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内容及特点
《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内容及特点 介绍了《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的内容及特点。全图 集由序图、政区、城镇、自然、人口、经济、文化和军事共 8个图组与1个大事记组成。图集的特点是资料详实、内容客 观全面,主题突出, 图幅版面设计精美,符号设计艺术性强, 体现了较高制图水平和艺术价值。摘 要:
山西, 近代史, 设计, 地图 一、引言 山西素有“京畿藩屏”和“表里山河”之称。近代史上, 山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 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 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山西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 团结抗战的重要战场,二战时期东方战场的战略支点,演绎 出影响全国的血火浇筑的革命史。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又凭 借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对支援 全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山 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西人民继续发扬优良传统,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把山 西建设成为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山川更加秀美的新山西。
二、 二、图集内容 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年代衔接,并保持较为一致的体例和编制风格,具体内容包含序图组、政区图组、城 镇图组、自然图组、人口图组、经济图组、文化图组和军事 图组共8个图组与1个大事记。
(一)、序图组 选用中国政区、政区、卫星影像、地势、革命老区、文 物、土特产共7幅地图。各图幅紧扣山西区域特征,用独特 的代表性和深刻的内涵,总体展现山西的地理位置、地面景 观、地势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禀赋。
(二)、政区图组 图集将专题图组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晚清时期 (1840—1911),民国时期(1912—1949.9),中华人民共 和国时期(1949.10—2009.10)。政区图组选取三个时期的 典型年份,共13幅行政区划图,较为完整与连续地表示各时 期的政区沿革。
(三)、城镇图组 城镇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的中心,特别就山 西而言,大同、太原历来都是北方的军事重镇,近代在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太原、临汾、长治等城市的各大战 事,在全国战局中都占据重要意义。城镇图组反映了山西近 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分3个时期,共选图40幅,按府城、 州城、县城和城镇系列表示山西的城镇分布和历史演变。
(四)、自然图组 图组选图74幅,分别表示山西三个时期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性特点和各现象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增加自然灾害图幅, 表示山西近现代灾情记录明确、灾情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发 生及演变情况。
(五)、人口图组 图组选图33幅,反映三个时期人口分布、变迁等重要特 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还增加了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人 口文化构成和人口职业构成等内容。
(六)、经济图组 根据三个时期的经济状况和历史特征,表示山西传统农 业、工业、手工业、矿产和晋商的演变发展以及现代资源、 贸易、金融、旅游、信息等新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反映 了山西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轨迹。该图组共选图60幅。
(七)、文化图组 详尽介绍了山西三个时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共选图60 幅,其中晚清时期选图19幅,包含古遗址、古建筑、重要代 表性建筑、书院、学堂和重要人物等内容;
民国时期选图19 幅,反映本时期各类遗产、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机构旧址及 纪念地、重要革命文物、英烈纪念地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 国时期选图22幅,主要增加文革期间损毁和后期修建的历史 文物等内容。
(八)、军事图组 展现了近代历史时期帝国主义入侵、农民战争、军阀战 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项重大战事,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作为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山西 开展的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史实。晚清时期选图8幅, 主要表示太平军、西捻军和义和团在山西的活动和同盟会山 西分会及辛亥山西的发展。民国时期选图30幅,反映晋察冀、 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创建及斗争,包含抗战 时期忻口战役、平型关大捷、牺盟会活动图,山西新军活动 图,八路军总部转战图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上党、晋北、晋 中、临汾、运城、太原战役要图等内容。
(九)、大事记 大事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内容约10 万余字,依照具体年份排序,精心选编了相关年份的主要事 件,是各专题图幅的有益补充。
三、图集特点 图集资料科学详实,内容客观全面。图集的编制是以近 现代历史研究为主,学科协作为辅的大型系列工程,史料涉 及数十家专业部门多年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有关近现代史 专著、地方志、文献、统计报表、考古资料、新研究成果、 古地图等多项专题资料。基础地理底图统一采用山西省地图 集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制的系列基础地图。编制中,在客观 了解资料内容、指标含义、调查标准规范、分级分类原则等, 经科学分析、归纳整理编制相关专题地图。为保证史料的确 凿性,对史料上的疑点注重野外实地考察,进行了有效甄别。
图集内容系统完整,图幅主题鲜明。图集以时空再现的特性系统反映近现代史政治设置、经济发展、自然人口状况、 军事战争和人文现象,极具综合性和系统性。依照近现代史 的专业界定,在三个时期选择代表性年代作为标准年份,客 观反映历史内容的时空联系。同时,根据近现代史上相关内 容的重要性,历史事件的影响性进行单独构图,如著名关塞、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等,详细介绍了历史事件 的事件起讫 、战场分布、战场种类等内容,保证了历史变 化的连续性和史料的完整性。专题图幅包含地理要素和历史 要素两项内容,历史要素反映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地理要 素标定了历史事件与当时地理环境的关系。构图中,历史要 素置于第一层面,地理要素经综合取舍后置于第二层面,保 证各图幅鲜明的主题。
图幅版面设计精美,实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 合。依照图幅内容的疏密及详略程度,科学制定版面数量, 使相关内容详略有序,清晰易读。依照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 地域范围采用了1:2千——1:500万多种比例尺以及不同形 状的图幅,附图根据版面情况灵活配置,或在主图图幅内, 或在主图外,既体现了局部的灵活性,又构成总体的一致性。
各图幅围绕主题表达的需要,适当辅以文字、图表和图片作 为内容的有效补充与扩展,各项内容的繁简程度与数量的甄 选将与图幅内容相吻合并兼顾整体构图,保证各图幅成为统 一、协调、系统完整的信息载体。色彩不仅能增加地图的载 负量,而且能提高地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图集的色彩设计除了遵循常用的规律外,更加注重色彩的表现手段,紧紧围 绕地图内容选择主色调,增强色彩对比度,运用色彩对视觉 的冲击力,使色彩设计不仅能够贴切地反映地图内容,更能 增加图形的清晰度。如用色彩特定的明度与饱和度反映三个 时期的时代特性;
在点状较为密集的人文图幅中,以清淡雅 素的浅基调作为区域设色,使专题内容鲜明地凸显在第一平 面。图集采用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分级统计图法、点 值法等方法设计了几十余种专题符号,各类符号大小、色彩 设计、方向配置合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军 事图组中战场分布图用交叉的刀符号表示战场,在表示战事 的图上采用运动线表示作战路线,文化图组中设计了大量的 古寺庙宇,宫殿平面等象形符号,各类符号色彩丰富,形象 逼真,为图幅增色不少。
古今内容科学系统,增强图集时空性。清末与民国图幅 内都标载古今内容,对相同等级的古今居民地,只保留古居 民地符号及注记,注明今居民地。古居民地符号及注记用醒 目的黑色,今要素统一用棕灰色。古今境界、道路、居民地 符号相重合时,均略去今境界、道路和居民地符号;
不相重 合的今要素,责予以保留。当专题符号与今居民地符号相重 合时,略去今居民地符号,只保留今居民地注记和专题符号 及注记。图集中还用不同的字体和字级代表不同居民地的等 级,读图时,通过字体即可辨别不同等级的居民地。
采用最新技术和多源数据,体现了较高制图水平和艺术价值。图集编制过程中,综合应用了数据库技术、数字制图 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等当前先进技术,体现了较高的制图水 平并保证了较好的成图质量。采用数据库技术,对各类基础 地理底图和各种专题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层管理和适时更 新,保证资料整合、数据加工的科学性和便捷性。采用数字 制图技术开展内容设计、图形制作和图幅整饰,在专题符号 设计、色彩调配、版面设计等方面有了更强的实施效果。数 字印刷则为缩短成图周期、提高最终成图质量提供了有力的 技术支持。为增强图集的可视化程度,图集在基础地理底图 的设计上,还以现有的基础地理地图为载体,集成了高程模 型、卫星影像等多源数据,充分利用各种数据源在空间信息 可视化中的优点,提高图集的艺术化水准。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是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之一。《山 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是继《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之后,用 地图的独特语言,概括总结山西省社会学科多年来对山西近 现代历史考察探索、统计分析、调查实践的最新研究成果, 充分展示了山西近现代时期发展状况,是一部设计新颖、色 彩鲜明、符号生动、图文并茂的专题地图集。它的出版必将 对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以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起 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牛来有.山西省近现代史地图集前言[M].西安地图 出版社,2012.[2] 廖克.中国现代地图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国国家地 图集的特点与创新[M].地图学的研究与实践,245-251. [3] 严红等.国家历史地图集的计算机编制[J].地理学 报[A],2000(2):30-33. [4] 张保钢等.新北京新奥运地图集的内容于特点[J]. 北京测绘,2009(0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