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以亲和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以亲和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以亲和文化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成立于2012年,2014年加入 了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市实小集团)。几经 研究,学校确定了“努力使校园成为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 郁、教育质量精良、办学特色鲜明的区内优质品牌学校”的 总体目标,围绕着“亲和”文化建设不断发展起来。

一、科学规划,让学校发展有目标 理想的校园应该是师生自然生长、快乐生活的家园;
应 该是美丽幽雅、充满生机、人际和谐、心灵放松的地方;
应 该充满人文气息,使教师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充实而幸福地生活,使学生可以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放 飞自己的梦想。这些可以统一归结为“亲和”。围绕“亲和” 文化,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读学校的科学规划。

一是管理文化。更高水平、更高要求地实施级部管理制, 继续推进和落实部门(级部)特色工作、教研组创新工作机 制,用积极评价机制消除工作倦怠,激活工作动力;
建设好 校园环境文化,完善好学校制度文化,培育好学校精神文化 (启动年度“亲和论坛”机制,形成学校文化标识和集体认 同),努力使“亲和”文化成为每个师生的行动指南、精神 信仰,逐步成为学校文化的品牌。

二是教师发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管 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 教师科研意识,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素质整体提升。

三是学生成长。努力探寻“亲和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 合,着力推进名班主任工作室活动,以班级博客、微信公众 号为平台,让学生家长及时通过网络空间参与学校及学生的 管理,强化“八礼四仪”教育;
丰富《中小学生守则》教育 途径;
深入实施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推进建设“亲 和”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一、创生文化,让学校发展有灵魂 学校的“亲和”文化建设,以“人文情怀”为出发点, 培养师生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所提倡的是“亲近成长、 亲近自然、亲近社会”,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真实、和谐的 校园生活状态。

1.立德树人,彰显理性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坚持以德育的方式育 德。充分运用校本资源、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 样的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的思想 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贯彻新《中小学日常行为规 范》、新《中小学守则》、“八礼四仪”精神.在校园生活 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学校针对实际,在扎实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艺体 社团等活动中嵌入德育课题研究,实践包含“体验德育”“自主教育”“家校协同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复合型”德育新 常态,探索“亲和”德育育人新模式。积极开展“和礼立德” “和美立人”等系列活动;
办好科技节、艺术节、体育文化 节等校园节日,更高要求地构建“书香校园”,较高水平地 建成“科技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

继续保持好跳绳、田径等“教体结合”的优势项目,努力达 到区内顶尖、市内一流的水平。

2.规范管理,激活灵性 在“亲和”文化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最大 限度地调动师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创造具有亲和 力的学校人文环境,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从教的幸福,让学 生能够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1)教师管理,刚柔相济。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每一项制度的诞生都经历了“发现问题—探讨原因一商量对 策一制定措施(制度)一校会通过—颁布执行”的程序。整 个过程都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协商,最终形成共识, 大家一同遵守。学校在实施中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一是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教师理解学校的管理,感受学校的人文 关怀。比如:通过校长与教师共同撰写《心灵之约》,架起 彼此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校长对待教师就像对待自己家人 一样,对教师遇到的困难竭力予以帮助等。二是在执行制度 时,体谅教师的“无意识”“不得已”等情况,做好特殊状 态下的“谅解备忘录”。学校推行的“亲和”管理制度的最理想化境界是制度的消亡,也就是人人都能不用制度约束, 自觉做好各项事务,真正做到文化化人的境界。

(2)学生管理,自主成长。对于学生的管理,学校的宗 旨是成长第一,重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 秩序意识。首先,让学生了解规则,理解规则,规范自己的 行为。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学校要求教师用一到两周 的时间带领学生了解校园,熟悉小学生活,知道学校有哪些 要求。其次,让学生自己建立“班级公约”等,进行自我管 理、自我约束。最后,充分培养小干部,锻炼学生的管理才 干。学校成立“红领巾志愿者”“校长小助理”等,使学生 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各项日常管理,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 能力。

3.优化队伍,凸显个性 一个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 队伍。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主要做了以下尝试。

(1)校本培训,切实提高学习品质。坚持“走出去,请 进来”的培训模式.每学期有计划地邀请教科研专家、特级 教师为教师开设讲座,创造机会让教师尽可能地走出去参加 校际交流活动,从而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体会和 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为其教学研究铺路架桥。每学期学校 各级部教研组教师围绕高效课堂,积极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 研究;
广大教师对“名师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进行 了深入研究,并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自我反思。向教师推进宽口径阅读,充实、更新知识,修炼精神;
推进专题指向性阅 读,提升教育教学素养;
推进思索性阅读,“读”“思”结 合,再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师逐步成长为智慧 型教师。

(2)聚焦课堂,提升教学艺术。从2015年开始,学校积 极开展构建“亲和”课堂提高学习品质的实践探讨,努力实 现整体建构与和谐教学的衔接。理想的状态是回归传统与本 真,追寻孩子本来的样子——“顺之以天性”,追寻课堂自 然的本色——“师生共同成长”;
具有生本、生态、生长、 和谐、和乐、和美的“三生、三和”的特点;
基本结构是“亲 和激趣,自主学习一亲和互助,合作探究一亲和课堂,精讲 点评一亲和竞技,有效训练一亲和生活,领悟升华”;
通过 示范课引路、公开课激励、研讨课提高、常态课指导来具体 展现。此外,以课堂教学比武、模拟讲课、同题研究、教学 开放周、青年教师大比武为主要形式的“亲和课堂”教学研 讨活动为教师编织了一条条情感纽带,也提升了全体教师的 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

(3)夯实“三项工程”,促进队伍成长。一是师德工程。

把师德建设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与校风、教风和 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校务公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师德建设 的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教职工代表大会的 作用,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整体合力,促进全校师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二是青蓝工程。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 采用师徒结对形式,强化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各种措施,不断 完善青年教师汇报课、说课、课件制作、师徒同台赛课等一 系列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促使其快速成长,脱颖而出。三是 名师工程。针对教师年龄、实绩、能力的特点,制定分层培 养目标,形成“教坛新秀一骨干教师一学科带头人一特级教 师”的四级培养梯次,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压担子, 鼓励青年教师早挑大梁、成名成家。

三、反思变革,让学校发展有活力 两年来,学校一直在探索本校的文化建设,目前初步确 定了“亲和”的主题,但是深入挖掘得还不够。文化是学校 的灵魂,也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取向。

学校将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大讨论,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 观能动性,凝聚大家的智慧和热情;
同时,让学生和家长参 与进来,发挥他们的智慧,让文化更具科学性和适切性,让 文化讨论的过程变成一个凝聚人心和统一全校师生价值认 同的过程。

1.草根研究 学校除了把文化建设作为课题深入研究,也坚持从教育 教学的第一线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 科研的创新,在课题研究中广泛运用行动研究法,体现“教 学即研究”的“草根性”特征,使科研与教学真正做到一体 化,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2.常态阅读 学校一直鼓励教师要多读书,哪怕是阅读教育教学之外 的书,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推进。例如:以年级为单位 开展的“共读一本书”活动,以同一个主题展开的“读书沙 龙”活动,还有以教师个人阅读心得进行的“好书推荐和阅 读交流”活动,等等,努力从教师自身做起,为学生塑造良 好的阅读形象,让“书香校园”的建设落到实处。

3.实践变革 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走得更 远、更实在。这几年,学校一直在如何真实有效地开展课题 研究上下功夫,努力让课题研究贴着地面行走。一方面,加 强学习,尤其是向市实小集团学习,积极参加市实小集团的 每次大型课题研究活动(如省市级课题的开题、结题和中期 研究现场会等),从中汲取营养,以研究的方式、勤勉的态 度,积极投入课题研究。另一方面,用坚持的态度,持续、 常态地进行实践研究,边研究、边学习、边改进、边提高。

学校还提出校级小课题研究的号召,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本 学期的教学提出一个短期小课题并开展行动研究。

一所学校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有独特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非一朝一夕能形成,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在实践中不 断探索、提炼。“亲和”,于淮安市清河实验小学而言,是 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学校会不忘初 心,继续前行,让“亲和”成为一张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