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现象的几个要点分析
第十名现象的几个要点分析 大概是十多年前,有了“第十名现象”的说法。所谓 “第十名现象”,据说是杭州的一位小学老师周武发现的。1989年,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 调查。十年的700多人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 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 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 秀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屡屡受挫。而许多 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 料地表现出色,并成长为“栋梁型”人才。周武将这一现象 称为“第十名现象”,认为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 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他们未来在事业上崭露头角,出人 头地。1999年10月28日,《钱江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 “耐人寻味的第十名现象”的报道,并配发了编者按,由此 展开了一场分数与成才关系的大讨论,形成一组思辨性的连 续报道。乃至北京一家大报在报道这项“研究成果”时用了 这样的标题:“第十名”才是栋梁材。
应该说周武老师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坚持长期的调 查研究,确实令人感佩,只是对于“第十名现象”,笔者也 有不少怀疑的地方。
一、行行出状元 这里面首先就有一个问题:所谓“成才”之“才”如 何理解?是不是只有当官发财才叫“成功”。“第十名现象”发现者所持论点的依据之一,是他1989年参加某次学生聚会 时,出席的32个学生中,有三名工程师、两名副教授、两名 局级干部、三名副局级以及四名公司经理。当然不能说工程 师、副教授和局级干部就不是人才,但李素丽式的劳动者难 道就不是人才?甚至没有评上先进、当上劳动模范但同样给 社会作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人才?笔者认为,都应该 是人才。
周老师不假思索地把局长、经理、教授、工程师视为 成功者,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体现社会的价值取 向。笔者就见到某某大学在显摆他们的在基层教育工作战线 的校友时,排列的都是什么教育局长、中学校长之类,或许 在他们看来只有当了领导的校友才是成功的校友。都说教育 要讲个性,那么,这“个性”也包括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成才 标准。那些在校时的一二名日后没有当上局长、经理就意味 着他们“淡出了优秀行列”?行行出状元,只要尽心尽力, 你就是最好的。美国总统卡特当选之日,有人去向他母亲表 示祝贺,说她培养了一个杰出的儿子,卡特母亲却说:“还 有个同样杰出的儿子呢!他是卡特的弟弟,正在我家后面园 子里种地!” 二、一切皆可能 “第十名现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人才的成长 规律,具有多少的确定性与普遍性,也是值得推敲和商榷的。
专门研究青少年行为的台湾副研究员吴齐殷认为,毕竟孩子的发展是不断地变化,严谨的方法必须是针对每一个孩子的 生命历程做纪录,而不是取几个时间点的学业成绩做比较, 这过于随机。因为,既然是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教育成才规律, 就应该有相当规模调查和相当时间的跟踪。根据一个教师所 教的学生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就认为是普遍规律,未免草率 了些。就笔者观察,学生中的确有读书时成绩中等——也就 相当于“第十名”吧——而日后也卓有成就的,但这绝不是 规律。实际上尖子生成才的不少,“第十名”成才的也多, 应该说是读书时品学兼优的学生成才的更多一些。
其实,成才是相当复杂的,不是随便就能一言以蔽之 的。像当年的毛泽东、鲁迅、钱学森在校读书成绩都是数一 数二的,后来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是否就可以称 之为“第一名现象”。像大文豪郭沫若,大科学家牛顿、爱 因斯坦小时候的成绩都是一团糟,可是后来他们都成功了, 是否可以称之为“最后一名现象”。另外像导弹专家钱伟长, 上清华的时候,文科成绩特好,理科却是一窍不通,可是他 偏偏要读物理系,后来毕业的时候居然是清华物理系第一 名;
像齐白石以前是个木匠,四十多岁才开始学画,以后名 声大振;
像杜甫年少时就聪颖过人,备受称誉,可后来却一 直遭遇困顿漂泊,在他死后很多年才越来越出名,乃至高不 可攀,这些又都是什么现象呢?事实上任何人都有成功成才 的可能,只要找适合他的坐标,都有可能做得非常出色。最 初提出“第十名现象”是针对小学教育的,但后来媒体炒作时,将其作为基础教育的普遍规律,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 那就更加可笑了。
三、春来草自青 对于“第十名现象”的形成原因,发现者周老师以及 后来的研究者都给出了分析解释,但同样有很多可疑的地方。
根据周武解释,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受老师和父母 的关注不那么多,学习的自主性更强、兴趣更广泛。至于名 列前茅的学生因为得到父母、师长过分关注,过分强化学科 成绩,反而扼抑了潜能和学习自主性。还有人搬出了西方的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这一现象说明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 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而取决于个体是否具有斯滕伯格 所提出的“成功智能”。“成功智能”是由分析智力、创造 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部分组成。而学业成绩考查学生的主 要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对于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 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却在考试中难以体现 出来。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成功智力的发展却相对滞 后了,反倒是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 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应该说这些分析有合理的地方,但似乎忘了一个大背 景,就是当下就业竞争激烈,多数是独生子女,乃至在应试 教育风行的今天,无论你是第一名,是第十名,还是最后一 名,哪个不是背负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家长、老师的格外重 视,好的要求更好,差的更受打击。在分数至上,加班加点,考试不断的情况下,哪个学生不是裹挟其中?无论是第一名 还是第十名,可能都很难有自由的空间与个性的发展,普遍 缺少实践与创新的机会,成功智能都难以得到发展。所以第 一名和第十名在这些方面差别不大,这可能比较接近事实。
现实中,我们确实看到不少所谓的“第十名”甚至“第百名” 后来都变成了“成功人士”,当上了领导,发了大财,可不 排除这当中可能就有一些与不公平的竞争有关。在某些不合 理的环境中,需要太多与真才实学无关的“公关”能力,讲 究个“情商”,讲究个“人情”,有些成功与发迹可能靠的 就是这个能力。真正有才能的老实人往往受正统教育影响太 深,大多心高气傲,不愿借助“诗外功夫”和“盘外招”, 所以有些尖子们即便没有江郎才尽,没有退步,也会在这种 优败劣胜的畸型竞争以及掐头去尾的不健康的评价机制中 “淡出”,被“淘汰出局”。
此前,看到过一个类似的介绍材料。一个美国教育学 教授在3000人中做过一个终身实验,用60年的时间调查研究 学校成绩和将来成就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并无必然联系, 甚至有许多考试分数不高的孩子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 就。也就是说,分数这一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最大的拦路虎、 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命根子,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作用并不像 他们想的那么重要。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宣示人人都能做圣 人,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人 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只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个体奋发自强,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一名”和“第十名” 同样存在着成才的可能性,人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成为优 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