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通识课程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积极进行着通识教育的改革 与实践,较西方国家的通识教育史而言,我国大学通识教育 历史颇短,通识课程建设等诸多环节仍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 过程中,有待反思与改进。为此,笔者将结合华南理工大学 通识课程“美国社会与文化”的实际案例进行质性分析,研 讨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未来设置与发展。一、我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现状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各 高校课程建设的主要探索方向。作为通识教育重要支柱学科 之一的外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也步入了新的历 史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 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 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邵华强调:通识教育理念下的 大学英语课程定位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一是培养学 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即打好语言基础;
二 是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 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即以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殷和素认为外语教育应该承担起人文主义 教育的重担,而非仅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尤其是 引进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应该贯穿在外语教育过程的始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以英 语为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
将英语转变为文化内容的媒 介与载体;
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感受文化,在认知社 会与文化过程中体会语言的具体应用。许多学生在接受高等 教育前仅仅将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来学习,进入大学以后 应将其逐渐转变为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知识的工具和媒 介。如何在输入语言的过程中有效地输入文化成为亟待解决 与研究的问题。借鉴哈佛大学“红皮书”,结合我国具体国 情,全面客观地理解和对待美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对开 展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基于我国大学英 语通识教育现状,开设一门语言文化类通识课程,会面临如 下几个现实困境:
1.课程实施主体: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限制。根据大学 英语教学情况调查,教师队伍中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者 比例为77%,有博士学位者及在读博士比例为8%,与其他学 科博士化已经普及的学术梯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王守 仁指出学历层次不高是影响教师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优化 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势在必得。大学英语教学涉及发展语 言能力,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对教师专业水平 和教学能力要求较高。现代大学生具有时代赋予的许多独特 性,如何改革传统的说教方式来传授知识,教师任重道远。
学生除了学分达到要求外,没有更多的应试压力,一些学生 因此失去了学习动力,如果高校教师不能用课堂教学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大受影响,高等教 育的教学质量将难以保证。教师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还应具备师者的个人魅力,才能真正影响学生,打动学生, 引导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黄 坤锦提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和特 定要求,需要有能力胜任的教师,适合于学生知识背景同质 性高以及智力水准较高的学校。陈坚林指出教育主管部门和 各高校要在各自的层面上建立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设通识教 育师资队伍。可见,培养与稳定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是保证通 识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之一。
2.课程接受主体:学生的多元性与差异性。在课程实际 操作环节,无法回避课程目标及对象。目标,不言而喻,应 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紧密相关。而学生,则是多元化、差 异性的集合,通识教育课程与普通专业课程的授课对象存在 巨大差异,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往往面向高校中 的全部学生,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的课程,学生在年级、 年龄、专业背景、兴趣、能力与对课程的期望等方面存在着 差异。以华南理工大学通识课程“美国社会与文化”为例:
课程的目标对象集中为大学二、三年级学生,此现象的产生 也反映了课程设置与高校各年级学习计划与任务侧重的显 著不同。图2显示目标学生所在学校所体现出的理工科高校 基本特点。男多女少,比例差异较为突出。学生在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的典型差异性为教师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带来启示。授课教师在选择课程及构思课程内容时应将学生的需求加 以充分考虑,并力求在差异性中寻找一致性,但课程的目标 与如何实现目标之间确实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作为教育者在 开设课程中应该努力寻找差异性中的一致性。
3.通识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监管。洪艺敏提出, 要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需要对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整 体设计。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缺少完整的课程 设计体系,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从科目的设置、选课形式、 教学模式、考察方式等环节都与传统的“选修课”如出一辙。
学生对“选修课”的固有观念也直接影响其选读通识教育课 程的积极性。韦玮曾言:“我国众多高校提出要重视通识教 育,但比较多地关注课程种类及数量,缺少对通识教育课程 体系的总体规划,缺少实施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通识教育 缺乏明确的目标,实施中随意性强、协调性差。”当前,承 担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大多不是专职教师,教师会将主要精 力放在“必修课”“专业课”上,而对选修课和有待完善的 通识教育课程的关注度、重视程度偏低,致使通识教育课程 远未发挥其应有的特征和价值。图5学生的满意程度显示, 此通识课程还有待完善,通识课程的全面实施与健康发展尚 需关注、研究、落实与发展。
二、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美国社会与文化”教学模式探 索 谌启标曾指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是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保证,一般包括正式与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指学生在 课堂所需修习的规划科目,学生学习过后通过考评获取学 分;
非正式课程是由大学、团体、个人等兴办的课外活动。
正式课程涵盖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方式、 学生评估、学生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内容。由此可见,通识教 育是一种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不应仅仅被视作一系列课 程内容。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在国际上已获得广泛认可和实践, 但在我国全面贯彻这一培养模式仍旧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 与努力。对于“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以英语授课为基础的 通识教育课程而言,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需侧重培养 学生广博的知识面、思辨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批判性思维以及全球化的视野(学生应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 反思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指导学生正 确处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常规选修课程的关系。基 于上述背景,笔者考虑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 课程评估等四个方面对通识课程“美国社会与文化”进行实 践与改革。
1.课程目标。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发展科学, 服务社会。当其落脚在制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时,体现为关 注学习主体学生的需求、学科发展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结 合通识课程的实施现状,“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的设置需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发展与情感,立足于文化的传 承,发挥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区别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体验与理解,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准确定位以英 语为主要载体的通识课程。黄俊杰指出,“常运用西方的各 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对本国之人文社会问题进行验证,于 是,本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遂沦为西方理论之非西方注 解。”在西方文化依旧强势的今天,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 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对学生文化主体性的建立,利用语言这 一纽带,通过一手资料与信息,更加客观地、全面地、透彻 地了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与文化,开拓学生的文化视 野,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精神, 避免全盘接收强势文化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入侵与冲击。
2.课程内容。调研结果显示:美国史与人文社会备受关 注。课程运行中可着重针对上述内容展开讲解,可以以历史 进程中的文化符号、文化象征(如 UncleSam,SaladBowl,Puritans,Flappers,RosietheRivete r,Homerville,WSAP,IvyLeague,GettysburgAddress等)为 切入点展开话题讨论;
可针对具体领域进行专题研讨,包括 美国教育、美国金融、美国政治、美国文艺与体育、宗教信 仰、节日礼仪等,也可落脚现今美国社会问题,诸如频繁的 校园枪击案、弗格森事件等了解美国现状。蔡映辉指出我国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知识化倾向,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 培养与训练,如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国际理解能力等。大 学英语通识课程力求提升学生对语言与文化的实践与理解 能力。“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课程内容将着眼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及语言文化的实践表达,加深学生的异国文化体验,通 过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3.教学方式。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其教学模式应该 是开放的、灵活的,且不拘泥于教材。通识教育课程应区别 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和课程授课方式,应结合通识课程的具体 意义和目的,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小组讨论、影评等 多种活动教学方式进行,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在课程设置 中加入探究性主题及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认知视野和 人文体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辨能力,可以将大班授课与小 班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原著、参与讨论、写研 究报告等。杨枫教授强调,我们在努力认识和学习西方时, 不能停留在表层,不能被西方的东西牵着鼻子走;
我们学习 英语,但要警惕英语所衍生的“文化霸权”,要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经典阅读中逐渐形成中国人自己对西方思想学术的 判断力和分析力。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应发挥主体作用,为学 生创造客观感知世界、体验文化的氛围。大学英语通识课程 与其他通识课程最大的差异在于授课基本媒介―――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与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用不 同的教学语言,教学效果可能相差甚远。课堂教学效果的好 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紧密相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使用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精准的语言 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使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可以引起学 生心灵的共鸣。所以,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教学语言,使用不同语气进行相互配合,力求达 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图6调研显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需 结合现场学生反馈,针对疑难点进行中文简要讲解,这更有 益于学生吸收消化异国文化知识。如图6显示,相较于传统 的“讲座式”,教师单一呈现的授课方式,诸如视频、PPT 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
4.课程评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学生评教, 教师评学”,即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而忽略了学生、教师对课程的评价。衡量一门课程的质量, 授课主体与学习主体之外的课程环境与课程教材也应纳入 考评范围。诸如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大学英语管理部门、教 师本人等多元评价主体齐上阵的评价方式值得实践。以高校 教务管理部门、大学英语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为代表的“学 校”层面,需制定完善高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与评估管理办 法;
教师自身可采取“学生满意度调查”“中期问卷调查” “抽样反馈”等多维度评价方式,及时收集分析学生对授课 教师、授课氛围、课程教材、课堂内外等方面的学习反馈。
课程评估旨在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以此为 目的的评价机制才是有益的。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 景下,社会需要有专业知识与素养的人才,更需要掌握外语, 熟稔异国文化,有品位、有审美、有情趣的综合人才,经得 起时间磨练与检验的教学模式,准确地运用于大学英语通识 课程“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大学英语通识课程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客观了解美国社会,拓宽视 野,增长学识,培养其形成个人社会观、价值观的批判思维 与思辨能力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