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地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一、高等学校学科建设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按照被培养 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知识体系进行。高等学校除具有培养人才 的任务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任务。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也体 现学校的专业特色和科学研究的特点。因此,高等学校的学 科发展水平代表着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集科学研究、学术、专业和人才培养为 一体的综合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高等教育的 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学科建设将对高校国际化发展 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它涉及到如何确定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培养高水 平的学术、科研队伍;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表2数据显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数量为34个,发达省市平均值为90.5个,刚刚超过平均水 平的三分之一。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是北京,共有282个。
数据表明黑龙江省的学科建设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状分析 (一)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比较 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与发达省市 的比较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为 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不断扩大规模,导致教育经费的需求不断加大,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财政压力,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包 括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资助、个人捐款、受教育者交纳学费 等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由于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的主要形式,因此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揭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经费与发达省市之间的差距,更 好地说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情况。表3数据反映了 2012较2003年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2003年黑龙江省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基本达 到发达省市平均水平。经过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黑龙江省 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数量上低于发达省市 平均水平,差距是12443.53元。从增减幅度上看,发达省 市平均增长幅度为342.25%,其中增幅最大为江苏省,增幅 达529.06%,其他省市也有显著增幅,而黑龙江省增幅仅为 192.84%。从全国比较,黑龙江省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 教育经费排第12位。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 育经费为23110.27元,黑龙江省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 黑龙江省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情况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 本的能力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从1990年到2012年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实现了从“精英教育” 到“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符 合科教兴国的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发展高 等教育的趋势。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规模 扩大,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投入的支持。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财政投入困难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从2009 年至2013年,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从2009年的885.60亿元 增长到2013年的1277.40亿元,呈递增趋势。但财政总收入 占GDP比重却未显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从2009年的10.69%增 长到2011年的16.06%后连续下降至8.63%。从财政收入占 GDP比重来看,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增强达到最高 点后下降。近几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表5数据 显示,生均教育经费从1998年至今成递增趋势,由1998年的 9732.58元增加到2012年的22799.62元,增幅为134.26%。
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生均预算 公用经费三项数据1998年到2001年都有所下降,下降后逐渐 增长,总体呈增长趋势。2012年,全国生均教育经费为24040. 83元,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14290.15元,生均预算内教 育事业费为13735.09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7330.34 元。可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生均经费的各项 指标均低于国家平均线,生均经费标准过低,经费投入需要 进一步加大力度。从上述分析可知,财政分担高等教育成本 的能力略有下降,而生均教育经费却不断增加,这种反差给 财政带来了压力。
(二)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比较 个人对教育的投资通常主要出于以下两点动机:一是通 过投资与接受教育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
二是通过投资与接受教育来完成其劳动力尤其是智力劳动的再生产,从而最终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或满足。因此,普 通教育可视为一种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耐用消费品,从个 人支出的一般规律和“需求层次论”来看,个人只有在首先 满足其日常生活必需后,才能满足其对教育这种较高层次的 消费需求。这样,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支出的水平就取决于 家庭可支配收入与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而个人人均收入和支 出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人分担高等教 育成本的水平最直接地表现为受教育者所支付的学费上。为 了有效地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个人的高等教育投资水 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北京大学邓娅博士采用线形回归模型对 这一问题作过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学 费与各地区人均GDP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正相关,经济发 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高等学校收费水平也越高,并且收费水 平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地区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GDP也越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也越高,高等学校收费水平也越高,学生家庭负担高等教育 学费的能力也越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济发展 水平越高的地区,个人对高等教育需求越多,消费的能力也 越强,高等学校的学费水平也越高。2013年黑龙江省人均GDP 为38835.49元,尽管比2012年增长了8.75%,较2012年增 长幅度略有下降,降幅为0.6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17位, 处于中间偏后的位置,因此,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消费能力并 不是很强。2012年黑龙江省财政对高等教育总投入为204.98亿元,学杂费为66.36亿元,占教育总投入的32.37%。
个人以学杂费形式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为8670.00元(学杂 费除以高等学校在读学生数)。2012年,黑龙江省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6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603. 80元;全国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00元,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7917.00元。数据显示,高额的学杂费高于农村 居民全年总收入,接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二分之一,这无 疑会降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三、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一)实证分析结论 黑龙江省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 比例偏低。个人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超过国家规定的 25%比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性发展,财政对高等 教育的投入远低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幅度,导致政府分担 的高等教育成本份额减少。黑龙江省个人分担的高等教育成 本超出了承担能力,2012年黑龙江省人均GDP35710.93元, 在全国排第17位。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76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603.80元,而个人 以学杂费形式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为8670.00元。黑龙江是 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接近一半,可见,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消 费能力偏弱。因此,目前高等教育收费没有提高的空间,政 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或利用向社会融资等方式更多地分担 高等教育成本。(二)政策性建议 1.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力度教育投资对经济增 长具有重要贡献,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社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政府理应成为高等教 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大众化” 的低级阶段,国家的经济起飞与高速发展都要依靠高等教育 的快速发展。因此,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丝毫不意味着 政府可以撒手不管,相反,为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 投入[1]。要改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育经费财政投入低 的现状,政府必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应努力提高 教育经费所占GDP的比重,争取尽快达到世界发展中国家的 4%的水平,或者更高的水平。由于我国政府财政资金有限, 除了直接的财政拨款外,政府可采取间接资助的方式,可以 在高校征地、基建、校办产业、教学科研、图书资料及教学 设备进口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援助,向高校提供经费或低息、 贴息贷款,减免税收,发放学生贷款等也是补偿教育成本的 一些合理有效的途径[2]。2.实行“级差学费”制度在黑 龙江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高校 应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实行差别交纳学费政策。高校应 掌握情况、落实政策,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倾斜,使 差别收取学费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帮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 学业。另外,要密切关注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对那些由于突发性事件而导致无力完成学业的学生,采取相应“减、免、 退”的应急措施予以资助。3.完善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 制度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紧张、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重要途径 之一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在教育 经济学上有两条理论依据:一是利益获得原则,二是能力支 付原则。这两条理论都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 则,在高等教育中,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应当支付相 应的教育经费[3]。建立完善的教育经费来源体系,首先 要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建立“财政投入为主,多元 化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并建立相关的社会力量投资教育 的激励机制,实现协调发展。高等学校挖掘自身潜力筹措教 育经费,首先,加强对校办产业的管理和对外投资的监管, 提高其盈利能力。其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赋予高等学校 开展创收活动自主权,利用外部资源来发展自己。通过联合 办学、科技成果转让、人才培训、科学技术咨询等方式,获 得经费支持,改善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