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讨|我国当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相关合集:旅游管理论文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业 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人才已经具有了完整的体系。然而,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力与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之间,并没有形成 正比。与此同时,国外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能力则显得日益增强。究其原因, 仍旧是因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的问题,而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 代社会,如何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旅游管理人才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探索 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 何谓旅游管理才人才,这是我们在探讨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之前所 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旅游管理人才应当具有综合性,其次是实用性, 再次是适应性,最后是国际性。这些特性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所必须 的。因此,教学实践应该以目的出发,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一)服务不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提供服务型产品的供应必须注重对 象的感受。旅游管理人才的存在就是为了更高效地为旅客提供旅行服务。作为一 个旅游管理人才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是服务。那么什么是旅游服务呢?首先, 作为一种服务,旅游服务必定具备服务所具有的基本特点,那就是:无性性、生 产与消费同一性,不可贮存性以及质量评价的复杂性。正是因为服务具有如此复 杂而又独特的特性,因此作为一个专业的,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就必须能够掌 握这些特性,而掌握这些特性就必须具备综合性。

(二)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作为一个专业的旅游管理 人才直接面对的是市场与客户,而不是宏观的理论,市场与客户是瞬息万变的, 因此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实用性,实用就是能够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客户的 需求。

(三)由于市场与客户的变化,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适应性, 去适应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的,同时也涉及到社会与文化, 尤其是在国际旅游领域,社会与文化的变化更显得尤为突出。(四)我们来谈论一下国际性问难。这是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的一个 问题。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跨国旅行已经成为了旅游业的主流。越 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国内游,而选择国外游。但是,显然并不是所有的旅客都能 够很好的适应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尽管他们在国外待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必然会 遇到许多意外时间,因此这就需要旅游管理者能够预先预见到一些问题,同时也 能够设计出完善的应对措施。这就需要旅游管理者本身对于国际市场有足够深入 的了解与认识。这也正是国际性的重要体现所在。

二、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都是一种理论培养,缺乏实践能 力的培训。因此,所谓的旅游管理人才,充其量只是一种理论人才,严重缺乏职 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与经验,不仅没有市场竞争力,而且实际工作能力极为低下。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滞后。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实 力,其教学的内容也是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严重与市场脱节。学校根 本就不了解市场,学校也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因此,教学内容往往 与飞速变化的市场之间形成了严重的脱节。

(二)实践能力不强。我国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是以 课堂、教室,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于,只注重知识的 传授,而不注重知识的运用。事实上,这种教育模式给予学生的都是一些已经“死 亡的”知识,因为跟市场相比,跟真实的客户相比,这些知识是没有生命力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成天坐在课堂里听教室讲课的学生而言,根本不具有操作这些理 论的能力。即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文字掌握得再好,最后仍旧不具备合格的旅游 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能力。

(三)专业教师能力不高。旅游业是实践性行业,需要的是既有理论 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多数旅游 管理人才培训机构的在职教师都没有直接从事过旅游行业的经验,甚至都不是旅 游管理专业毕业的。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中国旅游管理教育的总体水平是极为 低下的。自古有云:名师出高徒。没有合格的旅游管理教师,怎么可能会有合格 的旅游管理人才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足够的重视。

三、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措施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基本上已经清楚了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 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就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从而提出以下几 点建议:
(一)准确定位旅游管理人才。长期以来,由于一些旅游管理人才培 训机构缺乏市场意识,缺乏目标意识,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作为一个高效负 责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必须深入研究市场,根据旅游行业以及市场需求培 养相应的管理人才,从而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新需求以及新 方向。同时,更应该立足于自身的专业与特点,正确地把握区域环境,尤其是要 正确评估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的培训,有机地整合自身的资源,努力打造具有自 身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才是提 升整体培训实力的出发点。因此,机构应该让教师深入旅游产业一线,尤其是要 积极地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与知名的大型旅游服务企业合作,这样形成一个完成 的产学链条。同时,也可以从企业聘请高级管理人才任教,不能拘泥于体制等因 素。要积极鼓励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继续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理论水 平,可以通过集中培训,继续教育,学习进修、留学深造、外出考察等等多种渠 道与形式的培训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只有理论与实践完备的 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三)合理设置旅游管理课程。旅游管理是一项集实践性,应用性与 可操作性于一身的专业。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新的实践会产生新的理论。因 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种理论的诞生就意味着它开始过时了。目前,我国的 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在旅游课程的设置上,不仅强调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 有机结合,同时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突出了实践知识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旅游管理课程的设置已经无法适应 我国当前旅游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同时,从我国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 管理人才集中在酒店业、而在景区以及旅行社或是其他旅游企业中的则相对较少。

这对于综合性、复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旅游产业而言是极为狭窄的。

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必须考虑到市场的要求,企业的要求,课程的设置必 须是多元化,复合型的,我们不是为了整个行业中的某个工种在培训人才,而是 要在更为宏观的高度,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这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也 是最终的目的。四、总结 我国的旅游业正在呈高速发展的态势,旅游管理人才将出现明显的缺 口,如果不能够尽快地改变这种落后的教育模式,那么必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造 成明显的影响与制约。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旅游业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为 重要的产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因此,旅游管理人才对于国家的 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 考,引起高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