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困生多一点偏爱――刍议转化学困生]学困生

给学困生多一点偏爱――刍议转化学困生

给学困生多一点偏爱――刍议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身上存在太多的缺陷,他们的转化是一个极 其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工作中,深 深体会到,要达到转化目的,教师需给“学困生”多一点“偏 爱”。一、多一点真诚的爱。二、多一点耐心的爱。三、多 一点爱的策略。

摘 要:
学困生 偏爱 真诚 耐心 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而又曲折的过程, 它需要教师为之倾付极大的热情和艰巨的劳动。马卡连珂论 述这个问题时这样指出:教育这些人,使他们转变,需要超 乎寻常的决心和毅力,需要竭尽你全部精力和智慧。笔者在 多年的教育实践工作中深深体会到,要达到转化目的,教师 需给“学困生”多一点“偏爱”。

一、多一点真诚的爱 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 教育的最高原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这在对待“学困 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学困生”身上存在着太多的缺陷。他们不象优秀生, 能以优异的成绩,端庄的品行去唤起施教者成功的喜悦,帮 助教师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学困生”大都存在思想品德 素质差、学习素质低、学习成绩差、不守纪律、常犯错误等 现象,缺点在他们身上往往变成一种惰性积淀。而对良好品行的养成都表现一种惰性和消极,这常使教师在他们身上耗 费数倍精力而收效甚微,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厌倦、灰心, 产生放弃心理。而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我们没有轻易让一名 学生操着歪斜脚步告别学校的权力,唯有尽我们的精力和心 智,把他们教育成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感 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 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 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 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将融融的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这全体当然也包 括“学困生”。所以我们在“学困生”身上所花的时间和精 力应更多些,注入更多的关心和真诚的爱。有爱,才有责任 感、认同感和奉献精神,才能去尊重、爱护、关心和帮助他 们。只有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这份爱心、这种真诚,他 们才能听进老师的教诲,才能对教师阐释的道理产生共鸣。

进而促进他们的转化,即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多一点耐心的爱 这是爱心的延续,它其实是由“学困生”转化的规律决 定的。“学困生”自律自控能力脆弱,在他们缓慢艰难的转 变过程中稍遇不良诱因,就可能导致旧病复发。这就需要教 师具备足够的耐心,不能急躁,不要因一时的焦躁而铸成憾 事。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说过一句名 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 有爱迪生。”他告诫教育者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 困生”。历史上,当初的“学困生”后来成就非凡大有人在:
生物学家鼻祖林奈在大学预科学习时成绩极差,以至校长劝 他“及早退学”;
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后 进生”,老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
大科学家牛顿上小 学时由于热衷于制作玩具机器,结果学习成绩“劣等”;
我 国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后才表现出绘画才能;
宋代著名文学 家苏洵,“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急”……因此,教师对“学 困生”应多一份耐心,决不能轻易以“朽木不可雕”、“烂 泥糊不上墙”之类的断论,更不能老账新账一起算,将学生 已有的进步,做过的好事全盘否定。这样会伤害学生,导致 师生感情的重新对立,前功尽弃。当然耐心不是姑息,更不 是迁就,而是一种冷静,一种宽容,有了这种冷静和宽容, 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认真地探究 “学困生”反复的原因,亦才能细致有效地去对他们进行教 育和帮助,做到锲而不舍,最终达到“学困生”的完全转化。

三、多一点爱的策略 这其实是转化“学困生”的手段。大多数“学困生”都 有一种矛盾心理,想当一名好学生,但信心不足,想好好学 习,又畏难发愁,个别学生还具有自卑心理,时间一长便自 暴自弃,因此教师能激起他们的勇气,使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是实现“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学困生”的成因往往 多种多样,父母的娇纵,家庭的不睦,邻里环境的不良影响 都可导致学生品德的变异和成绩的滑落。成因的复杂决定了 教育方法的不拘一格,随机应变。

谈话,是师生之间最频繁的交往方式,面对面平等的谈 话,蹲下身子倾听,抚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理理他的红 领巾……真诚的接近他们,关心他们,以消除师生之间的距 离,使“学困生”久旱的心理接受甘露的沐浴。

微笑,是“解语之花,忘忧之草”。教师多一些真诚的 微笑,多一些自信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微笑,把微笑之爱 化作涓缓流,流到每位“学困生”的心灵深处,从而产生源 源不绝的爱的动力,使原本自卑的“学困生”更多的体验学 习的愉快、安详和融洽,体验生活的艳阳高照,春风拂面和 秋果满枝。教育也就在微笑之爱中走向成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通过学生的眼睛可以洞察学 生的内心活动。同样,教师更多善于用眼睛传递师爱的微妙 信息,走进“学困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对待“学困生”要 有一种宽容的心态,批评时目光严厉而诚恳,使他们能认识 到错误并下决心改正错误。当他们有进步时,就应换成赞许, 甚至赞赏、期待、信任的目光,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 目光对待这些学生,因为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 逆反心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 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每个人都是如此,当然“学困生”也不例外。而赞赏又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取用又永远用不完的 “动力资源”。

总之,爱是一种纯洁、神圣的师生情感,更是一门内涵 丰富,技艺精湛的艺术。教师要把握的这门艺术,根据“学 困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他们多一点“偏爱”。让师爱汇 聚成一片亮丽的风景,不失时机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用 心灵赢得心灵,塑造一颗颗纯净的灵魂。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3、《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