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思想。生活教育与社会生 活息息相关,因此,要从生活的角度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 并能够自觉地将学习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 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基 于此,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考试成了重心,学习压力较大, 特别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在各种各样的考试中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对此,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思想为指导,更新教学理 念,以学生的生活为着眼点,拓宽教学思维;
以生活化的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 开阔学生的视野,获得生活化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明天不封凉台》的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爱护一只鸽子可以不封凉台,可以用布条给鸽子 做窝,找来水、玉米等喂鸽子,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 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呢?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文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创 作思想,拓宽和拓深学生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以实际行动做一名 环保小卫士的决心。
挖掘教育素材,唤醒情感体验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尽管苏教 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注意挖掘生活中 的素材,因为仅仅将教学局限在教材中,学生会失去新鲜感,学习兴趣就会越来 越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认真解读课文内容,构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认知。
比如,在执教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时,笔者给学生讲到,有一天我 们的母亲老了,甚至去了,那一刻我们一定会明白:这世界上有多少位母亲,就 有多少颗对儿女永远无私,永远真爱的心,世上有多少个读懂母亲的儿女,就会 有多少份苏醒的感恩之心,你读得懂自己的母亲吗?让学生去回忆一下自己的母 亲,想一想在和母亲日常生活的相处中,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并从那些历历 在目的情景中选出自己最受感动的事例并写出来,这样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去感受 母爱的伟大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 证。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积极与学生互动,营造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分享学习之快乐的良好教学氛围,让 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模式、 生活体验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这种差异性开展教 学,做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获得更大收获。
比如,班里总会有几位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很多人眼里 是“学困生”,作为老师不要轻视学生,而是要以爱心关注他们,经常心平气和地 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哪些地方有困难,发现他们稍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学 生和老师关系融洽了,就会逐步喜欢语文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 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只要我们付出爱心、 诚心,做到细心、关心,学生就会树立学习的信心,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我们的 语文教学质量就能很快得到提升。
开展比赛活动,提高竞争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活 力,推动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在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手段,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富有吸引力。比如,结合教学的内容和 教学的进度组织开展比赛活动,不仅可以给语文教学增添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 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开展“故事接龙”写作竞赛活动,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 小组,要求各个小组自己确定中心,由一个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写出文章开头, 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喜欢的写作手法来续写故事,每天每个小组 的一名学生把自己写出的故事朗读给大家,最后由全班同学来参与评比,评选出 写得最好的作文。再如,針对学生对古文学习比较发怵的现象,为了激发学生熟 读课文的积极性,笔者组织开展了“语句接龙”活动,笔者读出文章的上一句,让 学生对答下一句,回答正确的小组加分,反之扣分,最后以得分多少确定胜负。
这些比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学生的语文能力、竞争意识 都得到了提高。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是新课改背 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理念更新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 的要求。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初中语文教 学与之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挖掘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 关系,通过丰富有效的比赛活动等,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增强对学生 的吸引力,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南阳中学) 来源:教育 2016年51期 作者:徐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