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基于碎片化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移动学习模式探讨

基于碎片化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移动学习模式探讨

基于碎片化学习的远程开放教育移动学习模式探讨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满足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传统远程教育历练是为由于种种 原因不能进入校园和课堂学习的人们,提供第二次灵活和高 质量的学习机会,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在高等教育的层次 上,具有成熟度高,明确的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相关工作经 验以及学习内容在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理念 是如何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们,提 供一种灵活的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如何为接受面授教育的学 生,融入远程教育的形式,创造新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 果。远程教育的优势在于,学习可以不受年龄、时间、地点、 空间的限制;
通过跨时空的优质资源共享,降低成本;
教师 和学生通过INTERNET,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和不同 地方的师生进行互动;
自己终生教育和教育全面化的实现。

1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方式的演变 1.1学习方式的演变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 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 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回顾人类的学习方式, 有一个由简单化向多样化发展的过程。研究认为学习方式的 演进大约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私塾求学阶段。公元前300年,以孔子创立 私塾、苏格拉底讲学为标志。既开创了教育先河,也产生了人类初期的学习方式。当时的学习方式主要为师生对话的 “一对一”方式。比如中国农村学徒弟这种方式将手工作坊 的生产引入教学,便于因材施教。但教育的范围和规模受到 极大限制。

第二阶段:课堂学习阶段。公元16世纪起沿用至今的学 习方式。以夸美纽斯创立课堂学习体系为标志,将工业化生 产方式引入教育之中。这一阶段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教师讲授、 学生听课的“一对多”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扩大了教学的规 模,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但学习主要局限于课堂与书本,仍 有一定限制性。这种方式中国绝大部分普通中小学现在仍在 广泛运用。

第三阶段:网络学习阶段。从二十世纪末兴起的以网络 学习为标志的远程开放教育,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引 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学习方式主要为“多对多”方式。远 程开放教育,尤其是网络教育中"多对多"的学习方式是对 “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它使 得现代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具有了全新的意义,这种新的学习 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目的的多层性、 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

1.2 现代远程教育自产生以来其学习方式经历的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函授教育。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是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 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函授教育起 源于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各 资本主义国家始设函授学校。在中国,商务印书馆曾于1914 年创设函授学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函授教育有了很 大发展。

第二阶段:多媒体教育。这是一种今年来流行的教学手 段,通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中控系统,计 算机等数字教学设备,配合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电子教室 系统),利用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 样的特点,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第三阶段:网络教学。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手段 教学,是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 联网技术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相比 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 利用、交流、的能力。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 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 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3 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手段和形式也大致经历了三个 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D-Learning(Distance Learning,远程学 习)。特点是已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教与学的 活动不再是同步的,为学生开发学习材料和提供学习支助服务的远程学习系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技术上,主要 是使用印刷材料、录音带、磁盘、实验箱等媒体技术。一般 可以通过邮件、电话进行师生间的联系。

第二阶段:E-Learning(Electronic Learning,电子 学习)。特点是实现了远程的面授教学(Teaching Face-to-face at a Distance),这补偿了远程学习的一些 天生不足。主要使用卫星电视、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 等技术。E- Learning在世界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英 国的开放大学、中国的电视大学,在80~90年代,都采用了 这些技术,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M- Learning(Mobile Learning,移动学习)。

这是远程教育的新的发展阶段。特点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自由的学习。它采用的技术是移动通讯装备和Blue Tooth, IEEE802.11等无线通讯协议。

2 移动学习(M-leaning)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2.1 碎片化学习涵义 现在的学习者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目前运用越来越广 泛的,并且在未来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现代社 会学习者流动分散的学习特征和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使得 学习者普遍热衷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学习者希望学 习文本篇幅短小、内容紧凑,可以随时随地充分利用零碎时 间进行移动学习 所谓碎片化学习,是指通过一片一片、一点一滴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思考积累,达到了解情况,增加知 识,提高技能,走在时代前沿的目的。它是一种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灵活的,富于生命力。

“碎片化”学习的表现形式是发散的,与“系统性”学 习方式,即与相对收敛的专业性、集中式、连续性学习,有 着鲜明的不同特点和区别。一个是信息容量大、时效性、现 代性、前沿性强,一个是基础性好、系统性强、研究性和应 用性好。

2.2 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2.2.1灵活度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每个碎片的学习 时间变得更可控,提高了学员掌握学习时间的灵活度。

2.2.2 针对性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学员可重点学习 对自己更有帮助或启发的那部分内容 2.2.3 吸收率高:在分割学习内容后,由于单个碎片内 容的学习时间较短,保障了学习兴趣,在学习成效上 对于 知识的吸收率会有所提升。

2.3 移动学习在碎片化学习中的应用 M- Learning,英文简称是Mobile Learning的简称,在 国内,通常被翻译成移动学习。它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 导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通常不包 括具备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远程学习。在现今 信息爆炸的新时代,随着学习者获取知识需求的与日俱增, 现有的教学体系、模式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逐步显露出来,人们开始渴望更及时,更灵活的学习模式的出 现。因此,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利用无线终端设备进行任 何内容的M-leaning的出现变成为一种必然[1]。

首先,M-Learning在内容上是互动的。移动互联技术和 INTERNET技术是移动学习的技术基础,只有这些技术,教育 信息、教学资源与教育服务的传输才能够实时双向。并且只 有这种模式才能够是的“移动”更具有意义。才能把移动学 习的优越性成分的发挥出来;
其次,M-Learning在形式上是 移动的,即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 方式的学习,不会再受空间、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同时学习 者、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也是移动的;
最后,数字化是移动 学习的实现方式。M-Learning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数字化学习(M—learning)和移动应用技术两者相 结合的产物,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带给了 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也使那些厌倦了传统 学习方式的学习者重新焕发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2]。

因而,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希望学校能将虚拟校园和现实 校园相结合,探索出开展移动学习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得 学习者能随时、随地、随设备的进行学习。学习者对移动学 习内容和设备的需求催生了移动学习内容服务和软硬件服 务平台的更新。目前,构建起以满足学习者移动学习需求为 导向,以提供移动学习服务为核心,以小型化通信设备为信 息接收终端的移动校园是开展移动学习的全新方式。基于“移动校园”的移动学习,不仅可以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的 学习,还能大大提高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3 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结合,移 动互联网技术为发展M-Learning实现模式提供了强大的技 术支撑,它能够为学习者创造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使得学 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开展学习,大大突破了现实“情 境”教学中表现出的限制和不足[3]。此外,M-Learning的 学习形式在当今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技术问题 尤为突出,而技术问题的重点又在于能否开发出适合不同移 动终端设备的教学平台,建立适合不同设备的教学资源系统, 保证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移动设备都能进 行正常的学习,实现真正的移动学习。相信随着诸如HTML5 等新技术的不断完善,跨平台的远程教育平台在不久的将来 就会和学习者见面。我们期待着M-Learning真正成为21世纪 现代远程教育崭新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罗文浪,石春梅,石立君. M-leanin的技术环境特点 及其实现[J]. 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6,27(5):29-31. [2]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 人教育,2010,30(1):95-96. [3] 王润华.移动学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