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大学形势与政策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探析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对课程性质进 行准确定位,创新教育理念;
从学生角度出发遴选课程内 容;
加强实践教育和形势与政策师资队伍建设,使该课程切 实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摘 要:
课程特点;
教育理念;
实践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重要使命。由于对课程认识不足, 在实际中并没有把形势与政策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研 究与设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学生期望过高、教师教 学效果底下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经过各高校教学人员的 积极探索与实践,提高师资整体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进一步规范,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对课程准确定位,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特点 的认知。

形式与政策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同于马克思 主义基本理论课,而是这两者之间的“交叉”。形势与政策 课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 势,既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可以解读,是 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新时期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但容易左右摇摆, 稳定性差。所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便有了这样三种目的:
第一,大学生要对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对党和国家颁布的 政策有一定了解;
第二,恰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 本观点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社会突出的问题能做出正确的 分析,提高辩证唯物地看待对待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形 成一定的价值导向。大学生对待当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 分析含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社会 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性质、内在要求决定了这门课程在 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上有不同于马 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明显特点。

教学目的上,形势与政策课重在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观:通过对当前国际国内局势的分析 认清形势;
通过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颁布的政策进行党的方 针路线教育。

教学内容上,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的现实出发点是当前 国际国内的形势、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客观层面的“形势” 与主管层面的“政策”的有机统一,有很强的时事针对性, 这也是大学生对于这一门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原因所在。形 势与政策课贴近现实,现实针对性强。第二,形势与政策课 没有统一的教材,世界局势在长时期内是稳定的,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追循,但短期内又是变动不居的,老师需要根据形 势与政策的变化,随时进行动态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方法上,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内容的变动不居对 担任该课程的老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要考虑到学生的现 实需求,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注重进行课堂沟通和双向交 流。

教学管理上,要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 长期规划中,纳入到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对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课老师的选拔和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 排上要进行科学谋划,教务部门负责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 经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监督实施,党委宣传部、思想政治 教育理论教学部要负责老师的选聘、培训、进修工作,学工 部、团委和其他部门要通过第二课堂、丰富的社会实践强化 学习内容,齐抓共管,群策群力。

二、 发挥教师的作用,创新教育理念是上好形势与政 策课的第一步。

形势与政策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担任该课程的老师 应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 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须有良好的问题的阐释能 力和归纳整理能力。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通过理论灌输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较好地掌握一个时期 以来党和国家颁布和执行的重要政策。同时,在教学艺术方 面,形势与政策课老师要抛弃原有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充分运动小组讨论、主 题辩论、社会实践、网络质疑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同学 们体会到形势与政策课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特点,更真实地逼 近时事。

教好才能学好。教师教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同学对该 课程的兴趣、获取知识的满足度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 形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单单是一本百科全书,也不单单 是资讯节目支持人,他更多地是一种教育能力、思维方式、 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的传递。

三、 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出精心遴选课程内容、编 排教学方法。

新时期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快,思维敏捷,但政治上 还不成熟,思想摆动幅度大,表现在生活、学习上就是集体 主义感下降,一定程度的个人利己主义浮出水平,多元化、 功利化价值取向开始显现。针对大学生这一特点就要恰当地 选择教学内容,要重在理论说导,要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 会乱象中找寻事物发展的规律,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具体来说,就是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教 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教育。当然,也要采取恰当 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80”、“90”后大学新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关注国家命 运、民族荣誉,更多关注形而下的事物,而较少关注党和国 家颁布的政策、制定的规划等宏观性的问题。关注“形势”多于关注“政策”。近期,笔者做过一个调查,大学生对对 “全国教育战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究制 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面向社会 征求意见”的关注程度依次是:23.12%和22.01%;
而关注隆 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同学为90.62%;
甲型H1N1流感疫 情蔓延多国,开展疫苗接种为89.31%;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中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为76.10%;
乌鲁木齐发生“7·5”严 重暴力犯罪事件73.75%。所以,大学生这种倾向也对我们的 形势与政策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从政策之于大学 生成长重要性上来培养学生对政策的关注度。政策制约着社 会对人才的需求,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会形成不 同的政策,这些政策左右着大学生的生活,影响着社会对人 才的供需,制约着大学生个人的发展。

另外,低年级的和高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区别。刚刚 结束了压力繁重的高中生活,逐渐敞开的大学之门对他们伸 出了自由的怀抱。过于自由的心容易让人找不到方向、归宿, 思想上也容易迷失自我,判断力下降。这个时候要注重对学 生进行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教育,如进行当前的政治经济 形势,当前国家关系与我国外交,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等方 面教育。宏观的理论认知可以指导微观生活,这样他们站在 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来看待历史沿革,准确了解当前社会发展 情况,进而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积极向上的形势与政策观。

高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生活与学习,思想成熟了许多,大多有着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这个阶段可以 采用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学校党政领导等开设形势与政策 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解读当前形势与政策热点等,满足 大学生对当下现实的认知欲望。此时,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可 以结合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暑期三下乡等形式加深大学生 对社会的了解,实现形势与政策的内化。

四、 加强实践教育,多渠道考评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 性。

理论需要联系实际才能发挥理论的先知和指导作用。在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丰富、深刻的直接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 参与能力,实现了从一个“学生”角色到一个“政治参与者” 的转变。还可利用暑寒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主题社会 实践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子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对学 生的实践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闭卷考试来检验学生对形势与政 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重在知识的考核而非能力、政治素质 的考核,不能反映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形势 与政策的能力,基本素质有没有得到提高。鉴于此,教师在 考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时,要精心设计多种实践考核 的方式和形式,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 考核、评价。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有效性的关键。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多是一些不易把握的难点问 题、综合性问题。没有固定教材、教学内容又时刻在变化, 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所以,一支具有不同 学科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团队是提高教学有效 性的关键。

一是要有共同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 务重,困难多,这要求团队的老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 任感;
二是要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三是要有创新意识。形 势与政策课课程没有固定的内容,变动性大,这既带来了一 定的教学难度,同时也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诠释了独特的发 展空间。

学校应从经费保障、教师报酬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保障, 同时,要给教师有集体备课的场所和条件,有计划地安排教 师在岗学习和培训,并创造条件组织课程教师去国内外实际 部门考察交流学习,这对于提升团队老师的教学水平大有裨 益。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 学生形势与政策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 李彦锋 郭京振 许照红.“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 素质的特殊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3] 邵明英.“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9(6). [4] 薛超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及加 强和改进对策——基于五邑大学调查数据[J].五邑大学高 教研究与探索,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