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取象的思维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长期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 医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和北京护士学校护理专业部分学生《中医学》的教学任 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取象比类”思维方法 的应用作一探讨。

1 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西医院校的学生是经过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初步建立起一套现 代医学的基本思维习惯之后,在临床阶段开始学习中医课程的。这是两套完全不 同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法,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因 此,很 多学生在学习《中医学》课程的时候感觉无法理解,枯燥乏味,无所适从,对学 习中医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目前,在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学中,仅有1个学期几十个学时的《中医 学》课程,内容要涵盖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多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短的 时间里要将内容丰富的中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非常困难的,又没有充分的临床 实践机会,很难真正应用于临床。

笔者认为,影响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除重视程度不足 之外,主要是中西医学思维方法的差异妨碍了学生对于中医知识的理解。所谓“授 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中医知识应付考试,不如在讲 授知识的同时加入有关中医思维方法的介绍,培养对于中医学的兴趣,加深对中 医学的理解,从而增强对中医学的认同感,也可为日后工作需要时补充相关知识 打下一定基础。

2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学理论成形于先秦时代,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在当时历史条 件下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可以由微观认识宏观,由个别推测一般,由具体进 行抽象,实现了人类的认识由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迁移,从而为中医学的发 展开拓了思路,对中医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取象比类”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通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确定“类”的概念和特征,将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与“类”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比较、 类比,然后推论出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的方法。这是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 通讯作者:支楠,E-mail:zhinan@trhos.com 法之一,也是不同于西医的逻辑思维之处。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常用的认识论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随处可现。

适当加入此类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西医院校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中医学产生兴 趣,尽快走进中医殿堂。

3 取象比类法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取象比类在中医教学中具有启发思路、触类旁通的积极作用。联系自然事 物,恰当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加深学生对中医学中抽象概念的理解。

3.1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因此,一直是中医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如何让西医院校学 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是教学中的挑战。充分应用取象比类思维,往往能达到事 半功倍效果。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本概念。可以从阴阳的本义讲起,即日光的向背:朝 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再逐步引申出阴阳的其他属性,如《素问·阴阳 应象大论篇》“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的论述,使用水、火这样大家熟悉的事物 对阴阳的属性进行类比,使抽象的阴阳概念有了具体的形象,学生很容易从向阳、 背阴或是水火的特性来想象和归纳阴阳的属性和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是取象比类思维的经典运用,五行的本义即指自然界木、火、土、 金、水5种基本的物质形态,逐渐抽象引申为这5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每一类事 物和现象之间都有着相同的或相关的特定属性,彼此之间构成了紧密的联系,从 而构建了具有“天人合一”思想的五行学说。《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以木为例,“木曰 曲直”原指树木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直的特性,可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 条达、舒畅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现象都可以归为“木”。春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这正符合生长、升发的特点,因此归属木行。此外,在讲授五行间的生克制 化关系的时候,将抽象的五行简化为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关 系,也是在教学中常用的引导西医学生入门的有效方法。

3.2 生理病理 中医学中使用取象比类思维推论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论不胜枚举。

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时代已形成系统理论,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属性,以五行 为纽带,把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和人体的五脏、 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一一联系对应起来,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 理病理理论体系,体现了人体内部及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如《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篇》“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在天为风,在地为 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 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风伤筋……酸伤筋……”就阐述了五行 中“木”所代表的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 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外感六淫病因的归纳是取象比类思想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古人 以自然界之气象、物象与人体临床表现相类比,经过反复临床实践验证,归纳总 结所得。以风邪为例,笔者备课时在课件中加入了一些图片,以加强学生对其致 病特点的理解:使用台风后大树连根拔起,灌木和小草安然无恙的照片,结合感 冒在表、在上的临床表现,讲授“风性清扬开泄,易袭阳位”的特点;
用一张龙卷 风的图片,通过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来讲授“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使用风力 发电机和大风时树木枝叶剧烈晃动的图片来介绍“风性主动”的特点;
在“风为百 病之长”的说明中,结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生活中常见的中成药, 讲解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以致病因素(邪气)与机体抗病能 力(正气)之间的相互斗争及双方盛衰变化为主线。因此,在病机阐述中,往往 可以从军事现象中进行取象比类,把正邪关系类比为战争中进攻和防御的关系, 这样更加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3.4 中药学中药基本理论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无不打着取象比类的 烙印。清代徐灵胎指出:“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 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通过生长 时间和气味来说明茵陈的归经和功效,“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 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能凉而能散……是以善清 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

3.4.1 从形态类比 中医学有“以形养形”、“同气相求”的理论,也可以结合 民间“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进行讲授,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如羊肝益肝明目,茯 苓皮、冬瓜皮、生姜皮利水消肿;
莲子心、栀子心、灯芯草等清心降火;
鸡血藤、 络石藤、忍冬藤等藤类药舒筋通络;
核桃、益智仁形似脑而益肾补脑;
松节、牛 膝形似关节而通利关节。

3.4.2 从质地类比 “升降浮沉”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物质 地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花、叶等植物药质轻升浮,如荆芥、细辛、薄荷等解表 药走表向上,具有解表升散之功;
矿物药质重沉降,如朱砂、磁石等入里下沉, 能重镇心神、平肝潜阳。又如,同属辛味能行能散的药物,因其质地不同功用也 有差异:薄荷、荆芥等枝叶类药气味清香,善走表而有解表之功;
藿香、砂仁等 果实类药香味浓郁重浊,可入里而化脾胃湿浊;
麝香、冰片之类挥发性极强,芳 香走窜,善开窍醒神、祛瘀通络。

3.4.3 从颜色类比 中药颜色类比多源于五行学说。如朱砂、丹参、血竭、 红藤、牡丹皮、茜草、赤芍、鸡血藤等色红入心经或血分;
磁石、地黄、桑椹、 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何首乌等色黑入肾经;
生石膏、百合、白果、桑白皮、 白附子、白芥子、白茅根、贝母等色白入肺经;
灶心土、陈皮、黄芪、党参、人 参、炒谷麦芽等色黄入脾经;
青黛、青皮、青木香、枳实、佛手、薄荷等色青入 肝经。

3.4.4 从环境和习性类比 中药的功效往往与其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密切 相关,如生于湿地的泽泻、芦根、浮萍、海藻、蒲黄等药物可以利水消肿;
生于 夏季的荷叶、青蒿等药物能清热祛暑;
生于寒冷地区的雪莲、人参等药物能益气 温阳;
潜伏水底的龟甲、鳖甲、石决明、珍珠母等可滋阴潜阳;
善打洞走窜的穿 山甲、蛇类、全蝎、蜈蚣等药物善行而通经活络;
蝉夏季长鸣,故可用蝉蜕疏风 清热,治疗咽喉疾病。

4 教学中运用取象比类法的思考在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对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活 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记忆枯燥抽象的中医知识, 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在课堂中引入取象比类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填 补以往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使学生对于中医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有一 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但也应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看到其局限性。不 同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前者提供了取象比类的依据,后者则制约 了取象比类结果的准确性。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容易为表象所干扰,难以对事物 的本质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取象比类方法所建立的联系,也难免具有表象性、主 观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因此,应让学生了解到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性,不可随意 推而广之,否则有可能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反而引起对中医的排斥和不信任。

实际上,中医学通过取象比类思维在不同事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不一定 是其本质和必然联系,而是借助这些联系做为桥梁,构建一个阐释自然现象、人 体生理病理功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中药功效主治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的理论系统。这是在临床实践中所建立的,其实质就是对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疾病 状态演变及其防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取象比类”只是一个认识手段,其结论还 需要根据临床实践进行取舍,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 的说法就是根据临床实践对取象比类结论所做出的修正。

5 小结 对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学来说,介绍取象比类思维,只是激发学生学习 中医兴趣、巧妙记忆中医知识、感性了解中医文化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应该客观 全面认识其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其他思维方法和教学手段灵 活运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简单易学、准确全面,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 想,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