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
浅论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 摘 要:浅论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 邵维(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辽宁 大连 116650)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帕格尼尼(Pagenini Niccolo Paganini,1782—1840)自3岁时就开始随其父亲学习小提 琴演奏技巧。原本是位小商人的父亲后来又让帕格尼尼师从 小提琴家塞尔维托·科斯塔学习。到8 岁时,天资聪慧的帕 格尼尼便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并能演奏小提琴 家、作曲家布雷尔的协奏曲;
9 岁加入热亚那市立歌剧院的 管弦乐团;
11岁就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
12 岁 时把《卡马尼奥拉》改编成变奏曲并登台演奏,一举成功, 轰动了音乐评论界。随后,帕格尼尼赴帕尔玛师从当时最著 名的小提琴家罗拉和指挥家帕埃尔学习。返乡后,每天大约 用12 个小时练习自己的作品;
13 岁开始在意大利北部旅行 演出。1797 年之后,他的琴声又遍及法、奥、德、英、捷 克等国。他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征服了乐坛。法国著名小提 琴家罗多尔夫·克罗采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曾为他惊人的 演奏技巧而目瞪口呆,甚至在日记中写道:“犹如见到恶魔 的幻影”。
引起人们注意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在于他炫技风格的 表现,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 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还将吉 它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
帕格尼尼正是依托独创性的炫技表现以许多超越常规的手 法来吸引听众,其演奏音调优美动听、音色温和、纯净无瑕, 双音和泛音的运用发展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帕格尼尼还 经常使用左手拨弦与右手运弓同时进行的演奏方法以及许 多其他独特的指法和弓法。他在音乐会上所作精彩的即兴演 奏,常常会有惊人的效果。帕格尼尼的炫技风格作品在他生 前极少出版,目前所见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在他去世后出版的, 如《bE 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 《无穷动》、《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和《D 大调小 提琴协奏曲》等。
帕格尼尼对于小提琴各项性能带有创造性与革新力的 深入挖掘,奠定了他在小提琴音乐领域的特殊的历史地位, 尤其是他对小提琴演奏中炫技的发展。帕格尼尼在《24小提 琴随想曲》及诸如D大调、e小提琴协奏曲等中所表现出的浪 漫主义音乐表现特点,及其对于新时期器乐革命的转折与影 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音乐素材与音乐特征的表现特点 来看,帕格尼尼美丽动人歌唱般的旋律和罗西尼、贝里尼等 优美、温柔、与悦耳的曲调来自一个源泉,即意大利民间曲 调风格与民间性格的宣泄。正如他的同时代浪漫主义诗人海 涅所说,帕格尼尼开创的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最伟大之处在于, “其弓子的每次挥动都在我们面前招来了一个个视觉形象和画面的出现。” 从曲式上看,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随想曲与18世纪的同行 对于随想曲体裁的理解与创作更加接近文字本意;他们将这 一曲体作为一种即兴的技巧性华彩音乐,充分显示演奏着置 身其中的艺术创作性和完美的技巧,正如这一时期著名法国 音乐家弗里切尔对“随想曲”体裁所给予的定义:“这是天 才的力量,稍有些奇异和无次序的自由创作。”除了受钢琴 等新兴器乐技巧的影响外,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技巧构成,还 能使人明显感觉到其自幼擅长吉它演奏特点。这一重要特点 同样反应在其它作品体栽内容中;帕格尼尼生前流传5个作 品中就有4十是加吉它的。吉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帕格尼尼 的小提琴拔奏和双泛音、泛音和弦、连接和弦等技术的应用 方面。
此外,与和弦演奏相联系的左手方法中,各种独特的手 指伸展以及将最低音G弦调高,造成整个小提琴音律的变化 等都是帕格尼尼开拓小提琴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其随想 曲第24首中的第8、第9变奏等。广泛而又全面地使用了左右 手配合及其在演奏交替进行中的复杂技巧。
帕格尼尼不仅擅以严整的结构规律,在小提琴协奏曲中 体现其特有音乐冲动和华丽的技巧的巧妙结合早在19世纪 初期就以自己澎湃的激情和极富浪漫色彩的想像力,描绘或 “记录性”地显示了对于“标题性”音乐表现力及其广阔前 景突出的预见性和洞察力。开创的许多小提琴新技巧在演奏上体现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感染性。这种技巧最大限 度地避免了古典音乐风格以来器乐技巧构成中的那种雷同 和一般化,使音乐变得更具个性,更加具体。
其《24首小提琴随想曲》中的每一首,既具有常规素材 中对于新的旋律技法、和声语言的丰富组合,同时亦充满了 新颖而且出人意料的转调、多变的半音进行、尖锐的非传统 和声语汇。加上多样的节奏速度,这些前所未有的小提琴技 巧构成的浪漫主义音乐语汇,使其成为弦乐艺术史上一座不 朽的斗拓卑,更是以其变化万千的情景、趣味、风格,焕发 出小提琴无愧于“乐器之王”的永恒魅力。
尼可洛.帕格尼尼在漫长的西方弦乐艺术发展过程中, 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虽然他并非正宗“学院派”传 人,但他却以自身卓越的音乐感悟和丰富的器乐演奏才能, 为小提琴这一传统悠久的乐器的技巧发挥与音乐表现作出 了富有特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辅棠. 论巴赫小提琴作品单线条中的多声部[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7,(01) . [2] 牛新民.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的演奏技术与艺 术风格[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03) . [3] 司徒华城.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艺术[J]. 中央音乐 学院学报 , 1988,(02) .[4] 毛迪. 英国小提琴制作协会概况[J]. 演艺设备与 科技 , 2008,(01) . [5] 尹玉生.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J]. 北方音乐 , 2007,(07) . [6] 马岩. 与方蕾对话小提琴——访上音附中小提琴教 研组长方蕾[J]. 小演奏家 , 20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