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论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从哲学最早期 的发源时期古希腊哲学到哲学思想繁盛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的位置不 断被推进,其理论也逐步被完善。直至19世纪下半叶,理性主义仍居于西方哲学 的主导地位。在此之后兴起了非理性主义,冲击了理性主义的位置。非理性主义 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主要是针对理性主义的观点进行批判、反驳,非理性主义 在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发扬。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 义者再次掀起了批判传统理性主义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不单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 承,而且它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加倍深入。就此而言,后现代主义是非理性主义理 论继续发展与延伸。由理性主义处于哲学殿堂中高居不下的地位发展到非理性主 义的出现冲击理性主义的地位,再到后现代主义猛烈批判理性主义的演进过程看, 其内在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性和逻辑性。而且,三者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的理 解阐释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故而,根究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西方哲学研究 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而言也是一项要务。一、理性主义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理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可以追溯至古希 腊时期。在那个哲学之源的最初阶段,理性主义便有了全面发展,成为西方哲学 理性思想取之不尽的源泉。其间逻各斯和努斯两大概念的提出,是理性思想的彰 显,为理性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的思考方向;
苏格拉底对善的追问,对灵魂的 思考是以理性为根基;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人的灵魂包括理性、勇气和欲 望三个部分,灵魂特有的和基本的东西正是理性。柏拉图把理性放置于最高的位 置,认为灵魂是永恒不朽的。他作为这一时期理性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来 理性主义的发展开辟了路径;
亚里士多德则延续柏拉图对理性地重视,把理性主 义和他的哲学思想融合贯穿在一起。他提出人为政治服务,为其政治理论奠定了 坚实基础。简而言之,在古希腊哲学时期,理性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存在的基础 和本质。
后来发展到中世纪时期,虽然神学于当时备受重视,哲学是为神学服 务的,而且托马斯阿奎那甚至提出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然而理性主义在这一时期 并无断裂,其理论思想仍居于统治位置。这是因为,要想使大家承认上帝存在, 也需要采用证明和推断的理性主义方法。即使在宗教神学反对哲学的中世纪时期, 各理论中依旧充盈了理性主义,神学和理性是不能分而立之的。至18世纪,众多哲学家主张用理性对待一切,这一时期也被后来的哲学家们称为近代哲学开始的 转折点,更进一步确立了理性主义的权威。笛卡尔强调理性在哲学思考和人类生 活中的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理性主义的地位。他用“我思”证明“我存在”,对 整个哲学和认识的发展影响重大;
培根认为在自然界中求取生存的人类只有通过 自己的理性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
而斯宾诺莎尝试调和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对立 因素,但最终并没有成功。
到了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繁荣体现了理性主义发展的鼎盛,期间 的多半哲学家们都持有理性是所有存在的根本的看法。哲学家康德同样承认理性 地重要性,对于甄求完美理论的他在理性主义中发现了其中内在的局限性,不过 并没有影响他对理性地重视且由此树立哲学普遍原则。黑格尔极度赞同理性主义, 又提出“理性本身恰好在于把对立面作为观念性的环节包含于自身之内。因此一 切理性的东西同时又可称之为神秘的,但这只是说,它是超出知性之上的,而绝 不是说,它是完全不能为思维接受和把握的。”[1]直至今日,理性主义作为西方 人文的传统概念,作为西方社会的传统思想,并没有因新的思想潮流而泯灭。
二、非理性主义 卢卡奇说:“19和20世纪反动哲学的决定性主流”[2],可见理性主义所 处的首要地位直到19世纪才被冲击,非理性主义一反往常的附属位置,成为哲学 家思想理论的主要成分。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是一切生物最深层的核心”[3], 主张从意志出发认识世界和自我,他是非理性主义的第一人;
柏格森提出人的生 命意志只能依靠直觉延绵下去;
尼采则指明并不存在绝对真理,在叔本华的对理 性主义批驳的基础上,致使真正的非理性主义转折的开始;
萨特否认历史的规律 性,在他的存在主义中极端的认为人已经丧失了主体性,并追求绝对的自由。总 之,19世纪下半叶非理性主义成为西方哲学的发展主流。
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探索对哲学家曾建树的 世界图景致以破坏,政治领域的新观念对思想家曾提倡的理论框架致以瓦解,使 得西方社会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对于理性的态度最为激进。可以说,非理性主 义正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出现形成的。以德里达、福柯和罗蒂等人为代表 的后现代主义者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针对理性主义的主张,传达一种不确 定的哲学态度。非理性主义否认本体的确定性,其中的哲学理论都是对传统哲学 思想的瓦解与解构。他们主张的哲学思想是多元化的、模糊不清的,他们对理性 的认识进行翻天覆地的改变,致使这种认识方式从形而上学的领域扩展至社会生 活和政治领域。德里达较为著名的论断即“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就是说除了本文的语言和文字之外,是不存在隐含的真理,不用追求事物表面背后的本真;
福 柯直接宣称“人类已经死亡”,认为人在知识与社会的发张过程中并没有发挥任何 作用;
罗蒂试图摧毁传统哲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解构传统哲学如镜子反映存在物 的思维理论,宣扬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平等地位。
非理性主义的出现虽然动摇了理性主义的主导位置,但是西方理性主 义作为一种思想文化的传统,并没有因为非理性主义的出现而终结。在理性主义 和非理性主义的矛盾中,两者都在寻找一条为自身找到归宿的路径,而后现代主 义在对理性主义的彻底瓦解过程中确是飘忽不定的,不停地对理性主义和非理性 主义进行解构。
三、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对比 (一)本体论 在传统哲学的理论思想中,理性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人可以利用自己 的理性解释自然世界,探求一切的本质寻找真理。本体论方面,理性主义者认为 宇宙万物的存在、成长过程都有规律可循。人的理性能掌握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 内在缘由,因此能准确认知世界。固然理性主义哲学家们都承认事物存在内在规 律,但是对于其具体理论解释却各持己见:柏拉图用理念论解释存在,认为是理 念构建了现存世界;
笛卡尔在普遍规律的背后寻找出一个存在者——也就是上帝, 并用这个全知、全善、全能的存在解释一切,作为一切的根基;
黑格尔追求历史 规律性,用辩证法肯定了精神自我的规律性,主体通过理性指导一切实践活动。
情感、情绪、激情、意志、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在非理性主义理论中 作为源于人的生理本性的因素存在。非理性因素更像是人的动物性本能的延伸, 一种无序的、随意的、零散的不可控因素对人的影响,让主体本能地追求享乐, 做出非理性的行为。意志作为世界存在的来源,一切的事物都显得充满活力,生 生不息的。而后现代主义则是把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推向极致,延续着非理性主义 之路走得更深更远。
(二)认识论 传统哲学主张用理性的方式认识世界,例如概念、推理和判断等,在 他们的观念中真理不会因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改变。而非理性主义则是通过人的直 觉、本能、体验去直观世界,把主体的感受、情绪、想法作为世界的本质来认识,把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看作是非理性因子的活动,强调直观感受。后现代主 义在非理性主义的基础上更深一步地否认现实存在物,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所 有的事物都没有被认识的必要,甚至是历史也是断裂的发展,彻底的否定消解理 性主义。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一切表象背后还有真理的存在,坚信人们有了理性 就可以认识世界,对真理的存在深信不疑。认为人是一切的行为的最终目的,追 求人的幸福、权利等。非理性主义强调通过人的观察来认识世界,不同的人采用 不同的视角就会看到不同的真理,就像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后 现代主义认为一切都处在流动变化之中,否认事物背后真理的存在,对待现实只 能是游戏的态度,而且没有必要制定规则的游戏。
(三)历史观 传统理性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像一条不停前 进的线路,既有方向又有路径。理性主义者对历史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科学 技术属于人类促进历史进步的一种手段。当然,除了利用科技手段之外,还有一 种至关重要的手段——理性。正是通过人的理性力量的运用,自然界才能得到应 有的改善,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的步伐。
然而,非理性主义的历史观却不再延续理性主义者的乐观态度,他们 否定历史的规律性与前进性,甚至否认人类的存在。对待科学技术、理性和人类 社会三者的态度,非理性主义者则和理性主义者恰恰相反。在非理性主义者看来, 理性并不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只有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 后现代主义那里,社会历史的发展被看成是断裂的、凌乱的、无规律的过程。后 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 的全部就是断片”[4]福柯的历史观理论是最能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中心思想,他 认为要做历史分析,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对不连续性的探究。
总之,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为一对矛盾式的存在,研究者们必须 正确把握两者内在的辩证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只有正确认识矛盾双 方,才能在矛盾中稳步前进。当然,研究之外的实际生活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 主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只坚持理性会让人的生活乏味、 枯燥、死板,只坚持非理性的方式会使人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无规范无秩序。
因此,充分明晰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哲学研究或现实生活中发挥二者的积 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