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教导创新的思考:医学的哲学思考

医学实验教导创新的思考

医学实验教导创新的思考 实验报告的改革过去,学生的实验报告大多从实验指导 中抄录实验原理和步骤,再写上自己的实验结果,最后根据 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学生对报告普遍 不重视,不但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 习惯,在结果分析中更缺乏严谨的态度、探索的精神。而本 次实验改革中我们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此 基础上完成一篇实验论文。为了较好地完成这篇论文,学生 就必须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细心观察、详 细记录实验和结果;实验完成后,学生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 整理、综合和分析,再结合理论知识得出初步的结论;进一 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对实验及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体会, 以最终完成论文的写作和修改。另一方面对学生实验报告, 教师不是简单采用批阅评分的形式;而是根据不同情况,对 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则根据老师的建议,结合独立思考 和文献查阅,修改完善自己的论文。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训 练过程,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其 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师生之间的 交流和沟通。学生实验成绩的评估传统的实验评分一般由三 个部分组成: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和考查。我们在本 次实验改革中,强调了对学生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的评估。

对学生成绩的评分,着重从预习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习 惯、团队合作能力、数据记录和分析、综合分析和科学思辨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

实验教学改革的收获和体会 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当前存在一部分学 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其中原因除了学生长期在填鸭式的教学 模式学习下养成的学习习惯外,与我们现行的教学方式还没 有真正走入启发式的、主动学习型轨道有关[4]。这种被 动式的学习方式体现在实验教学方面,主要为大多数学生在 实验课前不预习、不思考;指导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从头到尾 讲解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点等;然后学生完全按照老 师的讲解和实验指导进行操作,获得既定实验结果;这样的 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存 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尤其对于今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这 种被动教学的弊端就越发显现。本次实验教学引入科学研究 的基本环节,通过对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现象记录、 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综合结果、论文撰写等一系列训练过 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基本的科研思路。

这一教学过程也尝试将免疫学理论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 来,提高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样,对于 学生实验论文的批阅,我们也着眼于对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表述,指导老 师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向学生指出,由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 修改论文、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 解和认识不断加深。如不少学生从免疫血清与羊红细胞出现凝集现象的实验结果中,就直接得出免疫血清中存在抗羊红 细胞抗体的结论。指导老师的批阅是:“除抗羊红细胞与羊 红细胞结合可出现红细胞凝集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可引 起羊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如有,如何证明你所做的实验中出 现的羊红细胞凝集是抗羊红细胞与羊红细胞结合所致?”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思考得知,除了抗羊 红细胞抗体外,一些植物血凝集素和一些具有血凝素的病毒 都可以或可能引起羊红细胞的凝集,因而明白了自己上述结 论表述存在不够严谨的问题,进而从免疫学的理论和自己所 做的实验结果中分析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 迫使学生“钻进去”思考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思考获 得新知,同时也体验到一种探索的快乐。实验技能和解决实 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其一,本次改革的实验内容是一个 综合的系列实验,包括抗原制备、动物免疫、抗体功能分析 等。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学会了动物免疫的基本操作,还掌握 了一些实验动物学的基本规范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还将抗 体效价测定、凝聚实验、沉淀实验等生化和血清学技术手段 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 二,整个实验体系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一环紧扣一环, 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每个步骤,并且能独立解决实验中出现 的一些问题。如抗原的性质和免疫途径如何匹配、佐剂的选 择、抗体稀释度的选择等,这些问题都必须根据每组具体情 况进行设计和调整。这种训练的本身远比学生机械地掌握某个具体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意义要大得多。显然,在高等 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能力的培养,远比专业 知识的传授重要得多。本次实验改革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 尝试。参与实验指导老师的收获对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传统 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的实验教学的内容一般以验证性实验为 主;实验教学方法以“老师讲,学生听,实验操作照方抓药” 为主要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比较系统的 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规范,但缺乏活力、创造力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本次实验教学改革中,指导老师通过与学生大 量的交流和接触,充分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不同质的群体, 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社会经历、知 识结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当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 式能更多地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 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 习效果[5]。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投入增加实验教学改革是 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 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及教学投入,对每一个方面的改革都 需要精心设计,并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较为理想效果。

对于整个实验教学的改革,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才能设计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全面的方案。本次实验改革,我 们在现有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框架内进行一部分的探索性实 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离真正走出一条与创新型人才要 求相适应的新路尚有一定差距。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进一步改革的思考 由于受现有教学框架和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本次教学改 革仍存在着一定局限。首先,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地 位没有根本改变,表现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评分中,理论教学 占70%,而实验教学只占总分的30%。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 现象没有根本改变。其次,由于受教学时数限制,难以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加入对学生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的自行设计 性实验。第三,实验教学尚未形成自身独立的有益于培养创 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依据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和创新性、实 践性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医学免疫学实 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初步设想如下。构建一门独立的实验教 学课程设立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并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和 培养目标,建立实验教学自身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从根 本上改变当前专业教学中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局面。

我们考虑打破学科界限,将医学免疫学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医 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甚至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 有机整合,形成一门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以促进学科之间 的融会贯通。整个实验教学体系将按三个层次来设计,即基 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或研究探索性实验。①基础 性实验主要包括该门实验教学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 本的实验技能和一些验证性实验,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 病原生物的形态观察等。②综合性实验基本上与临床实际密 切相关,如模拟临床标本的免疫学检测、病原体的分离鉴定等。这一层次的实验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同时,将所学 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两门或两门 以上的课程知识和实验技能。③设计性实验涉及的知识面较 广,要求实验者既要有较全面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 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和完善实验 教学考核评估体系为了更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化发展的要求, 提高对学生实验操作、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我们将考核的重点放在科学问题的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操 作、团队合作等各个环节;考查成绩部分则包括实验过程中 的规范操作、创新设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验讨论、结 果报告五个部分。通过这样多尺度的评估形式,以全面锻炼 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意识[6]。总之,基础医学的实验 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医 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围绕学 科自身特点,通过整体规划、科学设计、不断实践和总结, 以尽快建立适应于新颖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模式,这已 成为当前高等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