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教材资源的有效途径
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教材资源的有效途径 如何开发和利用教材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事情,也是 伴随其职业生涯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 师在处理教材时,都会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即对教材进行 调整、补充或开发,其目的是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 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 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农村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整 体师资队伍较为薄弱,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也是有路可循 的,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途径。一、认真研读,充分“利用”教材 一节课要想充分“利用”好教材,教师备课时要做到“脑 中有本”“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1“. 脑中有本”。即要认真反复研读教材、课标,深 刻理解教材编者意图。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教学 活动的基本素材,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 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 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新意。如教科版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编者的意 图是引导学生了解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子女的共同责任, 那么在导入新课时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讲述和体验 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对 自己的关爱和养育自己的艰辛,进而产生孝敬父母、尊重长 辈的情感。2“. 心中有数”。即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一定要明确哪些是重 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关键,避免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平 均用力,从而影响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达不到 预定的教学效果。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课的知 识点有两个:一是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二是如何孝敬父母。
显然,第二个知识点如何孝敬父母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第一 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是本节课的关键,因为它是学生 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前提,是孝敬父母的心理基础。作为 教材的关键,它在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 的功能。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 以迎刃而解。
3“. 目中有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利用教 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用好, 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春晖》一课教材中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游子吟》,学生 很熟悉也很容易产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很好利用起来。
二、结合实际,合理“补充”教材 “补充”教材实际上是给教材做“加法”。它并不改变 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内容。
如果教师觉得某节课现有的教材内容比较单薄,或者在备课时发现与现有教材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就可以将其引 入课堂,对教材进行补充。
虽然我们提倡“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但“教教 材”“考教材”的教学观念仍普遍存在。因此,给教材做“加 法”,合理补充教材内容的方式既能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 宣科”,又能让教师减少考试焦虑。这种处理教材的方式比 较符合大多数一线教师的心理,也是他们易于接受的。“补 充”教材的主要途径有三个:1.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如讲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二个知识点如何孝敬父母时,可以展示一幅“孝子”的漫 画(如下图),组织学生讨论漫画中“孝子”的做法是否可 取,并谈谈生活中的实际做法。
学生通过交流孝敬父母的做法与行为选择,可以达到同 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
2.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 过程,一节课最精彩之处在于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 源加以过滤、把持与整合,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
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很多情况下教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中 出现的错误、发表不同的观点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 在讲授九年级第六课《勤俭节约,文明消费》时,教师举了 一个例子:“假如你和妈妈参加亲友的宴请,你们赞成把宴 席的剩菜带回家吗?”教师本以为百分之百的学生会回答“赞成”,结果听到一个学生回答说“不赞成”,大家感到 很意外,这时,教师和蔼地对这个学生说:“请你说说不赞 成的理由。”学生回答说:“因为大家几乎都是用塑料袋将 剩菜打包回家,这会造成白色污染。”教师追问:“那你有 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答:“向人们宣传合理消费,勤俭 节约,光盘行动。”教师课前预设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引导 学生要勤俭节约,而没想到环保这个层面,但是教师及时捕 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不仅有效地弥补了备课时的不足, 还使学生受到了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合理开发和利用媒体、网络资源。当前社会是一个网 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不少农村学校都有电视、电脑等设 备,教师可以通过电视或网络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 用以充实、丰富教材内容,这是补充教材、活用教材的重要 途径。如教学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时,“可持续 发展”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采用微课就可很 好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素材制 作成微课或上网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视频运用到课堂教学 中,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 求。
三、与进俱进,及时“更新”教材 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显著特点,更新、更换教材 是思想品德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新”教材是先做“减 法”,再做“加法”。如果教师发现某节课现有的教材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可 以考虑用另外的内容替换现有的教材内容。如现在的九年级 第十六课“控制人口,提高素质”知识点的表述为:“我国 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提倡一 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 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
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 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显然,这一内容已滞 后。我国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2016年1月1日起 施行,其中第二条规定: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 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 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 作。第十八条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 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 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 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 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 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第二十七条规定: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 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 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 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 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获得《独生子女父 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 规定获得扶助。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 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 相关奖励扶助。教师在补充教材时要特别强调:新修订的《人 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但 并不意味着放弃计划生育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 本国策”这一条款并无变化。更新教材内容要求广大教师必 须博览群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时政热点,不断拓 宽知识面。
只有当思想品德教师树立“开发和利用教材”的理念时, 才能不断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从重视 “结果”过渡到重视“过程”,从“知识”的教育走向“智 慧”的教育,才能让每节课都成为有魅力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