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解读 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解读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解读 高中生是个性成熟的关键阶段,语文课程是最具个性魅力的课程之一。

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个性化交往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对以往教学实践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同一的教学目标,盛行的是整齐划 一、同步运行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用同一种学习方式,最后得出同一的结论, 没有偏差和背离,没有疑惑和反思。在这种教学状态中,语文教学只能在“少、 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的老路上缓慢前行。由于许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不 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应该取得的成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模式化的教 育中不知不觉地被泯灭,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活力和创造力。即便是素质教育 实施了几十年,新课程改革已有十年,换来的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是我 们必须深刻反思的! 高中语文课程的实际运作也同中小学的其他课程实践一样,仍然坚守 的是整齐划一、同步运行的模式,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习惯于将人的思维纳入某 一凝固化的“定论”中,忽视了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从而给语文教 学带来许多顽疾。虽然语文课在学校课程结构中的课时比例是最高的,据统计,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是20%-22%111约2000个语文课时,但 效果却不是最好的。尤其在高考这根‘魔方棒”的强力控制下,留给莘莘学子们的 铭记效应大概只有“黑色”六月或者七月。当然,也不能抹杀高考给部分人带来了 人生的福音。但就整体而言,高考在某种程度上,缺少个性,千军万马过的是‘统 一性”这根独木桥,因而使大多数人无法实现人生应有的目标。高中语文课堂教 学也难逃厄运,随波逐流便成了克敌制胜的唯一法宝。时间加汗水,加班加点, 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人沦为“标准答案”的附庸,把本来具有的生动活泼 极具个性化的语文感知活动逼进一条狭窄的死胡同。正因为如此,高中生成了全 世界最苦的人群,即便是把学生送进了大学,可已没有了个性与激情,怕学语文 的阴霾依然埋在心底。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的重要意义 (一)它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纵观近二十世纪以来的世界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高举起个性化教 育的旗帜。崇尚个性张扬的美国在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标设置上都强调“个性 化”、“特色化”,强调突出学生个体独有的特殊优势。法国等欧洲国家也在开展 建立阶段性学习的尝试,使中小学教育的体制变得更灵活、更有弹性,让每个学 生都能够按照自己适合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在亚洲,日本的课程改革把“重视 个性”视作核心思想,力求打破传统中的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强调尊重学 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新加坡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实行弹性课程制度以满足 中学生在学习态度、能力、方向上的差异。可以说世界教育的中心开始转向人的 “个性”,把‘人的价值”,“人的个性”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国新课程理念 的引领下,语文个性化教学自觉地走向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台。

(二)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我国2000年以来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倡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 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同时,对教师也有相应的 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 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 展。“应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鲜明地展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同时指向了教育 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展现了教育的时代性要求。新课程下的语文个性化教学,就 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使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和谐发展, 形成优良个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强调,要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的 能力,培养学生主体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创造性 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共同基础上,充分 注意发现和发展学生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掘学生们的特长,让每一个 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才。121 (三)它是高中生人生个性品质日趋成熟的需求 高中生是人生个性品质日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应关 注促成高中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高中生在自我意识方 面,获得了高度发展;正确的价值观的确立,使高中生逐渐地学会将自身努力作 为实现目标的桥梁;在与父母的关系、在选择职业方面在对现实社会的态度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治。

回到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诸多的语文活动和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密切相关。比如:每日励志语、课前一分钟说话、演讲辩论、写反思或同题日记、 关注社会热点、佳作欣赏、每天半小时课外诵读、收看新闻类节目、教师制作“父 母的爱”的专题、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这些语文活动完全可以帮助学生促 进其心理健康。因此,在理论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学生个 性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学生在语文的个性化学习中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只有做到个性化的 教学,才能真正说体现了课改精神,才是符合学生个性成长的、更科学的语文教 学。

(四)语文新课程内容是人类个牲智慧的蓝本 人类的智慧从来都不是只体现在科学技术上,也体现在古今中外博大 精深的文学作品中。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古代文学作品到富于时代气息、体 现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无不体现出每一 个创作者的个性智慧。从那一篇篇名家经典之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精神,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爱憎分明,海明威“从来都是站着写”的硬汉创作风格,雨果“不屈服于专制政 权,一生为自由而战斗”的革命精神,等等。这并非只是作者个体的性格,同时 也再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如此语文,所带来的功能是多 方面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语言美、书写艺术美、作品中的形 象美和情感美等等,进而促进高中生对真、善、美的锦上追求。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操作是教学史上的一大难题。语文教学改革历经数 十年,虽然成绩不小,但问题依然很多。加之,大班教学无疑给基于课堂的个性 化教育的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等个别差异难以测 量,学生的学习过程难以掌握。要使学生恢复主体地位,形成问题探究意识、独 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健康发展的个性,对教师具有很大挑战。

不仅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实施。(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性以及 语文学习的个性差异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性及语文学习的个性差异是进行个性化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应通过日常观察和科学研究探明学生的个性面貌以及对语文的不 同兴趣,进而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前所述,高中生在自我意识 更加成熟,价值观上更具选择性,自治上更具自主性。语文课程作为人类个性智 慧的载体鲜明地表达了不同学者和作者在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心声。

就文体而言,有小说、诗歌、散文、说明文和 (二)教案的个性化临床操作 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具备挑战性与创新性。如何在一个班级中同时为不 同学生的课程需求提供帮助,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难题。因此,语文教师应 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设计个性化是指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教学的方式方法新颖别致, 不落俗套,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卓有成效。具体表现为:①教学角度设计得好。

寻找讲解课文的最佳切入点,巧妙突破,引导学生快速入境人情,多快好省地理 解把握课文。②教学问题提得好。教师抛出一些高明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在 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③教学环节安排得好。各个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快慢适当。既与教材内容的难易相一致,又符合 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规律。

例如,《祝福》教学中,教师通过咀嚼找到文章中隐含着一条内蕴丰 富的信息: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由此,巧妙发问,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剧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义,并 且,通过这一线索串起了阅读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达到了以点带面、一悟百悟的 效果。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篇幅极长,若按常规讲解必然用时过长,恐怕师 生双方也都会索然无味。可拟出若干作文题目,如《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 在意”》《王熙凤的“哭”与‘笑”》《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谈宝黛的初次相会》《从贾 府的一顿饭的排场说起》《从贾府的府第规模看封建社会的一角》等,作为引子, 带动学生自读课文、欣赏课文、提炼课文,使学生的写作、表达、鉴赏、探究等 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体现 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2、施教手段个性化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应首先具备一定的个性品质,然后作用于学 生的个性形成,才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语文教师都有自己不同于 他人的性情和为人处事习惯,表现在教学上,自然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形态和教学 风格。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包括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的选用,还包 括教师感情的把握以及教师性情的表现。我们应勇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自 主自立和真性情的人。在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以及学生接受、喜欢的 基础上,我们都应该大胆使用各种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另外,教师还要学会扬长 避短。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身素质,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 优势。

比如,在写作上有才能的老师,可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 每次作文课,都可以写下水作文并与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亲自下水 作文,能给学生作文以实实在在的指导,避免作文教学的大而空,同时也加深了 师生感情,使得彼此关系更加和谐。在唱歌、绘画方面有特长的老师,特别适合 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可由教师或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给诗歌配上适合诗 歌意境的曲谱,边教边唱边学;或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幅写意画等等,这些个性化 的施教手段一定能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在课堂上力求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个性对接 以阅读教学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是学生 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在阅读过 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 程。”141接受美学认为,阅读应该是读者的个人行为,阅读不仅仅是在文本的暗 示下发现某种意义,更重要的是创造意义,而且创造无限多的意义。因此我们说, 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对同一作品、同一问题,不同 的读者群体会作出不同的解读。而且,越是内涵丰富、深刻的伟大作品,越是见 仁见智,常读常新。所以,作为一位特殊的读者,语文教师在备课、上课中,要 在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将教材进行个性化加工,做到能深刻剖析 语文教学内容,解读出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心声表达,善于运用独立的思想和卓越 的判断意识去解读课文,不迷信教参,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他人,使书本的内容 更生动活泼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从而启发学生与语文教学内容建立个性联 系,尊重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存疑,力求得到深刻、独到的体会和感悟。

4、作业布置个性化抄课文,同步练习,做试卷,话题作文,每个学生每天做着完全相同 的语文作业,天天如此,一刀切的作业想要让学生喜欢也许真的很难,同时也带 来了很多弊端。而个性化的学习必然就要有个性化的作业。“读书札记”,“读书 质疑”,“每日一得”是最常见的个性化语文作业,还有读后感、文章点评、文章 比较等等。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或用作业本,或电脑课件,或几位学生进行讨 论。每学期还可布置学生做长作业,写专题论文或调查报告。如在教学每一单元 时,作业布置应是丰富多彩的,并尝试学生选择学习法。这样改变传统的学习方 式,留有空白让学生主动地学,给他们选择性的机会,将会使学生找到独特的学 习方式,享受独特的学习快乐,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如笔者在教学《滕王阁序》 一课时,就采用了个性化的作业方式。本文用典多,文辞深奥,学生难以理解也 给诵读带来一定困难,其中第二、三段是重点研读段落,若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 即文白对译,字词、段落分析来教学,就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其主体 意识。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渗透了个性化特点。具体教学这两段时,先让学 生高声朗诵二三段文字,在初步欣赏音韵之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然后 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选择完成其中一项: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些语句讲讲原因;把 你最欣赏的一两句话画成一幅画;把这两段文字改写成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根据这两段文字,给你最熟悉的一段乐曲填上词;在脑中将这两段文字想象还原 成画面,并给画面拟个标题。若将此画面拍成DV,你可以将它改写成DV脚本吗 这样的作业设计富有新意,既能让学生把握文本为其背诵提供支撑点,又能体会 其艺术效果,同时也尊重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个牲化教学的辅助 个性化教学强调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与需要为中心, 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近几十年来,个性化教学是教育革新 最积极的领域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教育环境中,一种适合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愈来 愈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起来。

计算机辅助教学,给高中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实践带来很多益处,从行 动上支持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除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课件上课之外,我们还可运 用信息技术建立语文学习平台,用以实现课内外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比如虚拟 一个语文学习环境,可包括:用于课程导航的“语文课程地图”;对语文内容的“传 输”;“评估工具”;帮助管理学生学习的“教师支持”;
运用电子邮件、新闻与信息、 博客等综合手段所进行的“语文沟通与交流”;
在系统内跟踪学生行为表现及成绩 的“学生跟踪”。这样,教师可以随时接收、批改学生作文;学生可以用来在图书馆或家里获取大量的阅读资料,在线存储、修改作业、作文及语文笔记,选择适 合自己学习步调的诗歌、散文、古文或小说等课程学习,创建公文包;家长在家 里通过访问这个平台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保持与老师的有效沟通。

(四)走向人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现行的语文教学评价和其他学科的 教学评价一样,仍然囿于传统的教学评价制度,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从评价 标准上看,传统的教学评价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评 价方式上看,传统的教学评价追求的是科学范式下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现象都被 摒弃于评价的范围之外;从评价结果上看,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从评 价主体上看,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由教育者实施的,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却 没有任何权利,只有被动接受评价的义务。这是一种非人性的评价观,与现代教 育理念相去甚远。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是:教育在于满足人的本性成长;在于引领 人通向自由;
在于达成人的幸福;在于教会人闲暇。151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迫 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价制度,即更具人性化的学生评价制度。“人性化” 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提倡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 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