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活·讲透·讲深--以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综合题讲评课为例谈习题教学的追求]

讲活·讲透·讲深--以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综合题讲评课为例谈习题教学的追求

讲活·讲透·讲深--以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综合题讲评课为例 谈习题教学的追求 摘要:在一节中考复习研讨课上,选取了本地区最近的 调研卷中一道得分率不高的二次函数综合题,并“链接”了 一道同类考题,最后“回到前例”,变式再练,回环往复, 带领学生对同类难题进行了较有深度的探究,取得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其背后的教学立意是:深刻理解考题,让抽象问 题形象起来;
重视同类跟进,把难点问题讲透讲深;
预设变 式习题,让学情反馈落到实处。

郑毓信教授曾说:“教师的特色不应主要体现于教学方 法或模式,而应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体现出 对学生和教学活动本质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课堂与教师自身 价值的深刻理解。”习题课、复习课选题备课的研究需要综 合教师解题理解的能力、洞察问题结构的“眼力”、在理解 学生的基础上精准定位学情的能力、必备的试题改编(命题) 能力等诸多专业功夫。

在本地区最近的中考复习研讨会上,笔者有机会开设中 考复习研讨课。经过构思,笔者选取了本地区最近的调研卷 中一道得分率不高的二次函数综合题,并“链接”了一道同 类考题,最后又“回到前例”,变式再练,回环往复,带领 学生对同类难题进行了较有深度的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下面,先概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思考,再进一步阐 释教学立意,以供研讨。一、教学过程与思考 (一)探究例1,初遇难题 笔者出示本地区最近的调研卷中的一道二次函数综合 题,作为例1: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14x+n经过点 A(-4,2),分别与x、y轴交于点B、C,抛物线y=x2-2mx +m2-n的顶点为D。

(1)求点B、C的坐标;

(2)直接写出抛物线顶点D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

(3)若抛物线y=x2-2mx+m2-n与线段BC有公共点, 求m的取值范围。

这道题前两问较简单,班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解出B(4, 0)、C(0,1)、D(m,-1)。但是,第(3)问全班只有 6人求出m的取值范围(-2≤t≤5),而且解题步骤还不够 严谨。于是,笔者扫描呈现学生的典型解答(即如图1所示 的4位学生的解答),安排“采访”相关“当事学生”,请 他们谈谈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采访的同时,其他学生有了熟悉、理解题意的时间。待 多数学生对例1的一些基础条件都熟悉之后,笔者继续给出 如下变式问题:
变式1若抛物线y=x2-2mx+m2-n与线段BC有两个交 点,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变式2若抛物线y=x2-2mx+m2-n与直线BC有两个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说出思路即可)。

这两个变式问题将原考题引向深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 这类问题的理解,同时又为后续例题的探究提供了必要准备。

(二)探究例2,挑战难题 笔者出示2016年河北中考卷中的一道二次函数综合题, 作为例2。对此,首先出示题干条件,安排学生理解后自主 提出问题,小组内交流,再全班汇报展示。在此基础上,顺 着学生的交流展示出示原题设问。

例2如图2,抛物线L:y=-12(x-t)(x-t+4)(常数 t>0)与x轴从左到右交点为B、A。过线段OA的中点M作MP⊥x 轴,交双曲线y=kx(k>0,x>0)于点P,且OA·MP=12。

(1)求k的值;

(2)当t=1时,求AB的长,并求直线MP与抛物线L的对 称轴之间的距离;

(3)证明抛物线L与直线y=3没有交点。

在上述问题成功突破之后,学生对“AB=4”“平移前 后抛物线顶点一定在直线y=2”等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为进 一步探究“挑战”做好了准备。

这时,笔者继续给出如下挑战问题:
挑战设L与双曲线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0,且满足4≤x0 ≤6,通过L位置随t变化的过程,分析t的取值范围。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笔者让学生先独立探究5分钟,再 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内“确认”解答后(一般是错误答案“5≤t≤8+2”),笔者展示几何画板课件(其截图如图3~ 图5),演示错误的原因。

(三)回到例1,继续解答 笔者引导学生“回到”例1,继续解答以下问题:
(1)当m=2时,抛物线顶点D的到原点O的距离是;

(2)设抛物线与直线BC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0,且满 足0≤x0≤4,则m的取值范围是;

(3)设抛物线与直线BC有个交点的横坐标为x0,且满 足1≤x0≤2,分析m的取值范围。

这里,第(1)问特例引路,回顾例1中抛物线解析式的 特点,并确认顶点D(2,-1)。第(2)问训练学生“眼力”, 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发现这个小问对应例1中“抛物线y= x2-2mx+m2-n与线段BC有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答 案一样。第(3)问对应例2的“挑战”,预设思路与答案的 PPT截图如图6。

最后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省略。

二、教学立意的进一步阐释 (一)深刻理解考题,让抽象问题形象起来 面对一些较难的模考题(这类模考题多是复制粘贴、简 单改编各地中考试题而来的),教师首先要独立贯通思路, 然后检索来源、出处,并对比与之相关(近)的同类问题, 把这类问题的结构想清辨明;
在此基础上,要针对抽象晦涩 的设问或难于理解的参数问题,尝试构建恰当的图形,以形助数,让抽象问题形象起来,让隐蔽难言的思维变得形象生 动。上述课例中,笔者针对例题2的“挑战”问题,通过几 何画板软件,在抛物线平移过程中与曲线段交点情况进行 “聚焦、放大”,引导学生明辨“细微”,把抽象问题形象 化,也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同类跟进,把难点问题讲透讲深 上述课例中,例1最后一问的评分标准是:只要得到解 答“-2≤t≤5”,就给满分。这一过程对于为何舍去-2、 3这两个数值,没有特别有力的解释,就给例2“挑战”的出 错埋下了隐患。教学过程中,一些优秀的学生很快突破难点, 写出“5≤t≤8+2”,其深层次的错因就是解答例1时,舍 弃-2、3过于草率,得到所谓的“满分解答”“-2≤t≤5” 过于容易。所以在讲评例1之后,同类跟进,“链接”到一 道挑战题,而这道题的真正易错点又恰恰隐含在例题最后一 问的解法漏洞中。通过同类跟进,使原有解法的缺陷得到暴 露。面对变式难题出现错漏,加深了学生对这个难点的理解, 促进了他们在“失败的教训中”把问题学透、学深。

(三)预设变式习题,让学情反馈落到实处 在例1、例2的师生互动式的讲评之后,不少学生可能觉 得对这类难题已经掌握,这时有效反馈学情的手段就是“变 式再练”。变式习题最好与原有例题的题干保持高度一致或 相关,以便节约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我们常常见到不少课堂 频繁更换“新题”,导致学生在解读新题的题干上耗费不少时间)。让学生“回到例1”题干之后,不增加学生对例题 题干的探究时间,这样再次迎难而上,变式拓展,成果扩大, 正是我们倡导“变式再练”的真正意图。从这个意义上看, 扎实的命题能力也就成为这类习题课的教学基本功了,因为 这类“变式再练”题总是需要教师针对原有例题进行变式改 编,而不可能简单的“拿来主义”。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的几个思考 [J].人民教育,2015(18). [2] 刘东升.我们需要怎样的“问题”驱动课堂—— 由美国莎维女士执教的函数图像课说起[J].教育研究与 评论(课堂观察),2016(11). [3] 张诚,张成品.经营“转场”:让教学环节过渡 自然——《中学数学》(下)2015年1~3月读刊随笔[J]. 中学数学(下旬),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