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语言特点【感受《故都的秋》醉爱语言的美】

感受《故都的秋》醉爱语言的美

感受《故都的秋》醉爱语言的美 “疏影横斜水清浅”,清澈浅亮的溪水边上,山园中 的梅花树清闲自在地伸展着枝柯;
“暗香浮动月黄昏”,朦 胧浅淡的月色下,山园中的梅花自由清雅地释放着芳香,这 样令人心动的美妙自然意境,映射出诗人在自由开放的心灵 中,观横斜疏影,让暗香浮动的审美体验,而这体验不正是 文本解读中的师生,所企望达到的“口角噙香”“暗香盈袖” 的审美境界吗?那么,如何能够让师生在文本解读中进入这 样一种审美状态呢?显然,解读文本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现笔者结合《故都的秋》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感知语言:从视觉语言到情感流动 汉语是诗性语言,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 的感官,准确地对语言文字做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状 态,同时让学生学会辨析自己感官传达出来的感受,捕捉自 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并内化为情感的体 验。

比如看到“水”字,便有清凉透亮等感觉;
看到“花” 字便有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等感觉;
看到“晴空万里”便会 顿然开朗;
看到“微雨”一词便感受到春雨绵绵、丝丝拂面、 沁凉安然等。正如“以词的灵魂写作”的立陶宛作家米洛兹(1877-1939),他对每一个词总是充满无限的虔诚与崇敬, 他总是感动于每一个词的生命热量。当他写到“爱”这个字 的时候,便因为其包含的神圣、欢乐、温暖、无私、纯洁、 完美等精神元素和象征意义而热泪盈眶。这就将视觉所看到 的朴素语言转化成了丰富的情感流。

勾画语言:从联系想象到再现图景 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凭借语言联系想象,从远近角 度、高低角度所看到的风景,以及作家选取的意象、视听景 象、动静景象、语言所描绘的色彩、语言所描绘的明暗光线, 甚至语段画面的空间分布等角度,去勾画、再现语言所描绘 的图景。

《故都的秋》有描写“小院秋晨,静坐遐思”的语段。

对于此段文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勾画:这是一幅巨 大的立体画面——远景是碧蓝辽阔的天空,无垠辽远的空旷 静景;
近景是地面上。一丛丛、一簇簇蓝白色的牵牛花间杂 在疏落的秋草中,略显清凉的静;
画面左侧是一椽破院,院 内的槐树下,身着青布长衫之人倚在竹椅上,手上一碗浓茶, 抬头朝东细数着透过槐树叶的稀疏日光,或俯身静对着那一簇蓝朵牵牛花,偶尔还传来几声驯鸽的飞声,那是一两只白 色或瓦灰色的驯鸽,飞过天际,点缀在天空和地面这一大片 空白中间,这是动景,虽有飞声却让人越发感到清寂。

思悟语言:从真切体验到揣摩比较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有语外之意。这些语外 之意不是浅阅读就能获取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才 能把握好。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深度阅读?那就要从真切体 验的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反复揣摩语言和多元比较反思,然 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够思悟、挖掘到文本的深刻内涵。

例如,文中第四段描绘“扫帚丝纹”的语段。学生阅读 到“扫街的打扫落叶,灰土上留下扫帚的丝纹”时,从感性 体验来说,必须换位体验,感受一个三四十岁深受中国传统 文化浸润的读书人的品秋情怀,从“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秋 蝉的衰弱的残声”中,去品味故都之秋的韵味、意境与姿态, 从而较好地把握作家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寥落之感。然后, 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去把握作家“悲凉”的情思。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去掌握这些信息:在30年代的旧中国, 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漂泊流离,辗转上海、广州、青岛、杭州和北 京等地,饱尝各种辛酸与愁苦。文本中流露出的“悲凉”就 是人生感受的传递,而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 有流露。这便是学生的思悟所得。

分析语言:从分析手法到体会感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语言技巧,也就是让学生在语 言感受的实践中,学会分析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句式语气等,品味鉴赏其美感。

再如句式和词语方面,“……凋得/慢,来得/润,显得 淡……”句式一致,给人美感。“慢”“润”“淡”,有简 淡悠远的意味,乐感强烈。“得”字用得恰到好处,将“凋” “来”“显”修饰得强劲有力,富有节奏感。此外,“陶然 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 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五个偏正词组,把五个胜景 镜头般地放在一起,给人轻快闲逸之感。这便是分析语言所 带给读者的无穷意趣。

林茶居说,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生命的呼吸。

走进语言吧,用真诚的心灵去热爱语言、拥抱语言、感受语言、融化语言吧,你会发现那是一个暗香疏影尽风情的绝美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