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参与型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研究参与型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心理学论文第三篇 题目:研究“参与型”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基于“参与型”理念重新整合现 有教育资源, 创新性地将社会分工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相结合, 探讨 师生教育活动中有机团结的实现路径, 以此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内 容上的新模式, 从而应用于实践产生有效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影响。摘要: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ion" Zhu Taoqio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we should re-integrate exis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ion", innovatively combine the theory of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with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explore the path to realize the organic solida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hus applying to practice to create an effective educational effect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Keyword:
particip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rganic solidarity;
mechanical solidarity;
目前, 学界比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中, 始终缺 乏系统研究, 没能建构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而心理健康教育又 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求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体系, 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普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1) (2) 。
1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课程,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 向学生提供心理 辅导和心理咨询,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从调研的情况来看, 高校心理健康 课程在管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 对照教司政厅2011[5]号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在教学内容上相对完善的体系尚未形成, 从开课方式来看以选修课为主, 从受益 对象来看覆盖面小、普及面不广, 同时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效果 欠佳, 课程的内容和教育的力度不能达到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等现象。
通过调研还发现, 个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多, 主要是 课程设置比较零乱。由于没有专门的心理学专业, 这类高校以开设理论选修课为 主。学时学分均比较少, 远不能达到优化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 需要。而参与型教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还没有得到普遍运用, 课题 教学还是处于老师“一言堂”的状态。
2“参与型”理念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反思 “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突出个人的自由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 好特长选择参与校园教育管理的类型和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机团结 (3) , 即在校园教育管理中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形成自愿合 作的关系, 充分发挥学生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意 识和创新意识, 从而一改学生在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 仅是教学的接受者, 更是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生通过参与教学, 建立教学效果 的直接反馈机制, 疏通师生间的双向互动, 这使得师生在分工前提下交换各自感 受, 相互间的联系也变得越发紧密 (4) 。
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选修课, 无论是教师 还是学生, 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都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教学效果不 佳的现象。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上流于形式, 缺乏教师和学生间的双向互动, 课堂教学比较乏味。同时, 学生群体往往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选修这门课程, 甚至有可学可不学的态度。部分同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注度较低。这对课程老师 又造成负面影响。而近年来这种现象表现得越发明显, 其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 面的问题:首先, 选修课程限制较多, 满足学生需求难。各高校开设的选修课名 额有限, 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够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与学生日益 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是不对称的;同时, 教学课时数少, 系统讲授知识 难。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实践课程无法开展。系统的理论课也难以进行;另外, 选 修课往往上课人数较多, 教学形式灵活难, 体验式、参与型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 普遍运用;其次, 选修学生不重视, 稳定教学秩序难。课程教授缺乏吸引力, 且 类属于选修课, 对学生的约束较少, 加上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 因此课堂秩 序相对较差,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最后, 师资力量薄弱, 且各自为战, 以心理 学为背景申报选修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并没有做统一要求, 良莠不齐, 需加 强整合师资力量。
从笔者调研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双方已陷入被动“教与学”的恶性循环中, 形成一种机械团结。上文我们提到的有机团结是“参与型”教学的最佳状态。但 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学还处于“捆绑式”状态, 即机械团结。社会学家 涂尔干 (Durkheim) 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将社会团结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和 有机团结。机械团结是社会发挥功能所必需的, 但是对个人是压抑性的。“因为 在机械团结所代表的传统社会, 在个人与社会所介入的拉力赛中, 个人的离心力 与集体意识所产生的向心力呈现为此消彼长的关系。社会团结的发展与个人人格 的发展是逆向而行的。团结发展到极致状态时个性就丧失殆尽” (5) 。“一言 堂”的教学模式无疑与机械团结类型相似。教学双方出于各自目的, 机械地捆绑 在一起, 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对学校的发展亦是一种束缚 (4) 。教学状 态并不是一时之举, 也不是单向的个人行为。课堂教学不仅涉及教师与学生群体, 还牵涉学校、社会等层面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本应当是体现学生自我选择、自 我发展、独立思考的选修课, 理应是学生参与度、认同度较高的课程, 正在逐渐 失去它本身的魅力, 甚至可能连最起码的教学目的都不能实现, 又怎么能谈及素 质教育呢?相对于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 在心理教育的其他环节, 如心理个案咨询、团 体辅导等活动中, 也存在学生主动参与情况较差的现象。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立了 心理咨询中心, 免费向学生群体开放, 接受学生的预约和咨询, 但是笔者在调研 中发现, 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基本上处于“等”的状态。部分心理问题学生是在已 经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后才寻求心理咨询, 且这类举动可能是在迫不得已 的情况才会发生, 存在较强的“被动性”。这与我们所倡导的“参与型”理念显 然是不相符的。而且能够前来咨询的学生是属于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较为正 确、自我认知较为客观的学生, 也就是既“有自知力”又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 了解的学生。还有很多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全面、不客观, 甚至还有学 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存在认识偏差, 不会主动寻求帮助, 往往让心理问题和 心理疾病更加严重, 从管理上说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从以上论述中, 我们知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到咨询室, 从教学到实践,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尚处于机械团结互动模式中。“参与型”教育理念下的有 机团结还没有形成。与此同时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暴露较多, 自杀现象时有 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中国高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3“参与型”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路径 综上, 首先我们需要在“参与型”理念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打造 “一本三心四季”的教学模式。“一本”是指“以学生为本, 促进全体学生心理 素质发展”, “三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 “四 季”是指根据学生大学四年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 在教学目的上, 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集理论知识学习、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 体的公共必修课程 (6) 。课程的设置从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出发, 以心理 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心理体验模拟和心理辅导为内容,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 展的特征与规律, 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客 观评价心理现象, 正确处理遇到的心理问题。通过实践活动体验, 学生明确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 掌握并应用 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切实提高心 理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
第二, 在教学方式上, “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
“参与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基于以上研究假设, 对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 根据大学生的共性心理课题, 在教学中创设合宜的心理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辩论和自我体验, 使学生通过课堂内的学习领会、课堂外的活动体验, 帮助学生树立对世界的正确 认知, 进而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能力, 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实 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通过开展情境体验、模拟心理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认知、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是参与型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突出特点。在 实施过程中始终以活动的形式展开, 让学生的言行、思维和情感、情绪都融入活 动, 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其中, 学生的心理感受是“参 与型”教学的逻辑起点, 活动的实施是核心, 情境体验的过程是重心。
第三, 在教学内容上, 针对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学生在大学四年不同时期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所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亦不能圜于某一时期, 而应该在大学各个时期都要开设。只 是所针对的问题和授课的内容有所调整。本次课程改革将依据不同时期的问题, 设立教学主题。在不同教学主题下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1) 适应季。
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以及迥异的学习方式, 他们在适应上出现了较多 问题。此时针对适应性教育开展相应的课程、讲座、实践活动等将有利于新生认 识自我、接纳自我, 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8) 。
(2) 体验季。
经历适应季的震荡, 学生对环境以及学习方式等已经不再陌生。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大学生生活。但是这种体验并不会都是成功的。失败的体验就 需要我们尤其关注。因而, 如果说在适应季, 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众化的, 那么在体验季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对个体心理问题的关注和帮扶。在这一阶段, 体 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针对性地面向此类学生群体。
(3) 目标季。
这一阶段的学生群体对大学环境已十分熟悉, 甚至趋于麻木。他们或是在寻 找目标, 或是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的特征趋于两极分化, 即迷失自我或目标坚 定。因而, 在这个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积极转向, 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 乐观的生活态度, 提供可供参考的目标、理想等。
(4) 毕业季。
进入毕业季, 学生面临就业或升学的压力。舒缓压力、懂得感恩成为本阶段 训练的主题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可以就毕业季有针对性地举办特色 毕业活动, 激发学生实现自我的内在动力。
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学生” 自我个体出发, 根据不同学生的阶段性特征设置教学内容, 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 加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达成学生与教师的有机团结。尤其在大学生处 于毕业季、面临就业问题时, 教师更要避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否则, 大学 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没有认真地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在面对一份工作时, 往往会忘记自己的专长, 演变成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毕业生由于没有考量自身 特长, 可能会难以适应工作, 可能对工作产生厌倦感。从而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 折, 就业压力加重。但是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能不会如期而至。笔者在调 查过程中发现, 大多毕业生在承受就业压力的同时, 还会继续求职。当他们目睹 竞争激烈的就业现状, 或经历多次求职失败, 焦虑感难免会产生。这种焦虑感在 学生毕业前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在读大学生 日常心理问题, 还要特别关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心理上的变化。如果不能 及时关注, 这种焦虑心理将会使得毕业生就业失败, 甚至导致自杀。因而, 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日常教学, 又需要在关键节点上的特殊呵护。师生在教学相长间, 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体验结合, 帮助学生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加 强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意识, 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 初步掌握心理 健康知识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心理问题, 切实提高学 生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另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考核非常重要。这是教师与学生间有机结 合的契机。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考核了解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心理成长情况。参加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践体验活动的学生应严格按照学校关于课程的统一部署, 认真参加心理普测, 积极参加班级心理主题班会、各类讲座等活动。学生在参加 志愿者服务实践期间, 必须认真踏实, 完成服务任务, 同时还要注意安全。学生 需要撰写个人成长报告, 应紧密结合实际并体现对理论知识的运用, 按照统一要 求打印并装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手册》中。课程结束后, 学生应按照 要求交给学校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认真评阅学生的个人成长报告时, 要向学 生及时反馈对其所存在问题的理解, 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4 结语 从以上论述中, 我们了解到在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固守 “一言堂”模式, 忽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 也不能缺乏创新, 枯燥地照搬照套前 人经验。在“参与型”理念下, 高校大学生要努力从“被教育者”向“主动参与 者”再到“融入”的变化路径。当然, 在校园环境下, 这一变化路径需要学校在 教学模式的设定上给予帮助, 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思维。这里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 双向互动。教师作为教育者, 其设计教学内容时更加需要从学生主体出发。教学 内容需要对学生群体切实有用, 而且便于学生理解。让学生从“他者 (9) (10) ” 的维度来了解并认识到教师的思考, 从而转化为“自我”的知识。学生作为“被 教育者”在身份上处于“他者”的地位, 但是有着“自我”的意识, 而非没有思 想的物件。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认清“自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教学 双方才能达成有机团结。我们知道涂尔干在做社会分工时, 将社会组织的结社类 型分为有机和机械团结。在教学活动中其社会分工的痕迹更加明显。而且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其较强的社会需求。因此, 团结类型解释的恰当性不言而喻。我们将“参与型”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正是让教师和学生群体重新审 视二者间的分工。社会分工衍生于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正是将人类比作社会 整体的某一个零件。零件之间是相伴共生的。正如我们师生两类群体一样, 这一 称谓也是共生。任何一方消失, 可能另一方也会不存在。而双方的分工又是各自 所需的。因此, 了解彼此所需, 做好各自分工, 双方才能更好发展。但是分工并 非隔阂, 这就需要我们“参与型”理念的介入。双方只有切实地从彼此的需要出 发, 也才能做好分工。所以, 在“参与型”理念下从“他者”的角度, 认识“自 我”分工, 然后将“自我”知识赋予二者互动交往中, 切实为“他者”所用, 也 才能体现“自我”价值。因而, 本研究所提出的“一本三心四季”教学模式, 并 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在不同阶段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向, 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 实意义。
教学理念和思路厘清后, 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以吸引更 多的师生群体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这与以往我们反复强调的吸引学生群体 参与到教学中不同, 笔者认为师生双方都应该被吸引进来, 以加大自我在教学互 动中的投入力度。在“大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 创新性地重新整合现有教育资 源,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内容上的新模式, 最终应用于实践产生有效的教 育影响。这便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与内容创新的基本思路。教育创新也 可以成为师生在互动中向有机团结转变的助动力。例如本研究中所提出的心理健 康教育的“四季”, 在认知上便于人们理解, 另外也巧妙地提出四个阶段的不同 主题,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框架构建上提供了有利参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题。它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 到这项研究中来, 亦如“参与型”理念所倡导的那样。在“参与型”理念下, 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师生群体的双向投入, 也需要教育创新作为师生互 动转向的助动力。这样参与双方才有可能达成有机团结,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可持续发展。
[1]方宏建, 曲明军, 周明明.大学生成长面临的挑战与高校学生工作[J].高校理论线, 2009 (3) . [2]杨振斌.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J].河南教育·中 旬刊, 2011 (11) .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0:11. [5]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十二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6]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7]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M].北京: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 2007. [8]张海峰.社会学视野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 报, 2014 (4) . [9]姚本先, 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 学, 2007 (2) . [10]姜土生, 邓卓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13 (2) . [11]肖雯, 李林英.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 志, 2010 (6) . [12]邱明浩, 单丹, 孙作青, 赵浩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 对策探究[J].改革与开放, 2010 (12) . [13]王滔, 张大均, 陈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 学, 2003 (4) . [14]沈德立, 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心理科 学, 2006 (6) . [15]王承清, 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 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8 (1) . 注释 1 邱明浩, 单丹, 孙作青, 赵浩轩.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探究[J].改革与开放, 2010 (12) . 2 王承清, 崔立中.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 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 (1) . 3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 渠东,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0:11. 4 张海峰.社会学视野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4) . 5 高丙中.社会团结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J].中国社会科学, 2006 (3) . 6 李萍, 张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2014 (7) . 7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 准 (试行) 》的通知 [EB/OL].2017-3-10.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content_235442 00.htm. 8 王滔, 张大均, 陈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4) . 9 “他者”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他人”不同.这是一个学术概念.“他 者” (the other) 与“自我” (Self) 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如果说后者表示主 体的主导地位, 那么, 前者就是自我以外的其他东西.“他者”与“自我”比较 常见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领域.二者主要表现在群体界线、问题角度等方 面.“他者”涉及的是某一群体的社会身份及主导地位的问题. 10 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论中国“西方学”的谱系与意义[M].北京:世界 图书出版公司, 2007. 范文二:
探讨并反思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范文三:
研究“参与型”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范文四:
阐述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方法研究 范文五:
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