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影响语文教育论文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影响语文教育论文 一、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以为,“生活便是发展,而不断 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教育是生活的必须”。教 育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也就是生活的目的。生活囊括各种 各样的状态与环境,既包括个体的,也包括社会的,群体的。教育与社会、与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生 活之中。而学校可以称之为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生活可以 当做平常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所以教育就是儿童现下的生 活,而不是为未来的、固定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学校的生活 要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符合、相一致,要与儿童的兴趣和要 求相一致。学校的生活要顺应学校之外的社会生活,适应当 今社会变革的趋向并能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的特性就是生长,其 实就是生活,于是教育就是生长,除却生长以外,不会有其 他目标。所谓“生长”便是指孩子自己成长的各个时期,不 仅包括身体方面,还包含智力和德性方面。当代心理学已经 证明,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他学习的工具,而直觉是通过体 内表达出来的;
因此,身体教育的抑制活性,是本能的抑制, 因此阻碍了学习自然的方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 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下去。成长和 生命是无止境的,因此没有最终的目的;
儿童和青少年在自 己的成长和生活中不断进步、改进、革新、重组,逐渐成长为并最后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教育即生长,要求舍弃稳定、 刻板的儿童发展观,不断想办法创造条件激励儿童的本能成 长,创办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获取经验的有意义的活动。
(三)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教育哲学是实用主义 经验论。“经验”是他的教育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也是 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经验是世界的基础,经验的 过程是一个实验的、理性的过程,是机体对环境的主动改造。
教育便是经过孩子本身举止去得到种种直接经验的进程。人 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必须以前人的经验来作为解决问题的 基础。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一文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 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 过程。”因此,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儿童不断 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的过程。一切 真实的有用的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进程要考虑到儿童 身心成长情况与程度,兼顾到儿童的兴致,调动儿童的积极 性,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总而言之,杜威的教育观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孩子的 积极举动来体验及寻找行动和担当结果之间的过程,即不断 地使经验得到整合与重组。任何独立于这一过程之外的东西 都不应是教育的本意。
二、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一)语文教育回归生活,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教 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必须植根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经验和感情上,脱离 社会生活,那语文能力的提高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头脑就会空洞,思想感情就会贫瘠。生活,是养育语文能力 的沃土。而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 也充分说明了语文的学习要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课 堂上的语文教学,还要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以及校园、家 庭、社会等等的关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发现语文,语文 的视域是与生活一样的。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 事情来学习语文,比如某一秒钟的情感体验,对某件事、某 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亲近自然时的那种愉悦、怡然的心态, 甚至看到某一句广告词、某个宣传海报、某个明星,每个人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点的感触和想法,这些看法、想法的记 录和抒发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的运用过程。我们每个人与 他人正常交流,表达自己观点,与别人思想交融的过程也是 一个运用语文能力的过程。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过程就是 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不断有人试图创设 类似于“情境教育”“体验式教学法”的语文教学模式,将 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把生活情境搬入课堂,把教学移 出教室,让儿童在情境中与教师、与文本对话,在情境中理 解他人、表达自己。充分让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儿童自身成长 的过程相结合,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儿童学习语 文的兴趣。把语文的学习当成儿童的生活的一个方面,“教育即生活”,如此,儿童的自然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能力 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杜威提出的 “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把教育变成外部的压力 和忽略儿童自身的倾向,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儿童,所有的教 育方法都必须首先符合儿童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 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天性和兴趣,避免一味地教 授,而不管不顾学生自身的体会和想法。从而形成以“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 组织者和选择者,教师的作用不是强迫孩子去学习文本、词 的用法,而是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 能够调动起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渴求,这要求教师首先对语文 要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如果教师自己不带任何感情地去讲 授一些冰冷的知识点,又怎么让学生对它产生好奇和热爱? 儿童的心理实质上是以本能为中心的先天生理机能的持续 成长和发展,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推进这种本能的发展。
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压抑这种本能,不应以牺牲个人的独特理 解力和思考能力为代价,而把学生训练成一个个应付升学、 考试的机器。“尊重儿童时期”,要充分尊重孩子生长的需 求和时机。孩子的生长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游戏和娱乐。
这种天性同样不能压抑,教师可以设法在各式各样的娱乐和 活动中,将语文的学习贯穿其中,这样,才能促进儿童的自 然生长,身体和人格及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协调的发展。(三)对课堂教学的启示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 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指导原则即“教材的心理化”,把教 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以此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五步” 方法,使学生在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培养能力, 得到教育。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以此为导向创立了定向、自学、 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这六个环 节充分体现了对经验连续性和交互性的尊重。对当今的语文 教学模式做出自己的诠释。它能够引导学生真正主动学,在 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课堂中的各种教学因素得以和谐地相 互作用,共同建构了一种活泼、有效的课堂教学“经验”。
这也正是杜威“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理念在中国语文教学中 的例证。所以,今后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师生共同参 与,把课堂教学的过程作为一个经验的获得和不断改造的过 程,使教师愈少意识到自己在施教,教师就把自己当做班级 中的一分子,使学生愈少认识到自己在受教,这样平等的教 学对话关系如果确立起来,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变成活生生的 生活场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真正是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四)对儿童情感及价值观的启示课堂即生活,学校即 社会,那么课堂和学校就要担负起培育学生最基本的人生态 度和价值观的重任。杜威的教育本质观非常注重实践、实用 的功能,认为凡是对自己有帮助的都可以借来应用。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拿来使用。比如小偷偷窃的经验也是一种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我们是绝 对不能拿来学习和发扬的,而应该坚决地摒弃。要注意在实 际的生活和教育中树立积极正当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要 把那些适用的、积极的经验灌输到孩子的理念中,而把对孩 子的成长不利的、造成负面影响的经验舍弃掉。如此,才能 正确把握和运用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实现儿童的全面健康发 展。由此可见,树立阳光、正能量的、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 对杜威教育本质观的进一步理解和发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 的将其思想得当的运用于教育和生活之中。
结语 杜威的教育本质观,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对现世乃至将来会有很大影响。在我国课程改革全面开展的 今天,中小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正处在新的探索期和转 型期,但现阶段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传统教育占主导,我们应 该努力吸收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华,关注学生,关注生活。在 强调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儿童身心两方面活动与发展 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吸取 知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