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德故事
中国古代美德故事 在历史故事中,主人公或许真实存在过,但是故事发生的情节并不完全 按照历史事实,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古代美德故事 中国古代美德故事:陆陇其孝行感少年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 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 只是席地而卧。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有一天,一位老 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 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 杖刑然后遣送回家。”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每天早晨, 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
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 西。晚饭也是这样。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
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这样过了几 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 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 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青年和母亲回家后, 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中国古代美德故事:暖不忘寒 公元前654年前后,有人诬告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死刑,重耳为了逃命,连 夜带着亲信家臣逃出晋国逃亡到了卫国。但是刚到卫国,晋兵又马上赶来,重耳只 能逃到齐国。可是在慌乱之中,管家又带着所有财物逃走了。他们身上没有半文 钱财,大家只好忍着饥饿,那时候,连剩稀粥都成了救命宝贝。就这样他们忍饥挨饿, 终于到达了齐国。
后来,重耳又流亡到了秦国,做了秦穆公的女婿。公元前636年,秦穆公 打算送重耳回国。重耳在收拾行李时,打算把那些以前用过的破烂全部扔掉,看此 情景,壶叔连忙劝说,可重耳不听。这一切,全被孤雁听到了,他捧着一块白玉,要重耳把自己这样的老臣当成那些破烂扔掉,与重耳告别。重耳很是吃惊,思索一番后, 便命令兵士把破烂都捡回来,一再表达悔改之意。回国后,重耳做了一国之君,他没 有忘记孤雁和壶叔的教诲。因为这样,他很快把晋国变成了一个强国,使它成为春 秋五霸之一。
重耳成为一国之君还听从教诲,不忘以前患难与共的朋友,不忘记曾经 的苦楚。愿大家都向重耳学习,勤俭节约,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古代美德故事:谦虚礼貌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 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 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 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 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 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 的老师啊!” 中国古代美德故事: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 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 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 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 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 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 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 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中国古代美德故事:金孝拾银 金孝以卖油为生,家中只有个老母。一天金孝偶然捡到一包银子,约 莫有三十两。他高兴得回家告诉老母。但金母却以“裴度还带”的故事教育金孝, 让把银子还给失主。
于是金孝回到事发地,恰好遇到一个外地客人正在寻找。金孝告诉失 主是他捡到的银子,并带着失主回家去银子。不料失主却说银子原来有五十两, 诬陷金孝贪污了他的银子。二人相持不下,告到官府。那县令是个清官,问明案 情后,说:若是金孝赖了银子,为什么不全拿了却止藏了一半,又自己寻找失主 若是金孝不招认,别人又怎么知道可见金孝没有赖银之情。接着县令判道:外地 客人丢失的银子是五十两,金孝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客人的,这银两判给 金孝,奉养母亲;客人的五十两,自去寻找。”金孝得了银子,干恩万谢地跟老娘 回去了。大家无不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