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有哪些_大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大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大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一、班级特点 1.培养目标较高。“大珩班”开设的宗旨就是通过科教 协同优势互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科研素 质突出、学术视野开阔的应用物理学精英人才,以解决国家 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所急需人才的培养问题。该班型的 愿景在于成为未来“物理科学家的摇篮”,毕业生将在物理 学及相关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继续深造,最终成 为能够从事物理学基础性研究、应用物理研究或教学的精英 人才。2.继续深造率较高。想要成为物理学领域的拔尖人才, 对于绝大多数的“大珩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是继续深造。

“大珩班”除拥有学校对于特色班50%免试推荐研究生名额 比例的政策支持之外,其考研比例、留学比例以及总体升学 率均高于其他专业班级。2014年7月,物理基础科学班首届 毕业生23人中,有18人分别保送、考取或成功申请到清华大 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内外名 校继续深造,皆继续从事物理学相关研究。3.对德育工作的 要求较高。成为未来的精英人才,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掌握国家科技核心资源,决定重大科技的发展方向。如果这 部分学生在政治、道德、心理健康、科学素养等方面出现偏 差,将对国家带来更高的风险。如何针对理科背景学生开展 卓有成效的教育培养工作,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 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科技人才,“大珩班”的设立向传统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1876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中指出:只有创造生 产的物质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 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简 言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 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 理论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 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基本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发展与社会进化的原力。社会 得以进步的根本条件,在于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指人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与道德 修养,提升了智力与体力水平,提高了潜在能力与适应能力、 交往能力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 即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均衡自由发展,从而将人 的潜能发挥至极致。

(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只有人与人 的交往更加广泛,联系更加密切,使得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全 面的发展,人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社 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在日趋 复杂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与人在信息资源、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得到启发,从而丰富自身能力,完 善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三)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自身价值、生态环境 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区分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 等三个方面。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便是指物质、精神和社会 三方面需要的协调发展,使得人不仅能够体会个人劳动的价 值,也能享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价值。因此人的 需要的充分满足亦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满足自身正 当需要是人不可被剥夺的权利。

(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包括理想、信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多 个方面的内容。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 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全面发展,向着多样化、个性化转变, 而不是标准化、片面化、模式化的发展。每个人都追求并保 持着独特的人格、理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象,显示着自己 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在各异性,是 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世界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界已 经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 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应用范围非 常广阔,且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属性,这一点已得到共识。

在高等教育德育工作中,特别是对“大珩班”这类精英人才 的培养过程中,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既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珩班”德育工作存在 的问题 (一)培养模式不符合“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 跟普通物理大类专业相比,“大珩班”拥有特制的培养 计划,享受教授级学者授课,多数专业课程的学习比普通专 业提前一个学期。这导致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专业学 习上,因此在发展自身素质方面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 限。此外,教师经常强调专业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学习 活动被限制成为一系列“规定动作”,属于“自选动作”的 创新活动却被挤压得没了空间。大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较排斥;
少数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分 强调自我、团队意识淡薄;
个别学生凸显人格障碍,甚至沉 迷网络、荒废学业。

(二)实践水平不符合“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的要 求 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 尤其对于学业负担较重的“大珩班”学生来说,其参与社会 实践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校期间的社会关系相对简单,交往 面比较狭窄。学校和学院已经为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搭 建了很多平台,例如英语角、社团活动等,但学生主动参与 的热情并不高。对于大学生来说,最终必然走入社会迎合社 会发展的需要,而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还比较欠缺,这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交往和沟通,学会 整合与互换社会关系,从而提升自身素质。

(三)准入机制不符合“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四)评价体系不符合“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要 求目前高校对学生的成绩评价过分倚重期末考试成绩, 多为一次性评价,缺乏对日常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评估;
随着 大学教育的制度化、流程化,教育成果的衡量标准也越发固 化,学校习惯以各种获奖的信息和数据作为衡量学生优秀水 平的量化指标;
教师们往往不自觉地喜欢那些“听话、懂事、 守规矩”的学生,而每每对个性较明显的学生加以排斥;
德 育工作的开展更强调课堂讲授和主题活动建设,关注共性而 忽视学生的个性。若延续这种模式,“大珩班”培养出的学 生只能是统一化、标准化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要关 怀人性,改变目前过于依赖规范和制度的评价体系,是保证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给“大珩班”的德育工作带来的 启示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和技能 的协调发展。宽广的知识面、优秀的学习能力、精湛的劳动 技能、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以及对各种法律和道德 的遵守,都是全面发展的内容。在现实中,“大珩班”的学 生能否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成为精英人才,德育工作是重 中之重。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结合“大珩班”学生成长特点,对德育工作进 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引领学生的全面 发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于目前“大珩班”的 学生来说,其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教育。当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多元,自我意识逐 渐加强,对应的是其责任意识与诚信意识淡薄,价值主体功 利化倾向明显。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抢占意识 形态领域阵地,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入学生思想 深处;
要不断探索,打破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 理想信念塑造建设,提高学生感悟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学 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全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以平衡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经历了“文理分科”考上大学的“大珩班”学生来 说,重理轻文、文理割裂的现象显而易见。自然科学回答的 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在“世界应当是怎样的”的问 题上,只有社会科学最有发言权。文、史、哲、艺是人文素 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 能力、审美情趣和感性情怀,帮助学生发现和实现人生的意 义。大学德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感 染力和说服力,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使他们“成人”。(三)大力开展社会实践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科学完善准入机制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科和专业的热爱是提升知识和专业的能力的必要 条件,完善的准入机制可为学生自由、协调的发展提供空间, 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大珩班”的生源应来源于 两个渠道:一方面,学校招生部门应将“大珩班”等特色专 业按照提前批次招生录取,招收真正喜爱物理专业并学有所 长的学生,弱化数量要求,严把生源质量关;
另一方面,对 “大珩班”应采取流动管理方式,每学期超过3门课程或每 学年累计超过5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以及认为自己不适合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而提出个人申请的学生,将被调转至物理 其他专业学习
对于其他专业中成绩优异的学生,若学年学 习成绩达到本专业前10%,根据本人申请,经过专业相关负 责人面试合格,可以随时加入“大珩班”。

(五)积极倡导个性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