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期农远工程发展创新:新时期四个创新是什么

信息时期农远工程发展创新

信息时期农远工程发展创新 信息时期农远工程发展创新范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1现状案例及应用反思 1.1案例一:农远工程调研中的有效性应用案例 我们对于农远工程的调研是一次纯教育科研行为,没有 任何的检查和评比或其他额外的任务。在阳泉市最为偏远的 一所镇小学,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标准的农远工程模式 的设备,计算机、数字投影仪等。调研组参观了在这里讲授 的语文课,课程内容很流畅、无可挑剔。笔者在这里想强调 的是,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主导讲授、同学们小组讨论、 同学代表的个性发言、师生们学习后的观点交流,还有老师 利用计算机、投影展示的教学情境和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 为这样的课堂是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课堂,农远工程设备才 会得到有效性的应用。从调研结果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设 备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性应用,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时 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教师使用农远工程设备的能力 大幅度提升,农村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考察了两 个乡的6所学校,其中有一个典型的村办小学中,一位近40 岁的女教师,带着20多个1-3年级的学生,进行复式教学, 他们利用着一套一模式农远设备、一套配套的光盘,20个孩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需要看光盘时,到另一个窑洞看DVD。

DVD中播放着光盘教学节目。

1.2案例二:国培计划大学生农村小学顶岗教学调研案 例 2010年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根据省、市教育部门安排,派出了100多名大学生到农村 小学顶岗教学。我们选择了最为偏远的乡镇村小学进行调研。

调查了6个乡镇,20多名赴农村顶岗教学的学生。他们都承 担了一门主课的教学工作,还有一些班级工作,大部分承担 了英语课的教学,并不是自己所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但他 们都能得心应手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其中4个 学生,分别代了两个班的全部课程,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 作。还有一个学生,承担了三个年级的英语课程。在农远工 程设备安装就绪之后,无论是学校的领导,还是老师们多少 都有些畏惧心理。他们有的不想用;
有的想用,但是担心怕 用坏了;
有的怕用了教学效果不好,影响成绩排名;
有的教 师不会用等。种种原因造成了所配置的农远工程设备的闲置 状态。自从国培计划的大学生到了学校顶岗教学后,这些闲 置了几年的农远设备,基本上都运转起来。但是,也有一个 乡镇小学,日常的村民基本用电还不能保证,所以已经配备 好的二模式、三模式设备还一直没能投入使用,教师们只能 “望设备兴叹”。

1.3案例三:农远工程设备的闲置分析本调研受学校领导和课题组委托参加了山西省教科院 组织的、教育部教育布局调整项目赴平鲁、朔州、左云等地 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我们重点负责农村远程教育方面的 内容调研,印制了调查问卷,在当地教育部门的配合下组织 当地学校的老师、学生就农远工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 查,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当地师生们的帮助和支持。随后我 们撰写了调查报告,提交山西省教科院,入编了山西省2009 年教育发展年度发展报告集,也在国家刊物上发表,得到了 同行专家的好评。关于农远工程的有效性问题分析问题。在 我们考察时,正是撤乡并镇、撤点并校之际,当地的政策是 每个乡镇保留一所小学,建立寄宿制学校。一些学校刚配置 的一模式或二模式设备都在重新分配和安置中,也有些设备 在个别教室中正在使用。我们参观考察了近10所学校,他们 的各种制度都很完善,可是,我们感觉到这些设备使用的迹 象不是很明显,且没有看到三模式设备机房有学生正在上课。

我们认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是推 动农远工程最为重要的因素。另外,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的 升学考核的关系是领导和教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还参 观了新设备的实验室,同样感觉到使用的迹象不很明显,所 以建议,这些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实验设备应充分的物尽其 用,发挥其作用,真正让农村学生享受信息技术的资源,展 示教师的教学个性,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当前,正是新课 程推进之际,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不是孤立的一般应用问题,而是要适应新课程的应用。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如果有 农远工程的影子,就是有效性的应用,如果农远工程与新课 程推进脱节,其有效性就值得质疑。

2各级政府及领导关注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2.1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 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的效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人大代表的关注。温家宝总理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全面完成西部地区“两基” 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些地区农村现 代远程教育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有的人大代表说,有些地方设备运来了,但没电没 钱用不起。电力部门对学校仍按工业用电计算,许多学校交 不起电费,好端端的设备只能放在那儿当摆设。有的代表反 映,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工程基本完成了硬件配套,但是 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不均衡且使用情况较差。有的学校只是 购置了几台电脑应付上级检查,在平时却不让教师使用;
有 的则是缺乏教师以及设备、网络维修专业人才。

2.2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的原因分析 (1)没有电,闲置;

(2)有电,费用高,用不起,闲置;

(3)有电,不会用,闲置;

(4)有电,不愿意用,闲置;
(5)有电,不让用,闲置;

(6)有电,机器有问题,不能用,闲置。

这些设备是教学的设备,要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无 论是VCD机器或计算机,还是网络设备的使用,要倡导教师 在教学中应用。

2.3关于教学问题 农远工程提供了教学设备、手段、环境,这些设备应由 教师来使用,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包括:远程教育工程 设备硬件问题、软件问题、人员问题、教师使用、维护管理。

2.4农远工程设备的利用 农远工程设备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帮助教师教给学生 知识的设备。

(1)想不想使用,教师的思想和意识是第一位的;

(2)能不能使用,是设备完好问题;

(3)会不会使用,是教师由不会到会,从无知到有知 的过程。

2.5农远工程的意义 信息时代,需要为教师、学生插上信息的翅膀。中小学 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如何学习、如何考查、如何评价、有什 么要求,是记忆信息概念、记忆信息知识,还是操作信息设 备,应用信息设备教学和学习,这是衡量信息技术设备有效 性应用的关键。

2.6教材及用教材教学的问题教学中常出现软件不配套问题,教师用的教材与设备配 套的软件不一致问题。教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面对教师 不足问题,可采用设备播放课件替代教师。上机做练习,不 如传统做题训练,让学生们多做练习。

2.7关于教育教学的考试评价――教育导向:以教材为 中心,教教材,学教材,记忆教材,考教材;
以知识为中心, 教知识,学知识,记忆知识,考知识。

3新课程理念指导推进,考量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农村中小学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这场变革,并在变革中 避免进一步扩大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无论对课程改革的顺 利推进,还是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乃至缩小城乡差距,维 护社会公正都是至关重要的。

3.1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一――是否改变过于注重知识 传授的倾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 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 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我们首先要对“过度”进行深刻的反思。其 实不论基础教育,或是任何教育,怎么能不要知识的传授 呢?问题的核心是不能以知识的传授为唯一的目的,更不要 过度。课程改革是综合性改革,涉及到诸多因素。但在实际 中,由于农村学校宣传的不够,资料的缺乏,教师培训的不 足,许多教师简单地将课程改革理解为就是教材的更换,从而批评课程改革不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的改革目标。被错误地认为不要学习书本知识了,学生的经 验将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从而批评课程改革违背的教育的 规律。

3.2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二――是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 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 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 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目标,被误解为不要接受学 习了,不要记忆背诵了,批评课程改革是放任学生自己活动, 把学生的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他 课程的主要区别,笔者认为,就是要彰显《纲要》所说的“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而不是一般的“接 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做到 了多少呢。

3.3有效应用衡量标准之三――是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 强调甄别与选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 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被误解为不要考试和评价等,从 而对课程改革发难,对新课程怀疑,对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冷淡。这里需要深刻反思的是“过分”,评价是教育的导向, 评价需要考试,然而评价或考试如果只是分数,只为了排名 和升学的选拔,那就是过分看重了选拔功能,失去了评价的 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农远工程有效应用与课堂教学四大要素设计 4.1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转 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填鸭式”、“满堂灌”教 学,更不是“人灌”变“机灌”,而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引领者和服务者,重新构建教 师的角色定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大 家都不陌生,可是,学生的对这些有兴趣吗?学生乐学吗? 学生开心快乐吗?如果学生对学习厌倦了,那我们的教育成 功吗? 4.2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二――教学内容媒体是否有转 变 农远工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呈现单一教科书,更 不是教“教材”,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网络资源和多媒体、 交互式地应用呈现课程内容,通过精心有效的教学设计,实 现“用教材教”的目的。农远工程的设备就是教学内容呈现 的媒体和设备,起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4.3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更不是简单 地教师教、学生学,而是倡导基于学生学习体验和感悟,进 行探究性的学习。如果农远工程的应用只是原来黑板、粉笔 的替代,那就失去的它的意义。农远工程设备的应用应该是 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

4.4有效应用课堂要素之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方式 是否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倡导基于学 生学习体验和感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探究师生的互 动方式。“互动”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农远工程的应用, 是否改变了“一言堂”,是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等。

4.5培养研究型教育和创新型教师 加强对研究型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引领,培养“师心”是 关键。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最为关键的是培养教师的内驱 力。当前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改变其固有的、不合时宜的关 于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其中涉及教师的知识、信念、 观点、态度、行为和兴趣多种因素,由“继承型”、“教书 匠”转变为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教师探究教育科学,将追 求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职业使命与教师自我生命质量的提升 有机结合在一起。教书育人不仅是职业需求、专业要求,更 是事业追求。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办教学点,由于教学班级 规模不大,教师要尽量发挥教学点小班的优势,多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教学组织方式,这正是农村教育、农村教 师教学的优势,要充分的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新课程推进和农 远工程有效性应用的实验研究。对于个别教师过分依赖大屏 幕播放课件,不注重教学设计和师生互动,导致教师丧失自 我发展的动力和机会,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和灵魂,应注重 研究复式教学问题,特别是偏僻农村教学点的科学合理应用。

真正发挥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个 性。新课程推进考验农村远程教育和农远工程的有效性应用。

注重农远工程与当前的新课程推进的整合研究,提升其有效 性应用。农远工程的教学方法问题,只能从解决“用什么来 教”的问题来考虑其有效性。更为重要的是“主体”教师是 怎么来思考、怎么来驾驭的,才是首要问题。农远工程不是 孤立的教育工程,其有效性应用也不是单一方面的,应该在 当前新课程推进的大形势下考证其有效性,在农村大教育的 视野下来检验其有效性。

5落实国培计划与农远工程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国培计划其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 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财政部关 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 号指出,中央财政将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

通过创新培训机制,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 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方式,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由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农村学 校顶岗教学,顶替出当地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培训。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响应国家、省市教育部门支教精神, 派出了首批100多名毕业年级学生参加了“国培计划”大学 生顶岗支教教学活动,奔赴农村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 支教活动。大学生奔赴农村一线学校,带去新课程理念,实 现农远工程有效性应用。

“国培计划”专家郭元祥对国培计划评价说,不可缺失 规范性与有效性,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 出新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国培计划”的 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培训方式不仅决定着参训者的学 习方式,也影响着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国培计划”采取的 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大规模教师远程培训相结合 的方式,多数培训机构设计了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 摩、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了中小学教师参 与研修的积极性。但从培训实施的情况来看,参训教师的选 拔缺乏标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对新课程一无所知, 难以承担“种子”教师的责任,有的参训教师反映是“雪中 送炭”,但对其缺乏后续关注,无法展开持续性学习。

“国培计划”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必 须将注重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突 出“问题教学”,采取“研训结合”的培训方式,引导教师 总结经验、培养反思能力。要切实体现“国培计划”培养“种子”教师的功能,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认真遴选参训教师, 真正选拔那些能够胜任“种子”责任的人员参与国家级教师 培训;
二是关注参训骨干教师的后续研修和可持续发展,把 参训教师的后续研修与自主思考纳入“国培计划”培训方式 之中,引导参训教师的可持续成长。教育评价和导向问题, 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难点问题。在“国培计划”的实施过 程中,如何评价学员参与培训所发生的变化,如教育教学观 念有哪些改变,教育教学能力又有何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和 培训机构对此未给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是当前提高“国培计 划”有效性的当务之急。

教育专家汪文华在分析“国培计划”问题时说,顶岗实 习困难重重。虽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大力 支持下,经过项目院校不懈努力,顺利完成师范生到岗实习 置换农村教师脱产研修任务,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对象 遴选靠施压、学生安全隐患多、实习岗位到位难、实习指导 质量低、变相抵触等。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政策倾 斜,建立激励机制,引领师范生的实习需求;
地方财政配套 支持,保障实习管理指导经费落实;
看碟下菜,按需配岗, 统筹规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立足全局,基于县域,统筹配 置实习指导教师;
服务中小学,面向中小学,促进市县通力 配合。困难是很多,问题也不少,但是,我们已经走出了可 喜的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信息时 代国家先后推进的农远工程、新课程推进和国培计划等都是国家对农村教育高度重视的重要体现, 这是大政方针,也是对我们教育的大政方针。我们必须 坚定不移的执行。这就是我们坚持坚定做的正确事情,我们 无怨无悔。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工作。总 之,我们坚信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胜过正确的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