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几点思考 摘要:目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在人性化、 层次性和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这需要我们深入 研究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客观规律和科 学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实际和专业特色进行科学定位。本文试从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指导思想、 基本逻辑和主要依据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下, 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重大变化,这引起了 我们对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指导 思想、基本逻辑、主要依据的深刻反思和探析。
一、目标定位的指导思想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 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 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 中的指导思想就是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 指导思想的母本。
二、目标定位的基本逻辑 1.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满 足人的生存、安全、情感归宿、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内在需要。
目标定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也要坚 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目标定位的出发点和 归宿,使目标定位真正代表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 被大学生接受,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实现目标定位 的科学性。
2.坚持促进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服务社会 是大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和社 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其目标定位理应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充分体现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真正具 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才能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正确 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成为既对国家与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又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三、目标定位的主要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党中央、国务院名 义下发的第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 件,是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政策依据。
2.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指出,在教学中没有充 分考虑学生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没有制订符合学校特色和 学生实际的目标定位的具体规格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自然就不理想。
(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个 性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应根据时间、空间、年龄、学历层次、专业的变 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深入研究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 点和思想动态是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科 学的理论支撑。
3.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