美术院校及综合性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逐渐完 善。但我国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差距,在 日常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普遍存在教学环境落后、师资能力匮乏、课时过于紧凑、实 践资源短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等现象。为此,笔者结 合自身教学经历,引进情境教学法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 拓展综合多元素质,做了以下初步探索。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内容陈旧,无法及时适应社会发展进程 [1]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室内、景观、规划、展 示等各艺术的系统工程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相关专业创造思 维、手绘绘画基础、软件制图能力和实践施工技法等综合素 质。目前,我国环境设计专业的理论教材内容已趋于陈旧, 反映当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知识 点,介于教材编写周期较长和各院校理论知识框架调整滞后 的原因,不能及时更新和反馈在专业课本中,多数教学仍采 用传统知识点的章节化,内容过于独立,缺乏关联性和条理 性,无法适时跟进社会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要求。
(二)传统授课教学模式,缺乏与市场及企业的衔接现阶段,各高校因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普遍以厚基础、 宽口径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这种过于强调绘图基 本功的“布扎教学”体系,着重强调课堂理论,以教师机械 授课,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忽略现场调研对尺度的直观感受, 导致专业课中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轻,面对众多知识点只是 略知皮毛,过多的理论阐述使得学生素质与市场所需往往存 在根本性差异。
(三)实践条件匮乏,教师实训能力欠缺 现阶段,不少高校已与设计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 但由于校企合作不紧密,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学生仍缺 乏真实项目的锻炼,无法切身实现勘测现场、分析需求、方 案汇报和跟踪反馈等,得不到相关资深专家的参与和指导, 不能及时感知本行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此外,大多数高校 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年轻教师缺乏实际经验,资深教师局限 于课堂教学,普遍脱离社会实践,缺乏专业市场需求的考虑, 进而无法保证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在搭建网络实践教学平 台方面,也存在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缺口。[3] (四)教学形式单一,无法紧跟专业就业前景和发展更 替 我国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普遍以美学为基础,受师资和 教学环境的限制,在设计中忽略与技术和经济的影响和联系, 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专业课程的教学 形式过于注重案例讲解和网上查阅,往往出现纸上谈兵、照本宣科的现象,学生很难理解每个设计项目和材料预算的异 同,无法切身理解施工管理的差异性和工程建造的针对性。
各高校没有切实根据所在地区的区位资源和发展趋势,及时 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前景导向,缺乏对本专业的前 瞻性展望。
(五)学生被动接收校内知识,无从发挥主观能动性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受师资和教学环境 的限制,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缺少案例教学和实践经历,往 往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普遍的重复训练和死记 硬背,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机械地完成练习,不仅限制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使其逐渐丧失探索发现的求知欲望。
二、情境教学法的剖析及教学情境的搭设 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基本按照“理论讲授”、“课堂练 习”和“课后辅导”的步骤,存在单一性和封闭性的弊端。
虽说理论讲解在环境设计的教学内容中固然重要,但学生未 必能吸收或转化为自我思考所用。情境式教学法,是在传授 知识的本质下,由教师积极引入多样场景和角色,把课堂变 为创意和想法的汇聚地,由被动接收转向自主探求,激发学 生主动辨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有目的地创 设某些真实性或仿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强调个体本元学习和集体沟通交流,通过具体案例的深入展 开实现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积极探求。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启发者”[4],营造互动 的教学氛围,这种集动态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主动教学模式, 将操作与练习、理论与实际相融合,从根本转变学生被动参 与的角色,提高实践思考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封闭空间的自由布局 传统的环境设计教学场景普遍局限于封闭的室内环境 中,相互隔离的专业教室,阵列桌椅的布局摆放,教室被天 然划分为讲台区和座位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也随之限 定。为打破这种不对等的领域感,教室内部务必尽可能实现 自由组合变换方式。例如,将传统的对立空间转向工作坊模 式,在四周的墙界面覆盖上大面积软木板,供学生粘贴悬挂 方案草图和优秀作品;
将独立规整布局的课桌组合成若干个 中小型工作台面,方便学生方案讨论和小组商讨;
在教室视 觉中心或闲置区域设立成排到顶的可移动展架,在形成多样 性围合空间的同时,亦可以用来成列相关方案粗模和成品模 型,激发参与者的头脑风暴。
(二)开放空间的情感探索 除了单一封闭的教室内授课外,环境设计还包含多种专 业的汇总分析。应当避免专业班级或年级的单独设立,将不 同年级、相似专业(如景观、室内、规划、建筑和园林等) 专业班级集中设置,通过玻璃隔断组成开敞的大空间,形成 视觉和触觉的开放感,让不同年级相关专业的学生身处完全 开放的交流平台中,营造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并能迅速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发展轨迹。与此同时,不同年龄层次和职 称构架的教师群体在开放的教学空间中与学生们互动交流 增强,逐步完善师生思想体系,营造互动融洽教学氛围。
(三)交互空间的协同构建 交互式的教学氛围应重视人文环境,其次是软硬件环境 的更替辅助。应开展多种协调教学方式,开设阶梯递进式主 题讲座,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打造理论与感知相结合的交 互式课堂。例如将企业导师引入实践课堂,以“主题演讲” 和“直接对话”的形式带来一线实践工作的即时资讯。教师 亦需要布置相关准备和提问,带领学生深入各类相关社会实 践场所(如展览馆、企业厂房、设计公司、家具建材市场等), 通过切身融入第一现场的实际调研,让学生分组分类地深入 探求。此外,定期举办不同类型的设计竞赛,与校企合作公 司开设产学研相关活动,在激发创造欲和促进良性竞争的同 时,也让学生与设计创意专业人士交流和寻求创业支持提供 可能。
三、情境教学法导入环境设计学科的方法初探 (一)基础理论引导 情境教学法在环境设计专业的第一阶段依旧离不开基 础理论的支撑,教师在该阶段要转变传统的“授课者”为“激 发者”,不仅要引导学生踏入搭设的真实教学情境中,更要 绘制学生思维的认知版图。应避免平铺直叙的陈旧理论,通 过新颖趣味的多媒体课件,将陈述、引导、提问、解惑相结合,以动静态、宏微观多种方式呈现,结合课内外实践经验, 搭建知识体系框架,连续导入故事性案例,激发学生逆向思 维。对于结论性教条理论,同样要避免直白的总结,而是更 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提问和推敲,鼓励学生调动以往学习经 验,开放思维,最终得出相应结论。
(二)自主理论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搭设的理论框架,进行角色对调,转向自 主理论学习阶段。教师可根据研究方向的差异性和相同性将 学生分为若干个讨论组,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限定,各小组间 研究辩论,培养协作精神,进行良性竞争,实现学生的自主 学习。教师设定的主题要紧扣教学大纲,分析重难知识点, 从小而精的课题入手[5],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 研究能力,逐步扩大研究方向的广度和深度,并根据班级人 数差异,设置多次情境,全方位验证每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 思维能力。学生的汇报展示须以图文动静结合的形式,摒弃 照本宣科,注重语言逻辑性和条理性,充分例证,做好每次 汇报和辩论的记录和评分,并在结束时由其他小组代表和教 师作相关总结。
(三)叙事场景串联 对情境的铺设,取决于人们想传达的情绪或态度,在环 境设计的课堂上,最普遍也最枯燥的方式就是直接陈述,倘 若用叙事的方式,将故事与空间联接,吸引学生参与和体验, 直至探索发掘,建立叙事情境与使用者的情感纽带,那么当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时候,就能融入到连续的体验过程中, 所要传达的意味便直击心灵。具体实践方法一是可以模拟实 际环境,例如营造单元课题情境特点的工作坊教学环境,学 生作为主要参与者,需要从课题的提出到后续提问跟进和方 案演变都亲力亲为;
二是通过具体案例设置职场情境,虚拟 客户要求、递进设计深度以及模拟施工验收,让学生可以精 准感知具体的实践案例。[6] (四)身临其境实践 为人服务,营造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是环境设计专业的 根本目的,教师所要搭设的是将故事结构指引空间特点的发 展,在不同尺度的地域上建立人与自然完整而综合的空间关 系,利用身临其境的方式,例如电影场景和剧本穿插,让学 生在空间中漫游,并串联不同文化意境和包罗万象主题的集 合场地,调动学生包含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在内的一 切感官活动,身临其境的融入和体验,直至吸收和思索。环 境作为人与自然交往的桥梁,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纽带,其目 的是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让人理解自然并且享受自然。[7] 情境教学正是通过打造多维度教学方式,用于创造适应生活 的理想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环境与建筑的和 谐共生。
结语 现代环境设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宽阔视野、创造思维、 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其专业课教学需要通过教学环境的改良和教师的系统建构,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善封闭教学结 构,搭设开放场景框架,创造出可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情 境,并逐步引导和反馈。教师对于教学成果的追踪,可以通 过组员讨论、方案讨论、阶段陈述、互动交流、成果展示等 方式,通过教师测评和学生自评互评,鼓励学生之间充分交 流,积极汇总疑惑并探讨,测评阶段性成果而非固定分数, 实现动态开放的教学模式,最终做到“学生创造先生,学生 先生合作,创造出彼此崇拜的活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