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培养]钢琴的表现力

探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培养

探微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培养 一、分析作品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环节 二、感性层面的培养 《礼记•乐记》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 乐的表现是演奏者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释放,从这个角度来 说,钢琴演奏具有很强的感性因素。本文所述的感性层面即 演奏主体对于音乐作品的内在感受、主观认识和领悟能力。

(一)情感体验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先决条件 情感是音乐表现的内涵,演奏者的情感体验是对音乐作 品艺术性表达的基础前提。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开拓眼界,增加阅历,不断 丰富自身的情绪情感体验,把对各种情绪的理解迁移到体会 作品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上,这样才能准确表达音乐内 涵,演奏的作品才能感染人,而更具生命力。如:肖邦《圆 舞曲》Op64.No.2(也称《小狗圆舞曲》),作品表现的是 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不停地追逐着自己的尾巴,在原地嬉戏 玩耍的动感场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形象的语言,结合乐 曲的标题,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音乐画面,引导学生展开自己 丰富的想象力,把作品中回旋、环绕的音型弹奏得更加富于 音乐表情。其次,对于乐曲演奏的“二度创作”,同样需要 演奏者在不背离原著表达意图的基础上,有个性的理解和表 达情感,更好地把握作曲家的音乐语言。如:贝多芬的《月 光》奏鸣曲第三乐章,应该用淡淡忧郁的情感,宁静、舒缓、流畅地倾述内心的感受,如果演奏者能将皎洁的月光、寂静 的夜晚、淡淡的思念……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就能表达出 《月光》那种恬静、委婉的情绪。相反,如果用中速或快速 把连续的和弦琶音演奏成汹涌澎湃的音色,就背离了贝多芬 当时创作此曲的初衷。

(二)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决定因 素 一首音乐作品的精彩演绎,传达的应是音乐内在的能量 与底蕴,而不仅仅是音符本身。钢琴演奏者理论水平和艺术 修养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文化素养的积淀,需要更多的 是“琴”外之功。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一个文 化修养不足的演奏者表达作品意境、诠释作品内涵的程度必 然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可以先从 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学习入手,继而从自然科学、古典文学、 美学等相关艺术学科中获得音乐灵感。通过了解不同时代的 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知晓古今中外音乐家的生活背景和创 作风格,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其更好地感悟作品、 表达音乐。同时,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提升也是演奏者突 破钢琴学习的“高原期”瓶颈,提高悟性,寻找新的生长点 的有效途径。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听”。法国钢琴 教育家齐格勒曾提出:钢琴奏法的秘诀在于以心聆听,用耳 朵去调整,使动作达到完美的境界。所以说,不善于聆听自 己演奏的演奏者永远都不是一个好的演奏者,听觉形象越清晰、越准确,演奏的质量越高。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 听觉的注意力和敏感度,引导其学会倾听自己弹奏的音乐, 听到音乐响起,就要思考和判断音色的变化、踏板的清晰、 旋律的流畅、形象的完整等,处理好演奏机能与内心听觉之 间的关系。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效仿大师肖邦的做法:当一 首乐曲已经记住了乐谱,就在夜里黑着灯练习,看不见乐谱 和琴键,听觉才会敏锐地工作,才能发现自己演奏的问题所 在。此外,教师还应增加实际音乐作品的音响与谱例作为听 觉训练的内容,引导学生大量视听音乐家的音像作品,倾听 优秀的音乐会,欣赏经典的钢琴音乐,广泛接触不同题材、 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的中外作品,培养敏锐的音乐辨析能力, 深化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与 音乐审美能力。

三、个体层面的培养 附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 成的时期,更是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日臻成熟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逐步增强, 有着超强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着重从心理素质 的培养和艺术实践活动的历练入手,为其准确的音乐表达奠 定坚实的基础。

(一)心理素质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内在要求 常听学生提及在公开的钢琴演奏(如音乐会、考试、比 赛)中发挥不尽人意,在台下练习时挥洒自如,而到台上或精力无法集中,或频频出现失误,致使音乐的表现力大打折 扣。从这个角度来说,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手指技术的展现, 更是演奏者心理活动的表达,心理素质的好坏是决定演奏成 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演奏者心理活动的角度分析,影响演 奏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心理紧张程度和注意力的品质,即演奏 中经常出现的怯场、大脑空白、肌肉紧张、缺乏演奏欲望、 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适度的紧张能 使人进入最佳的应激状态,而过度的焦虑只会适得其反,甚 至导致演奏失败。因此,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在日常的 练习中加以重视和改进。作为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找出演 奏失败的原因,明确是演奏技巧不过关,导致演奏的水平不 稳定,还是由于环境的变化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在此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克服技术难点,消除过度的肌肉紧张, 指导学生做好钢琴演奏前的心理准备及演奏中的心理调节, 启发学生从增强自信心、学习放松技巧、情境模拟练习等途 径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因素 的负面影响以使心理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随着学生舞台经 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他们会逐 渐进入“琴人合一”的状态并创造出完美的音响效果。

(二)艺术实践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必要途径 在附中学生的身上常会出现一种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 即学生大都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和专业基础 课的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对专业技能课认真对待,孜孜以求,而对文化课敷衍了事,得过且过,造成自身专业素质 和文化素养发展的不同步,影响了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 活动,促进不同表演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及各学科之间的学 术融合,为学生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 常学习中,附中的学生还有着独特的学习资源优势,除了校 内系统的音乐基础课学习,学生还经常有机会聆听不同乐器 的演奏,这种得天独厚的专业氛围,无疑会给钢琴的演奏带 来丰富的音响资源。如跳音的弹奏可以在弹拨乐器活泼跳跃 的演奏中得到启发;
进行曲和弦的演奏可以在管乐器刚劲有 力、富于弹性的和声中找到答案;
连音的弹奏可以从弦乐那 悠柔委婉的连弓中受到启迪……。此外,学校经常性的器乐 独奏、合奏音乐会排练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立体化平台。在乐队排练过程中,学生们要充分展示出乐器 之间的音乐互动、思想的表达及内在的音乐逻辑,在音响的 氛围中能更好地进行审美体验与创造,既提高了学生分析、 理解及处理作品的能力,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表现力 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