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改革 农村留守幼儿教育改革

农村留守幼儿教育改革

农村留守幼儿教育改革 农村留守幼儿教育改革范文 自1998年开始有学者关注留守幼儿以来,国内留守幼儿 研究以迄14年。然而,到现在为止,学界对留守幼儿的概念 界定仍然是不统一的,主要分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构成“留守”的必要条件到底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还是一 方外出务工,抑或两种均可?有研究者在界定中提出应该是 父母双方外出打工,①另有研究者认为可以是父母双方或一 方流动到其他地区。② 相比较而言,后者的观点得到较多的认同。其次,在留 守幼儿的年龄划分上,有6周岁及以下未入小学的儿童、1― 7岁之间、0―5周岁三种划分,也有部分研究未界定留守幼 儿的年龄。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 到了较多认同。再次,关于父母外出多长时间才能构成幼儿 的“留守”,有学者界定为六个月以上,③更多的学者对此 未作出限定。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全国性的规范调 查中,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一般下限为半年。父母每年离 家时间过短,对于幼儿成长不会造成太多影响,所以,对此 作出一定时间限制还是必要的。应该说,核心概念界定是一 项研究的发散中心,研究内容的延伸是从概念本身的分解和 操作化开始的。留守幼儿研究领域存在大量的概念忽视问题, 无疑反映了学术操作的规范欠缺。概念界定的各种分歧说明 了留守幼儿状况比较复杂,但更多的是扩展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例如可以开展不同年龄段、不同留守时间、父母单人 或双人外出等情况下,留守幼儿在心理、教育、家庭生活等 方面的横断比较研究。

但是,从研究成果应用以及学术规范的角度来看,统一 留守幼儿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但关系到知识积累、研 究成果的比较和延伸,更关系到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广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可以将留守幼儿定义 为:年龄在6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外出务工半年及 以上,留守在家或寄养于他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而由他 人或父母单方照管的儿童。有学者根据2005年我国百分之一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出该时点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 高达5861万人。其中,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占27.05%,规 模达到了1585.2万人。从年龄上看,0至2岁留守幼儿约731 万人,3至5岁约855万人。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留守幼儿 比例高于女童,性别比达到123.40:100,远超过全体农村 幼儿性别比(118.72:100)。④ 在家庭结构和监护方式上,父母双亲均在外务工、单方 外出务工的留守幼儿家庭比例分别为55.3%和44.7%,这意 味着一半以上的农村留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父母共同 监护,超过四成的幼儿与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从生活结 构来讲,农村留守幼儿主要同祖父母、外祖父母及母亲生活 为主,其比例分别为37.98%、19.02%和16.19%⑤。可见, 在农村留守幼儿的监护中,祖父母和母亲承担了主要责任。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农村留守幼儿年龄增长同步,母亲在家 务农的比例逐步减少。也就是说,随着幼儿长大,原本可以 承担直接监护功能的母亲,也慢慢将幼儿留给祖父母或他人 照料,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结构更不完整。2008年的教育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为55.6%,农 村地区的对应数据仅为35.6%,农村地区幼儿学前三年未入 园的比例比城镇地区高出二十个百分点。事实上,即便是农 村地区现有的幼儿园(或托幼机构),其办园硬件设施通常较 差,存在比较普遍的安全隐患。从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 区幼儿教育机构建设的比较来看,东部乡镇一级地区拥有中 心园的比例超过75%,而中西部不到50%。同时,中西部地区 约九成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⑥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农村幼儿(包括留守幼儿)入园率较 低,幼儿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差、教育落后,而且存在较大的 地区差距。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导致日常生活中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所以,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 一些问题。家庭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幼儿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通常都是以亲情体验为基础的。

农村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直接呵护与亲子交流,而该阶段的 幼儿最需要父母的情感熏陶,残缺的结构往往使家庭教育得 不到应有保证。许多留守幼儿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 起,老人由于年龄偏大,且同时要承担务农、家务、带多个 孩子等事务,看护时间有限,对孩子放纵较多。老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观念和能力有限,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投入较多,但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智力成熟等发展性需求 缺乏理解,“重养轻教”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教育的条件 较差,许多农村家庭的图书、玩具非常少,而且质量低劣, 没有入园的留守幼儿大都在家里看电视,或与伙伴玩耍,文 化生活通常比较单调、贫乏。

在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幼儿园发展不完善的基本状况下, 农村留守幼儿学校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受教 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存在较严重的起点不公平问题。在相当 长的时间内,我国没有将幼儿教育事业纳入基础教育体制改 革范围进行整体设计,这在农村地区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 生活居住地分散、外出人员大大增加,导致农村基础教育阶 段生源严重不足。农村地区普遍开展了撤点并校工作,结果 使得幼儿园、学前班等附属于原村办小学的学前教育机构随 之关闭,大量农村幼儿失去入学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日渐弱化,不仅入园率低,发展不均衡, 而且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明显不均,城镇幼儿比农村 幼儿(尤其是农村留守幼儿)享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从个人 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起点的不公平。其次,农村托幼机 构未能充分发挥补偿教育的功能。由于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 中的缺位,农村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事实上是不健全的。由 此,托幼机构的正规教育对他们家庭教育的补偿就显得非常 重要,这需要拥有能保障幼儿生命安全的房舍、设备等基本物质材料,拥有合格的幼儿教师资源等。但是,大量农村幼 儿园设施简陋,很难作为一个基地承担补偿教育的功能,这 使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成了我国教育的一个软肋。最后, 农村幼儿教师的素养难以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农村幼儿园 由于条件相对落后,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有学者指出, 农村幼儿教师主导一切的教育模式,剥夺了幼儿自我生长的 机会与条件,他们习惯于将幼儿看做是柔弱和简单的存在, 从而多采用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这对幼儿培养是不利的。

⑦ 农村留守幼儿不良的教育环境体现在家庭和学校,存在 于贫困家庭和幼儿园,农村社会的大环境也对留守幼儿的教 育产生不利影响。农村相对落后的贫困环境和文化,使得留 守幼儿容易同主流社会生活隔离,产生相对落后的亚文化环 境。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亚文化,并产 生代际传递。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许多地 区人口逐渐减少,且以老人和妇女居多,留守幼儿人际交往 和说话的机会相对较少,与同伴日常交往时的同质性很强, 容易形成相对落后的亚文化环境,这对孩子社会性与个性发 展非常不利。

不少学者从政策层面、教育机构发展层面、家庭教育措 施方面,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 无意重复,而更愿意从内省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留守幼儿教 育在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促进研究视角和内容的延伸。

(一)农村留守幼儿“问题视角”的反思 学者们从心理与性格、教育问题、日常照管问题、行为 习惯、认知与社会化等各方面,研究了留守幼儿存在的问题。

有些还从不同年龄、监护类型等角度予以对比分析,并以此 作为对策建议的基础。应该说,这些问题在留守幼儿身上或 多或少都存在,而且都是制约其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但是, 笼统的问题探讨,容易引起公众对留守幼儿的“污名化”解 读,误认为留守幼儿就是“问题幼儿”。可见,在“问题” 的研究上需要进一步深入,可以尝试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 题”与“留守幼儿面临的问题”区分开来。前者是指留守幼 儿本身存在的诸如撒谎、厌学、反叛、道德失范等主要由于 儿童自身原因所导致的问题。事实上,即便是留守幼儿自身 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后者是由于 环境、学校或家庭等现实型原因导致留守幼儿需要面临的问 题,例如人身安全、生活质量、保育质量等。需要明确的是, 留守幼儿可以为“自身的问题”承担主要责任,而不应该为 “面临的问题”承担责任。从逻辑层面来讲,留守幼儿面临 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而自身的问题则未必大量存在。如果 将这两个内容混为一谈,那么很容易导致对农村留守幼儿形 象的误读。当然,将两者截然区分开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双 方的影响因素往往是交叉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对 留守幼儿问题的区分性理解是今后该领域应该深入研究并正视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幼儿的价值理解 幼儿到底是国家负担还是财富?从首届国际幼儿保育和 教育大会“构筑国家财富”的主题,就可以看出主流的观念。

国际学术领域的研究早就发现,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早 期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奠定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 意义,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外的 研究也发现,幼儿的早期教育在减少贫困和犯罪,从根源上 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加大 投入关系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定等根本性问题。

当前,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进入了发现问 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的范式,忽视了研究对象本身的深 层次分析。正是对这种根本性问题的探讨,才能决定我们如 何看待幼儿,尤其是农村留守幼儿等弱势幼儿,才能为我们 寻求对策提供本源性的价值指导。从起点公平的角度分析, 农村相对城市落后,农村留守幼儿的家长在外务工,使得条 件原本就差的家庭面临结构不完整的问题,这更需要我们深 入反思如何看待农村留守幼儿。可见,就农村留守幼儿自身 的价值理解而言,儿童权利、儿童福利的探讨是该领域在今 后研究中需要加强的。

(三)政府的目标和政策体系 可以明确的是,政府投入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基础。在此 过程中,政府的投入首先要向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倾斜,这是因为那些来自不利环境同时最需要教育和照料服务的儿 童(例如农村留守幼儿),往往就是接受服务最少的儿童。很 多研究证实,加强弱势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服务,可以有效提 高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适应性和成长力。同时,有助于打破 贫困的代际流转,促进区域和群体的协调发展。⑧正是认识 到这一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 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 率达到60.0%,其中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0.0%,学前一 年毛入园率达到85.0%。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70.0%,其中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80.0%,学前一年毛入 园率达到95.0%。这样的目标,无疑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学前 教育的高度重视。但是,需要探讨的是实现该目标的政策体 系如何制定。当前,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一些探索, 总体上来看还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政策分析和制定的深入 程度、细致程度存在欠缺。可见,以农村留守幼儿为代表的 学前弱势群体的政策体系研究,无疑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 中之重。

(四)农村留守幼儿的研究视角 多数农村留守幼儿研究成果,大都在生存状况、家庭教 育、同伴交往、社会化发展等视角下展开,属于教育学、心 理学等学科范畴,为普通的常规性研究。正是这些学术探讨 揭示了农村留守幼儿生活、学习及发展状况。有少数学者开 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加深了知识积累。例如从儿童福利的视角,探讨我国学前教育,尤其是 农村弱势幼儿教育问题,将学前教育放在民众福祉、政府责 任的角度予以探讨;全面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幼儿教 育的先进经验,并深入分析“构筑国家财富”理念下我国学 前教育,尤其是弱势幼儿教育的政策取向;运用量表测量的 方法,比较了祖辈监护、亲友监护和单亲监护等不同类型的 留守幼儿,在生活、学习及沟通方面的差异。事实上,在任 何学术领域都需要常规的、基础性的研究,但也需要新方法、 新视角的探索。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不同对象的比较研究、 先进经验的借鉴研究、新型视角的引入研究,都应该是我国 农村留守幼儿领域今后的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