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服务产业化,就是人才服务机构按照产业的模式经营开发人才服务事业,通过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全面、系统、优质的人才人事服务,实现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社会、经济的规模效益。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
一、人才服务产业化的客观必要性
人才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最能动、最关键的第一资源,在市场供求关系引导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优质、高效、规范的人才服务实现的。
(一)人才服务产业化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工作的必然选择。
随着机关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等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大批人才将摆脱计划分配、单位所有的羁绊,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成为社会共有的人才,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人才人事工作服务社会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这是一。其二,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既要为不同所有制用人单位服务,又要为各类人才服务,包括流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甚至农村乡土人才。第三,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既要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交流服务,又要为他们选人用人、求职择业提供科学的人才评价;既要及时向社会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又要为各类人才提供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既要为委托单位和个人代理人事关系,又要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四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包括与人才交流规模相适应的场所建设,以及现代化的办公手段,畅达的信息网络,快捷便利的办事效率,规范的服务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态度等等。宜昌市湖北三峡人才市场建成后不断适应市场发育需要,完善市场机制、扩大服务功能确保主体到位的实践证明,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改变人才服务业分散、落后的局面,建立统一、规范、全面、系统的人才服务体系,形成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格局。
(二)人才服务产业化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的客观需要。
在人事制度发生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人事部门必须尽快转变工作职能,放手发展人才服务业,变人才服务管理的直接参预组织为间接的宏观调控指导,切实把我们的工作从纷繁复杂的人事服务业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研究人才资源开发和人事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人才服务业也将在完全依托市场,发展产业化的道路上,起到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地位的作用。而且,从现实着眼,人才服务产业化,既减轻了财政负担,又可为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精简分流奠定基础。
(三)人才服务产业化是人才服务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的唯一出路。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国家人事部提出各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尽快实现“三个过渡”:即市场的建立由政府推动向自我发展阶段过渡,最终走向独立运作;市场管理由政府规范向法律规范过渡,最终走向依法管理;市场服务由依靠行政职能优势向依靠市场竞争优势过渡,最终走向市场竞争。按照这一改革目标和思路,人才服务机构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应该看到,人才服务的巨大需求潜力和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中介机构涉足其间,逐步打破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对人才服务业的垄断,形成空前激烈的竞争局面。因此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如果不抓住机遇,把社会服务的职能优势、规模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的优势,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将来必然会有生死之忧,存亡之虞。
二、人才服务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人才服务产业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从宜昌市目前人才服务业发展现状看,其已经初步显现出产业化的雏形,有了良好的基础。其特点可以归纳为四句话,即依托市场,注重规模,讲求效益,不断拓展。
交流服务。这是宜昌市发展比较成熟的主要人才服务项目,特别是以去年元月8日“湖北三峡人才市场”正式挂牌为标志,宜昌市已经成为三峡区域人才流动集散中心。目前,三峡人才市场以县、市、区分市场为骨干,以乡镇人才交流服务站为基础,与全国各区域性人才市场联网,并率先开通了因特网上人才市场站点,建成了连结武汉、上海、北京等国家级大型人才市场的“信息高速公路”,仅1998年一年,就有797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9450个。进一步加强各级人才市场间的统一、协调和合作,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必将加快人才服务产业化的进程。
教育培训。宜昌市目前已建成省级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和县级区域性公务员培训基地网络,培训基地设施完备、体系健全,具备培养各类人才所需的一切设备和条件。现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了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等学历教育班,在册学员近2000人;计算机等级培训近50000人;各类继续教育培训班1100多期,累计培训156
000人,发放继续教育证书120000册。教育培训将成为我市人才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测评考试。这是人才人事走向社会化的重要服务项目。目前在宜昌市已经形成从职称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到执业资格考试等16项各类人才测评考试的组织体系和从组织报名、命题判卷、考试监察到评定成绩、颁发证书等一整套服务体系。1998年10月,宜昌市成立了人才测评中心,引进伯乐人才测评软件,正式启动了此项服务。目前已在市商业银行、三峡晚报社等10多家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考人才中使用,共为100多人提供了测评服务,社会反应良好。测评考试业务为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提高了人才评价的科技含量,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较好的产业经营条件。
人事代理。这是适应“人才社会所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人事服务业务。近年来,宜昌市人事代理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去年底,全市共代理人事关系10263人,其中单位委托代理506家,共2560人;个人委托代理7703人。代理的形式和内容由最初代理一般档案人事关系,扩展到代理户粮关系、出国出境政审,代管党团组织关系等10多项内容。这一业务适应了人才资源社会共有的发展趋势,逐步推广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势成必然,是一项社会化程度高、市场潜力大的“朝阳产业”。
此外,还有人才人事信息发布、人事咨询与策划、企业人事诊断等项人事服务业务,近年来也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只要加强对这些项目的培育和指导,就能很快形成规模,同时还能带动其他项目的发展,实现人才服务产业化的规模效益。
三、加快人才服务产业化步伐的途径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实践
人才服务产业化,是人才资源开发的创新工程,又是人才人事管理服务格局的重大调整。人事部门在探索实践中,要大胆解放思想,打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淡化组织、个人的“划线”,在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帮助企业三年走出困境的同时,主动把工作向非全民单位延伸、向农村延伸、向包括广大乡土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延伸,把人才服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真正使各类人才成为国家的人才、社会的人才、独立自我的人才,使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整体性开发,转化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还要明确认识人才智力的商品属性,依靠科学的人才评价,运用价格杠杆作用,建立起价值与价格相一致,凭知识、技术、智慧和创造性劳动获取报酬的分配机制,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遵循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机制,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
实行人才服务产业化,必然会带来政府人事部门与其所属人才服务机构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人才服务机构职能的转变。一方面,要确立人才服务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赋予人才服务机构必要的自主经营权和用人自主权,使之转化为地位明确、产权责任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另一方面,人才服务机构要彻底改变“机关化”、“行政化”工作模式,按照市场供求关系,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开拓市场,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完备高效的服务,在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依法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管理运行机制
实行人才服务产业化,并非意味着政府人事部门可以放弃或是放松对人才服务业的管理,而是指从具体的事务性管理中摆脱出来,转而从产业化发展的全局上,制定规划、研究政策,提出任务,依照国家有关法规,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