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重要性 加强90后高校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90后高校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90后高校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90后高校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使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工 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中国高 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从办学规模、办学模式、教学制度等各 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90后”新一代大学生逐渐登 上时代的舞台,成为高校培育对象,这无疑给高校从教学、 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更 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分析“90后”高校大学生的特征,剖 析“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索“90后”大学生 德育教育的方式,以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 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建设。

一、“90后”高校大学生的特点 (一)思想特点 “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百般溺爱, 家庭生活环境相对较优越,在父母心中往往处于中心位置, 从小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就可以享受丰富的物质 生活。而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使他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诱惑,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思想特 点。他们思维活跃,富于创造,追求创新,对新鲜事物接受 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崇尚另类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同时,他们渴望成才,又缺乏信心。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了改变,“90后”大学生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和创新,他们渴望成熟独立,有自己的思想 和见解,不愿意被动接受单向的知识和观念灌输式教育。但 是,由于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合作 意识,人际关系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薄弱,因此, 也体现出他们思想状况明显的双重性。

(二)性格行为特点 “90后”大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例如他们的独立自信。“90后”大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使得 他们能够明确定位自我、勇敢面对竞争。相对于被动的接受 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他们更乐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验证 结论。他们喜欢展示自主的思想,不盲目趋同。他们善于通 过网络获取丰富的信息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使得他们在学 习生活中体现更多的主动和更加自信。然而,“90后”是相 对于以往任何一代人来说受到关怀和爱护最多的一代人,这 也使他们在成长中受到了更多的禁锢,因此,他们极其渴望 独立但又十分叛逆;
他们有理想和抱负,却又没有明确的学 习动机,自我控制能力差,适应能力也差;
他们意志薄弱, 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受挫能力;
他们敏感冲动, 虚荣心强,喜欢盲目攀比和物质享受;
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学 业、面对多方面的压力时,他们又表现出了诸多的不自信和 缺乏持续的专注力。他们十分自我,常常采用自我为中心的 思维方式,看重自我能力和自我的表现,忽略集体的作用, 缺少团队合作意识;
这些都是他们性格行为中不成熟的表现。二、加强对“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时代赋予的使命 “90后”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是高校的培育对 象。他们必将成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家的发展 起着重大的影响,他们的素质也将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 未来。他们又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科技信息化、社交网 络化的环境下生活成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 与价值观,他们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以奉献为己任,增 强创新意识和塑造诚信品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建设社会主 义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这无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 来了新的时代课题。

(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需要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由于“90后” 大学生具有价值取向多元、人生态度务实和行为方式理性等 特点,他们对空洞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不以为然,对于不 感兴趣的课,他们要么充耳不闻,要么反问质疑,甚至干脆 逃课。如何应对“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对思想道德教育的 影响,是高校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在高校的工作中,通过 与“90后”大学生的接触,了解到其内心世界和认知水平, 为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加强育人、教学和管理,真正实现育人、教学和管理“三位 一体”的教育机制。三、加强对“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 学改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为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力度,使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形式上更贴近“90后”大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实际。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把贴 近“90后”大学生生活,切实关心“90后”大学生利益的心 理素质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和拓展素质教育等纳 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是做好“9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二)创新教育方法。

改变以往单一的管教、灌输等教育模式,做到以学生为 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和价值,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工作实践中,将学生分门 别类,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和 教育方式。将实践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的学习中,通过义务 劳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 成长。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动态,通过完善心理课程、心 理咨询等多种途径,适时有效地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 疏导工作。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辟教育的新途径。利用手 机短信、工作信箱、互联网邮件、QQ聊天、BBS等形式,加 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