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新解综述分析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新解综述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不同的心理健康观决 定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从辩证唯 物主义哲学高度对心理健康赋予了新的内涵,做了新的诠释。一、传统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界定还有许多,但综合各家定义可以 看出,心理健康一般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标准:一是较为客观 的心理健康的底线标准,即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的非病状态。
如果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不能确认某人有心理疾病或 症状,那他心理就是健康的。二是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良好的 适应状态,即一个人能适应自身及环境的种种变化,他心理 就是健康的。三是要求较高的标准,这一标准要求心理健康 的人符合更理想的状态,比如负责任的、成熟的、勤奋的、 能够爱和被爱的、独立的、智能良好的、快乐的、有成就感 的等,指向高效学习、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数的最佳心理状 态。这些界定尽管从某一层面解释了心理健康的内涵,但都 没有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刻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 及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 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机能正常, 富有活力,能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心理环境和 积极心理力量;心理健康不是指没有心理偏差,而是指能够 通过积极的心理力量有效控制和化解各种心理偏差,实现与 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平衡,并且这种平衡不是静止的、孤 立的,而是发展的,与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
心理平衡是心理两极性矛盾运动的结果,表现为内心世 界的和谐,通过内心世界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实现。内心世 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获得、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动力。心 理偏差甚至心理疾病本身只是心理不健康的指征,而有效面 对、调控心理偏差并使整体心理朝向个体成长和人类文明进 步的方向提升,进而实现对立统一的心理过程及平衡和谐的 心理状态,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在内心世界的诸多矛盾中, 对心理健康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矛 盾。其中,社会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主导着心理发展的 性质和方向。个性化主要是自我取向,极端个性化容易滋生 心理问题、心理偏差甚至心理疾病;社会化主要是集体取向, 极端社会化容易丧失自我。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应该是社会化 主导下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即两者之间的平衡和谐。
心理平衡是在一定时空、一定情境下的平衡。一旦达到 平衡,个体主观和客观世界将孕育新的斗争,斗争达到一定 程度,将会打破旧的心理平衡,进而构建新的心理平衡。因 此,心理健康的本质不仅是由不平衡迈向平衡,而且是由低 层次平衡向高层次平衡不断转化。这种平衡的获得和进一步 转化是在社会化导向下主动进行的。可见,完整的心理健康 是个性化心理与社会化心理的矛盾统一体,双方的对立统一 推进了潜能开发和心理发展。因此,心理健康的本质不仅可 以概括为社会化主导下的心理平衡,而且这种平衡处在螺旋 上升发展之中,每一次旧平衡的突破和新平衡的建立,都遵 循事物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规律,都是心理健康质的飞跃。
综上可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心理健康要义有 三:第一,它是内心世界矛盾双方的斗争,其中个性化和社 会化构成主要矛盾,社会化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 这种矛盾运动促使矛盾双方在对立的过程中实现一定条件 下的相对统一,从而达到暂时的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平 衡和谐状态;第三,这种心理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主 客观条件的变化,旧的平衡不断打破,新的平衡不断建立, 从而促进整体心理不断产生质的飞跃,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观的思想基础 心理平衡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它 最早体现在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中。孔子说:“君子中庸, 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 所谓“时中”,朱熹注:“能随时以处中也。”“中无定体, 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 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则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 无所忌惮矣。”(《中庸章句集注》)意思是说,君子能把 握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 的心理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 衡。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 的人格特征。同时,他还要求别人善 于维护心理平衡,以实现“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 ·尧曰》)的理想人格。在如何谋求心理平衡问题上,孔子 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思想。这对纠正“嫉贤妒能”“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 的不健康心理偏差都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心理平衡思想在祖国传统中医文化中尤为重视。《阴 阳水火气血论》提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素向》 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阴阳”被看作天地间万事万物存在、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当然,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例外,也应由 “阴阳”决定,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阳消则阴长”。
这种观点具体到心理健康上,可以理解为,人的心理状态是 阴阳两极的对立统一,心理健康就是一定限度内保持内心世 界阴阳两极的动态平衡。张介宾在《类经附翼·求正录·大 宝论》中指出:“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生物,偏 则气乖杀物。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 乃绝’。”从心理卫生角度来看,如果阴阳平衡,人们的心 理就会处在良好的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内经》 上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 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其主要 思想是说,人的内心体验有两极,如果不能持中而偏向一极 就会导致某部位疾病,因而必须善于用另一极体验来控制、 调和,以达到内心平衡,从而防治疾病。张从正在《儒门事 亲·九气感疾更相为治术》中对《内经》理论做了进一步阐 述:“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 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 以治思,以污辱期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 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 耳目,易人听视。”丹溪学派的戴恩恭在《金匮钩玄·气属 阳动作火论》中也指出:“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 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热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 思则气结。其言治法: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惊者平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喜者以恐开之, 悲者以喜胜之。”“一升一降无有偏胜是谓平人。”(《局 方发挥》) 心理平衡思想经医家张介宾得到了更完善的发 挥和解释,他提出了“阴阳一体”“五行互藏和阴阳水火” “阴阳的常与变”“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阴阳理论及“扶 阳抑阴”“补阴抑阳”的措施,以促使阴阳由“变”向“常” 转化,即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
在国外,直到近代才出现类似于上述中国传统文化里心 理平衡思想的心理卫生理论和观点。巴甫洛夫、奥尔波特、 荣格、舒尔兹以及“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皮尔斯等对心理 平衡都有过类似的论述。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将人性划分 为代表本能的“本我”、现实中的“自我”以及代表人类社 会道德和精神追求的“超我”。“自我”实质上也有在“本 我”和“超我”之间取得平衡从而呈现出活生生自己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