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者中 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 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和白细胞计数增高及 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严重的心力衰竭、休克或心律失常。目前,急性心肌 梗死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并且年轻化,成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先进的抢救和治疗手段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明 显提高,但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仍然会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不合理饮食、 不按医嘱服药、便秘等因素发生再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对急 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系统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可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配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和管理能力,进而影响 其对健康的态度,自觉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病情复发,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我科 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了系统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取得了 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3 月至2014 年12 我科住院患者80 例,其中男56 例,女24 例;
年龄30 ~ 78岁,平均年龄( 46. 18 12. 16) 岁;
梗死部位: 下壁16例,前壁40 例,前间壁24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2 组一般资料有均衡 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 首先成立健康教育护理 小组,由责任护士1名和临床护士2 名组成。对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进 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护理目标。由责任护士 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临床护士实施具体的康复措施。科室开辟急性心 肌梗死健康教育宣传栏,向患者印发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知识手册,全方位地进行 健康知识宣传。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让患者对每一个问题做 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护士对各项指标进行测算作出评估。健康教育内容如下。1. 2. 1 心理指导和社会支持: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由于心理活动耐 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预后、今后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的担心,常常伴 有焦虑和抑郁心理,不良情绪会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恢 复。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让其了解心理健康对疾病的重要 性,加强自我的心理调解能力。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态度亲切和蔼、耐 心细致,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安慰、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护理配合,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 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家属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创造一 个良好的积极的家庭支持系统,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避 免一切不良精神刺激。对于一些盲目乐观的恢复期患者,要告知其疾病的危害性, 不可麻痹大意。1. 2. 2 用药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需要坚持药物治疗, 患者用药种类多,药物服用时间不一致,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所用药物 的名称、剂量、用法、药物的作用以及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教会 患者定时测脉搏,严密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发生病情 变化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知 识和药物知识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服药依从性教育,服药依存性的好坏直接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告知患者坚持服药和按时服药对疾病控制和预后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减药和停药,帮 助患者建立长期服药的依存性。
1. 2. 3 合理饮食: 饮食习惯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可以纠正的主要危险 因素,是临床治疗的基础,根据患者的体重、血脂的高低、并发症等情况制定个 体化食谱,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 控制体重和血脂,防止便秘。少量多餐,避免过饱,禁烟忌酒。
1. 2. 4 预防便秘: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预防便秘,及时发现并 解除便秘仍然是我们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用力排便可明显加重心脏负担,诱 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并发症,是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 者病情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 要性,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水 果、蔬菜为主,适当活动,增强胃肠功能和肠蠕动,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防止 便秘的发生。每日询问患者排便情况,包括次数、形状以及排便的难易程度,以 便及时发现患者便秘,及时处理。嘱患者排便时不可过于用力,患者排便困难时,由护士或指导家属帮患者环形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促使粪便排出。必要时给 予肛门栓剂或低压灌肠。
1. 2. 5 康复护理: 研究表明,早期活动可使血流加速,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有利于心肌梗死恢复,证实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早期康 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减轻压力,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使患者体力 恢复、生活自理并适应部分社会活动,减轻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护士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使其了解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说 明活动耐力恢复要循序渐进,体力活动既不可过早或过度,也不应担心病情不敢 活动。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进展、心肌梗死面积、有无并发症、生命体征、心电 图、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早期康复运动。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对急性心 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须在护理人员的监测和指导下地进行康复训练,无并发症的 患者先在床上活动四肢,床边小坐,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日常生活自理,平地 行走无气短和心前区不适,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经过2 ~ 4 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酌情恢复部分轻工作,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对 于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
1. 3 评价方法 患者出院前进行: 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和治疗依存性的调查;
②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调查,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③患者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1.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 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2 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 1 2 组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治疗依存性比较试验组患者接受健 康教育后,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治疗依存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2. 2 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 的满意度提高,由85% 提高到97. 5%,提高了12.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 3 2 组患者住院日数、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住 院日数缩短,并发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不合理饮食、不按医嘱 服药、便秘等因素可发生再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系统 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更多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了解治疗护理的过 程、预期目标,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用药、情绪、康复训练 对疾病控制和预后的重要意义。加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主动参与到临床治疗护 理中来,避免疾病的诱发因素,主动采纳健康的合理的饮食结构,禁烟忌酒,控 制体重和血脂,避免便秘。认识到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提高自我的心理调解 能力,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淡定处理各种不良事件,保持 乐观愉快心态,以积极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了解治疗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 用法、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主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有效地预防了严重意外事 件的发生,认识到按时服药和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服药的自我管理,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出现漏服、自行减量和停药等问题。了解早期康 复训练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明白活动耐力恢复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体 力活动既不可过早或过度,也不应担心病情不敢活动。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试验 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和治疗依存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5) 。
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医患更好的沟通,拉近护士与患者的距离,增加 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信任和认可。患者在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药物知识后, 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护士的监测和指导下积极参 加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 意度,试验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 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
冠心病康复的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症状和痛苦,尽可能使患者恢复和适应 某种社会活动,减轻致残率,通过一系列措施减少各种易患因素,减慢或终止动 脉粥样硬化病变进程,减少冠心病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急性心肌梗 死的诱发原因包括过度的劳累、紧张或兴奋等情绪波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教育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对疾病知识和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认识到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便秘、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遵医嘱按时按量服 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自觉改 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减少或消除了疾病的危险 因素,改善心脏功能,预防病情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康复训 练使患者活动耐力增加,体力恢复、生活自理并适应部分社会活动,减轻致残率, 达到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