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育功能与实现路径
大学语文教育功能与实现路径 摘要: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诸多 方面发挥重要的和谐促进功能。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仍然存在教师演独角戏的课堂教学、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 以及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大 学语文教育和谐促进功能的实现。对此,可以提倡互动式语 文课堂教学、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师生无障碍沟通、建立以 素质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实现路径 引言 大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涉及到大学语文教师、学生以及 具体教育内容和教学环境之间关系的处理。对这些关系予以 正确的处理,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这些因素之间和谐关 系的达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 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和谐促进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分 析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寻找相应的实现路径,对大学语 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和谐促进功能 (一)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 虽然当前教学改革的潮流是尽可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多 元化,然而,无论具体的教学方式如何变化,课堂教学迄今 为止依然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基本教育方式。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教育质量的最大化,就必 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提 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这一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内 容,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朗读、角色扮演、辩论、归纳总 结、问答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们对相应的学习内 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将精神集中在课堂学习上,从而 达成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之间的充分交流。良好的语 文课堂教学环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当是朗朗的读书声、 激烈的争辩声、惟妙惟肖的角色对白声、以及错落有致的师 生问答声组合在一起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和谐交响乐。因此, 通过良好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创建,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语 文课堂教学的和谐,为大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的 保证。
(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而大 学语文教育对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 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很多文学素材均涉及到良好的师生 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很多鲜活的实例。如,《论语》中出现的 很多涉及师生关系的成语,如“诲人不倦”“讷言敏行”“因 材施教”等,都是孔子对师生关系的精辟论述。通过对这些 文学素材的教学,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会自觉地以此 为标准对照自己的相应言行,从而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提 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师生之间的多种互动,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尊师 重道、勤学好问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 谊,为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现实基础。[1]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 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 目前,大学生在专业课之外的素质培养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
大学语文教育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其通过以下 两方面发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作用。一方面,大学语文教 育的文学素材中,很多涉及到对非专业素质,尤其是品质和 意志力等非智力素质的强调。如,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晁错 论》中所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 忍不拔之志”,东晋名将祖逖的“闻鸡起舞”的典故等,都 会对大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培养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达到弥 补单纯的专业课程在此方面不足的效果。其次,通过语文教 学过程中的角色扮演、辩论、问答、朗读等方式,可以实现 专业知识之外的学生的勇气、交际,以及口头表达等多方面 素质的培养。[2] 二、大学语文教育中和谐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演独角戏的语文课堂 大学语文教育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的功能,必须依赖于良 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存在,其应当包括语文教师、学生,以 及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和谐,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 的讲解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然而,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课堂教 学环境却远远达不到良好的标准,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对于营 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缺乏必要的意愿和能力,课堂教学基 本上完全由其对相关内容的讲授组成,很少甚至没有任何形 式的师生互动,基本属于其个人表演的独角戏。[3]在这样 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完全被分 割开来,不存在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更谈不上课堂 教学之间的和谐。这样的语文课堂必然会极大程度挫伤处于 完全被动状态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 存在的最大的不和谐因素。
(二)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 由于当前功利化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和学生 两者之间的关系被认为仅仅是提供教学服务收取报酬与接 受教学服务提供报酬的纯粹利益关系。在这样过度功利思想 的指导下,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对得起自己的 报酬,而学生则认为只要听完课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 对两者之间的互动乃至良好关系的建立漠然置之。这种日益 淡漠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首先,语 文教师因为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不了解,只能根据自己的经 验和知识对课堂内容进行泛泛的讲解,由于其与学生的需求 和兴趣不了解,必然难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难以达 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因为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碰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学习上的问题不愿或者不敢向教师请求解答,从而大大降低自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降低其学习质量。最后,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建设和谐高校最 基本的内容,师生关系的淡漠对高校统战思想工作的开展必 然构成严重的障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因此, 日益淡漠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损害了大学语文教育对和谐 师生关系的促进作用,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 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使很多学生在语 文教学的过程中根本不关心其所学习的具体内容,而只在乎 教师在考试之前为其设定的考试题目范围。更有甚者,有的 高校由于对语文教育的不在乎,对语文教育采取开卷考试, 使学生根本就不需要接受系统的语文教育就能取得不错的 语文考试分数。这种以单纯的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 使具体的语文教学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从而大大限制了 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促进功能的发挥。在考试形式为开 卷甚至为考查的情况下,由于学校对语文教育的忽视,其培 养学生非智力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功能更是丧失 殆尽。因此,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会在很大程 度上限制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功能的实现。
三、大学语文教育和谐促进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提倡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 要保证大学语文教育促进课堂教学和谐的作用,就必须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之间足 够的交流和沟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决摒弃语文教 师演独角戏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倡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在讲授相应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朗读、角色扮 演,以及问答和辩论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符合 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通过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在创 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基础上,保证其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功能 的充分实现。
(二)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师生无障碍沟通 针对师生之间关系日益淡漠的现实,大学语文教育应当 充分借助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通过QQ、微信、 教学管理平台以及其他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的通讯方式,实现 师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具体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师生关系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 使相关主体能自觉地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 成。其次,加大新媒体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使师生能够充 分利用相应的技术设备实现无障碍沟通。最后,良好师生关 系的建立还有必要同高校统战工作相结合,将促进和谐师生 关系的建设作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统战的思想 工作方面的优势清除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的思想障碍。
(三)建立以素质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 要克服以考试分数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对大学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功能的限制作用,就必须建立以 素质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以 下内容。首先,应当扩大思想品德、意志力、人际关系等非 智力因素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比重,适当削弱专业成绩的比 重,促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教学对相关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 从而自觉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此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其次,在语文教学的学生评价中,适当增加平常学习表现的 分值比例,减少考试分数的分值比重,并严格禁止教师在语 文考试之前给学生划定考试题目范围甚至实行开卷考试和 考查的行为,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大学语文的具 体教学上,保证大学语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功能 充分实现。最后,相应评价体系还应当同高校统战工作密切 结合,使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中文学素材的思想倾向等同高校 统战工作的思想要求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两者的配合充分提 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进一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 的。
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由于其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 发挥重要的和谐促进功能,从而起到相应的提高教学质量的 作用。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大学语 文教育和谐促进功能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1]汪茂华.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学习自信心的 中介作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5(07). [2]张鹭.试论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15(08). [3]史利平,柳翔浩.促进适度对话构建语文和谐课堂 [J].教学与管理,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