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学生就业情况及策略
农学类学生就业情况及策略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 惠农政策,使得农业获得了持续发展。得益于此,农学类毕 业生需求量有所增加,就业形势向好。然而纵观全局,地方 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破解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有效促进毕业 生就业,不仅关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关乎民生, 关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一、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 2008~2010 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 况》[ 1 ]来看,农学类专业就业情况逐年好转。具体而言, 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见表 1),2008年就业率最低区间为 65%~70%,最高区间是80%~85%(且仅有两个专业);
2010 年 就业率最低区间则是 80%~85%,最高区间为 90%~95%,所 有专业就业率均高于 80%。专科农林牧渔大类毕业生就业情 况(见表 2),2008 年就业率最低和最高的区间分别是 65% ~70%和 90%~95%,专业数各一个;
2010 年就业率最低区 间则是 70%~75%,虽然最高区间也是 90%~95%,但专业数 量是三个,同比增加率是 200%;
这一年整体就业状况均较 2008 年好。另据有关媒体报道,广东 2011 届大学生初次 就业率达到 94.76%,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 95%,农林 渔牧大类专科的就业率均超过98%[2]。以此观之,农学类毕 业生就业率总体态势已得到较好改善。但是,如果对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 一些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调研表明,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 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 业,以致二次失业现象较为普遍。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2010 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 最高,为 31%[3]116。若再摒除高校毕业生因“升本”或“读 研”以及“被就业”而“刷高”的就业率数据[ 4 ],农学 类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远低于以上统计数据。
二、 影响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 农学类专业教育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学生培养方案来看,地方农业院校存在涉农专业办学 定位不准、培养目标虚高的情况。譬如农学本科教育,国内 高校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几乎都定位为“培养能在农业及相关 的部门、单位和企业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 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 营管理人才”,而并未考虑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和 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致课程设置都基本雷同。调查显示, 2010 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 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其中 50%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 环节中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实习,46%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 为最主要的是加强专业技能相关培训[ 3]172-174。另外, 2007 届毕业生,“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 业三年后都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 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够”,其中 72%的本科毕业生和 69%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实习和实践 环节不够[ 3]250-251。而据笔者走访调查,农业类专业此 种情况尤为突出。由于农业院校一般都有实习农场,加之与 地方合作创建的实习基地甚少,因此学生实习也就仅限于短 期的农场实践。这种学校办学目标定位高、融入地方经济社 会主动性不足的情况,势必造成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量 身打造的地方特色专业基本缺失,学生行业能力培养难以满 足地方特性需求,从而使得人才培养和地方需求二者间存在 脱节。
(二)用人单位的招聘观念与学生能力间的偏差 由于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和大学就业趋向市场化,大学 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因此用人单 位普遍提高招聘人才标准,不仅对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知 识结构提出较高的标准,而且对毕业生的社会经历和工作经 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人 才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仍囿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质量 不高,“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毕业时 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 3]125-129。毕业生能力培养和整体素质,难以真正满足 激烈市场竞争下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二者间形成较大落差, 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三)专业学习与就业观错位 笔者走访了解到,高校农学类学生多数其实并不认同所 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原因在于农学类专业就业绕不开“农”, 主要工作地点要么市郊,要么小城镇。尽管高等教育已趋于 普及化,然而,毕业生的就业转念仍较为保守,传统社会精 英观念较深,就业精英情结重,进而影响其就业观念。城市 生源不会放弃早已习惯了的城市优越感和便利性,而农村生 源,尽管原本就生活在农村,但是考上大学并不容易,农村 观念中,上大学依然是学子走出底层的捷径,加之四年大学 教育消费对农村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很大的负担,农村“骄 子”也不甘心回归乡镇就业。因此,不管是城市生源还是农 村生源,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屈身就“农”,而毋管专业 对口与否,宁愿选择在城市就业。换言之,涉农专业的学习, 于他们扮演着“跳板”的角色,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 下,这为二次失业埋下了隐患。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虽然已经走进我国高校课堂, 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曾对广东农业高校进行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 200 名涉农专业毕业生中,虽然有 70%的学 生表示知道学校曾组织就业指导培训,然而,其中高达 80.2%的学生表示此类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佳。尽管 这些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然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力度远远不够。虽然部分农业院校也相应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级选修课程,但课程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 因为选修了这类课程而真正形成自觉性思维并付诸目标行 动[5-6]。
三、 促进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地方农业院校是农业科学研究和“三农”人才培养基地。
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教育的 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完善就业环境,给予涉农专业毕业生 更多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地方农业院 校则应摆正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积 极探索培养机制,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教育力度,并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 养真正惠及“三农”。
(一)加强合作,积极探索双赢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地方农 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有利政策,转变观念,把握市场方向, 积极承担校园所在地地方经济建设重担,努力寻求地方政府 及社会的支持,探索学生有效培养机制和就业机制,实现地 方和高校双赢局面。地方农业院校要明确服务对象,致力做 好政策探索的前沿工作。目前,国内已有多位专家学者,如 柯炳生、陈晓阳、董常生、张全国等,呼吁减免农科学生学费。尽管国家并未实施相应政策,但地方农业院校可充分发 挥“地方”之优势,与各地方政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积极 探索农学专业学生可持续培养方案。鉴于农业人才培养的特 殊情况,地方农业院校可借鉴《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 才计划的实施方案》,针对特定区域和生源实行“定向招生、 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并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定向培养生 签订好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作为第三方的被动角色,主动介 入沟通,努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最大限度杜绝双方毁约现 象,使得人尽其才,才为社会所用。如若探索获得成功,并 能全面实行开来,那么不仅可以减轻学生教育成本,更大程 度吸收优秀农村学子,而且能利用与地方合作之优势,有效 实现毕业生合理就业。此外,针对城市生源,地方农业院校 应充分借鉴国外大学城市农业人才培养经验,找准学校对口 城市发展特性,在原有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改变单一 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地方城市合作培养人才方式,加 大都市型农业专业建设力度,提高都市农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这方面,北京农学院在国内地方农业高校中作了初步探索, 成功的经验可资其他高校借鉴[7]。
(二)正确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及其服务力是地方农业 院校农学类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地方农业院校应定期调研, 充分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结合自身师资力量、生源情况, 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发挥学校学科比较优势,强化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国 普遍缺乏地方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尤其是二 者兼之的高素质人才。而农业院校所培养的涉农专业本科毕 业生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不足,农业技术实践能力较低,农 业管理知识较为欠缺,很难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鉴于此,地 方农业院校要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当地实际需要 的人才,如大学生村官、乡镇农业科技人员等,优化村镇人 才队伍。与此同时,涉农专业课程设置可相应调整,在涉农 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开农业管理、农村经济等相关课 程,并在地方上建立实习基地,强化农业对口支援和关系。
在实践课中,还可增设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管理等实践 课程,让学生充分与有经验的村官和科技人员交流,并进一 步通过实习熟悉相关业务。此外,地方农业院校须加强已就 业毕业生动态跟踪与信息反馈研究,适时实施毕业生再培训 方案,在提高就业针对性的基础上保证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和 能力发展可持续性。
(三)加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 ,正确引导学生服 务“三农” 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定位及人生规划 [8]。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使学生树立良好职业价 值观,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较为系统地规划人生。地方农业 院校作为涉农专业领域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高地,职业生涯 规划教育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实际存在脱节。一方面,农村尽管缺乏相关人 才,却难以真正利用人才;
另一方面,农学类毕业生也不愿 到农村去,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农村不仅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 而且容易产生挫折感,最终不得不放弃选择。此外,这一领 域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未曾接触职业规划教育,人生职业设 计观念不足甚至缺失,因此,地方农业院校亟须针对学生生 源特性,以生为本,从低年级新生入手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系统性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使之专业化、常态化,切 实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念,坚定自身的决心,勇敢走出 各种生涯发展规划的思想误区”[9],尤其是“唯高薪”、 “铁饭碗”“、专业即职业”等传统就业误区,力求真正意 义上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了解, 自我定向, 自我选择和自我规 划。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应只限于理论指导,亦须有 较强的实践指导(含间接性知识获得),如行业成功人士经 验讲座、行业调研及行业实践等。
“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意识系统的核心部分,而且在根本 上制约着主体因素的其他方方面面。它是隐藏极深的稳定因 素,不易被人观察和感觉到,但这丝毫不妨碍价值取向因素 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定向与选择的本原因素。”[10]有 学者曾就某农业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显示,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过多地注重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 “有 47.9%的学生选择去大城市,49.0%的学生选择中小城 市, 选择农村的只有 3.1%”,“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只占 13.1%”。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在对农学类学生进行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服务“三农” 意识和自主创业意识。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和到农村基层就业(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 部”、“大学生村官”等),地方农业院校可借此契机,因 势利导,多方开展诸如学生定期服务社会、实践教学等活动, 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创业观,积极围绕“三农”创业, 并联合业内成功校友成立专门咨询机构给予业务指导和行 业帮助。如此,一方面可减轻城市就业负担,另一方面,农 业类毕业生可发挥专业优势,一线指导农民作业并充分吸收 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