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偏难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
高中的偏难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 高中的偏难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篇一:发奸擿伏的故事 汉宣帝时,有个执法不避权贵的官员,名叫赵广汉。他在任颖川太守 期间,曾经秉公办案,诛杀许多残害百姓的豪强。后来调到都城长安任京兆尹, 经常亲自办案,捉拿坏人。在办案中,他仔细分析案情,寻找线索,并到现场勘 察。有时发现可疑情况,亲自出马,制止尚未发生的案件,往往当场抓住案犯。有个名叫苏回的人,在宫中当侍卫,两个坏人了解到他很有钱,便在 路上将他劫走,随即向家属勒索赎金。案子报到京兆尹的衙门,赵广汉从蛛丝马 迹中寻找线索,最后终于发现了劫人者的住处。于是他立即带了官兵赶到那里。
到了那人住处,赵广汉考虑到硬冲进去抓人可能伤及人质苏回,便想出一个办 法:叫副手前去喊话。那副手敲敲门对里面的人说:“里面的人听着,京兆尹赵 某要我传话,劝你们千万不要杀被劫持的人质。他是皇帝的侍卫,杀了他你们也 就完了。要是放了他,自己投降,侥幸逢到朝廷发出赦令,还可以获得宽大!”, 那两个坏人听说是赵广汉在门外,想想没有其他出路,只好把人质放了,开门叩 头求饶。
赵广汉对他们还了礼,说:“幸亏你们没有杀了人质,这样对你们总 有些好处。”,两个坏人被关进监狱后,赵广汉实现诺言,吩咐狱卒好生对待他们, 并送酒肉给他们吃。
按照当时法律,犯这种大罪的人要斩首。到了冬天,终于要执刑了。
赵广汉叫人事先给他俩买好棺木,并且派人告诉他们。这两人感激涕零,表示死 了也决不怨恨。
赵广汉在任职期间,经常能把藏匿的坏人坏事揭露出来。就连一般隐 藏未露的情况,他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一次他召某地一个亭长来问事,那亭长 路过界上,界上的亭长开玩笑似地托他问候赵广汉。亭长到了京城,赵广汉问事 完毕后问道:“界上亭长托你问候我,你为什么不代他问候”那亭长赶紧叩头谢罪, 说确有这件事。赵广汉又说:“你为我问候界上亭长,勉励他忠于职守,好好报 效朝廷。”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高中的偏难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篇二:防微杜渐的故事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 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 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 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 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 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 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 除福凑矣。” 高中的偏难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篇三:胁肩谄笑的故事 公孙丑一天问孟子,古代一些士子并不主动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回答道:古代的人,如果自己不是诸侯的臣子,就不去谒见。
历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两件事: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墙躲起 来了;鲁穆公去看泄柳,泄柳紧关大门坚决不见。他们都做得过分了,要是逼迫 要见,还是可以相见的。阳货想让孔子来见他,又担心这样做失礼。但当时有这 样的习俗:大夫对士子有赏赐,如果此人不在家,不得亲自拜谢,事后必须亲自 登门答谢大夫。
因此,阳货便打听那天孔子外出不在家时,给他送去一个火腿。而孔 子,对阳货并无好感,根本不想见他。于是他也采取阳货的办法,打听阳货外出 不在家时,到阳货家回谢。当时,如若阳货不搞小动作,先去看孔子,孔子岂能 不见他曾子说过这样的话:“胁肩谄笑,简直比夏天在菜园种菜还感到累和难受。” 子路也曾说道:“观点不同的人在一起谈话,脸上还要显露出羞愧的神色,我是 难以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究竟如何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品德,可以知晓了。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看过高中的偏难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的还看了:
1.高中经典的成语典故精选 2.高中的经典成语典故精选 3.高中经典的成语典故 4.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 5.成语的典故及出处精选 6.成语典故解释加出处的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