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道德教育教学中的演教学法】 道德教育有哪些

小议道德教育教学中的演教学法

小议道德教育教学中的演教学法 一、实施“道德小品表教学演法”的基本要求 (一)综合使用高校道德教育力量 (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学生在道德小品表演过程中需要教师指导,但这种 指导不是强制性地或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操练。除了对于原 则性的错误教师应予以强行纠正外,其余的所谓“指导”就 是协助学生、服务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选择、自 主决策、自己负责。一句话,要在活动中保障学生的主体地 位,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因为“成功的责 任教育意味着摒弃传统的强制性的道德灌输,给学生创造一 个自由的道德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负责的人” [2]。不在自由和自主条件下所形成的道德责任仍然是他 律性的客观责任,正所谓“如果没有自主的判断,行为也就 无道德可言”[5]86。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离开了“兴趣”,学生的道德 小品表演就变成了教师硬性的强迫,学生在活动中的自由和 自主就无从谈起,通过活动形成自律性的道德责任也就成了 不可能的事。因此,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过程 中,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1.将学生参与 活动的情况与他们的思政课期末成绩相挂钩思政课教学本 来就包括实践教学,所以其成绩理应包括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成绩。学生的“道德小品表演”活动作为思政课主要的实 践教学方式之一,应当在他们的该课程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如10%~15%的比例较为适中。2.设计一系列的公平公正的竞 赛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利用大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道德小品表演中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竞赛和奖励机制,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这也是 正确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具体做法,也属于道德 教育范围。

(四)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道德教育环境是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必 要条件”[6]。同时,校园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有着 巨大的道德塑造作用。因此,创建一个优良的校园道德教育 环境,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校园道德教育环境就是 包括物质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环境在内的校园文化环境。

其中物质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 和美化等物质形态,精神文化环境是包括诸如学校规章制度 和领导体制在内的制度文化环境以及诸如思想意识、价值观 念和行为方式在内的观念文化环境。所以,建设优良的校园 文化环境就是从上述各方面强化积极因素,消除净化因素。

在实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把那些好的剧 本、图片、视频和先进人物的介绍等,添加到校园物质文化 形态中去,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程序等加以制度化、 纪律化,添加到校园制度文化中去,把道德小品中反映出的一些道德观念加以倡导,落实到师生的观念和行动中去,优 化校园观念文化环境。由此创造一个领导和教师作风正派、 管理严格、学习风气浓厚、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一个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一个助人为乐、互谅 互让、爱护环境的生活环境等。唯有如此,学生在道德小品 表演中接受的道德教育才能生活化,道德观念才可能转化为 道德行为,不会随着活动的结束而淡化甚至消失。

二、“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施机制 “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实施机制就是组织学生开展 “道德小品表演活动”过程中制度化的规范和程序,旨在保 障学生的道德小品创作、排练、表演活动能够切实得到落实, 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 包括领导机制、师资力量协调配合机制、表演机制和评价机 制。

(一)领导机制 要建立一个能够统领高校思政教育各方力量的领导体 制,为学生的道德小品表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 保证。第一,将高校学工部和团委等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部 门纳入“思政课教学部门”管辖领导,因为高校思政课是对 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第二,要让一个校领导(如书记 或副书记等)统一分管所有思政教育部门,由他要求、推进 思政课教学部门、校团委、学工部等相互沟通,共同制定实 施“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的各种规范,并组织开展活动。(二)师资力量协调配合机制 (三)表演机制 (四)评价机制 “没有教学评价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能可持 续发展的”[7]68。这里的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对教师的评价,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工作量和和工作态 度;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他们在道德小品表演 过程中的态度、参与度和劳动量。只有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严 格了,才能提高师生开展这种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避免走过 场现象出现。为此,思政教学部要与各相关部门共同研讨制 定评价标准,建立并畅通各种信息搜集和反馈渠道,根据搜 集到的信息,对照评价标准,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评价, 对优秀者予以表彰。目前,道德小品表演教学法是我国很多 高校在道德教育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但效 果有很大差异。因此,有必要总结经验,对其进行进一步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