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探索】什么是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探索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针对生物技术制药目前存在的问题,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采取各种有效改革举措,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生物技术制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在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发展腾飞的新世纪里, 在我国的生物制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面对日新月异 的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态势,使得《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扩展也很 快,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生物技术制药教 育体系必须实时改革[1]。本文作者根据这几年来的从教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特征分析 1.1优化教学体系,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内容涵盖了生物 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细胞工程、生物材料以及化学工程等 相关学科,内容较多,学科相互交叉,讲授难度较大。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 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过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课 程。但是,对于生物材料和化学工程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而这方面知识对于整 个生物制藥来讲极为重要。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保证基 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增加了生物材料和化学工程方面的内容。并及时更新教学 内容,以科研带动指导教学,重视开拓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 [2]。

1.2突出学科特色,调动学生积极性 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实 践性和应用性。生物技术制药领域发展迅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结合不断应用于 这里,共同推动了生物技术制药科学理论技术的持续创新。如用于水处理的高分 子树脂材料,后来却可以用于分离纯化糖类、蛋白质类等药物。近年来,许多新 型药物如缓释剂、微胶囊等使用了可以生物降解的生物材料如聚乙二醇、聚乳酸、聚羟基乙酸等。这些生物材料的使用丰富了生物技术制药的内容。在通过不断介 绍新的生物材料的基础上,并结合新技术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教学是一种艺术活动,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师应有扎实的生物科学、 药物科学、化学工程等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广的人文知识底蕴、熟练 掌握教学基本技能,讲起课来才能收放自如,能引人入胜,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 效果。

2.1运用交叉学科分析研究问题,拓展学生科学视野 在进行《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时,既强调对基本概念的解释、理论的 归纳,同时应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分子生物学、药学、医学、生物 材料学以及化学工程等多角度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教授学生以生物技术制药历 史发展的观点、从不同学科认识问题,使学生真正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如在酶 工程制药中对于酶的固定化教学中,笔者就融合了生物材料、分子生物学和药学 等知识。酶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结构的蛋白质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分子生物学和 药学两种角度来讲授;
而对于固定酶所用的明胶、聚乙烯醇等材料是生物材料课 程学习的重点内容部分,如材料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制备、应用等。通过对 酶及其负载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从多学科角度讲授酶制药过程,加深 了学生对酶工程制药的理解。

2.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现代信息化技术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地表达出来。

通过部分动画演示和观看教学录像即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快速理解接受理论知 识。笔者在备课时访问各种电子化的课程资源库,获得直接相关的资料;
课堂上 给学生提供生物技术相关的学习网站如小木虫、丁香园等网站,引导学生不断学 习的兴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教学效率[3,4]。

2.3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生物技术制药》这门课程,更好地为今后的生 产实践服务,为科研服务。生物技术制药实验课程设置了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5]。

与理论课同步开设了DNA的提取;
细胞融合;
细胞转染等实验,作为课程实验的基本环节。综合实验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和科学素质设置。实验过程中我们进 行了生物材料壳聚糖的制备,生物酶的制备;
开展了以壳聚糖负载生物酶的实验。

这些实验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使得在课堂上讲授的枯燥的理论在实验中变得生 动而具体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生物技术制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激发了学生对本 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帮助。期望培养出具有视野 开阔、专业素质优良、有较强实验操作能力,可以将专业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际 工作中的创新性和竞争性人才,实现现代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