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下的高等教育概述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本

互联网技术下的高等教育概述

互联网技术下的高等教育概述 一、交互性 慕课被切割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每次微课程之后设 置一个相关的小问题,只有顺利完成或正确继续学习。此外, 慕课还为学习者形成交互性社区,师生间、同学间可通过在 线形式可进行答辩、作业、小测试、考试、论坛等进行互动 式学习,实现了教与学、学与学之间即时和网状的互动,有 利于大规模人群间的相互启发学习。在慕课下,传统教学中 教师为主导的单向交互方式转变为以师生双主体交互模式 为主的多种教学交互形式。自主性在线网络教学资源非常丰 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信息资源,与传统的教材 和参考书相比,学生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按个人 兴趣来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安排 学习,学习的自主性提高,此外网络平台能够很好地实现信 息的交流和互动,学习者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想法,容易获 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二、慕课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三、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名校、名师、名课是慕课迅速流行的必要条件,地方高 校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无论从知名度、教学资源、师资水 平等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都有很大差距,与世界名校相比差 距更大,因此,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内外名校在线课程 的冲击面前,地方大学必须加快教育改革,不断提高课题教学质量才能在这世界性的教育竞争浪潮中得以发展。

(一)加强高校核心课程在线资源建设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已经成为 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三大慕课平台Coursera、Udacity 和edX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全球众多高校通过合作提供 免费课程,大学教育越来越突破围墙和国界的限制,这就使 得当一所高校的课程没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时,极容 易被其他优秀院校的课程所替代。因此,高校只有通过精品 特色课程建设和分享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在高校的竞 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为此,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各高校的办学 特色、学科专业优势以及广泛的受众需求,挑选一定数量的 优势专业课程,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精心打造一些具有自身 鲜明特色的精品慕课课程,在学校范围内推广应用,然后通 过中国大学MOOCs平台分享展示,继而通过国际慕课平台向 全球社会学习者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网络互动课程。

(二)建立高校“非核心”教学资源共享化机制 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基于“开放共享”理 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高 校的学科特色不同,除了有大量的核心课程之外,高校还存 在着是大量的非核心课程,非核心类课程受到经费和师资限 制,非核心课程普遍存在着课程开课难、授课质量参差不齐 的问题,与此同时,在专业类院校,非核心课程的教师的专 业发展存在局限,容易被边缘化。因此,我国各高校应着眼未来,积极与其他高校合作,实现高校内部及高校间的资源 共享,对非核心课程通过网络同步选修其他学校开设的同类 课程并实现学分互认,使学生能够聆听高水平的课程,通过 增强高校之间的联盟协作和资源共享,既可以避免在线教学 资源的重复建设,又可以使得合作院校之间互相促进,共同 进步。

(三)课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 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 本,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

目前,借助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先进的信息 技术,教学的手段越来越丰富,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途径 更广泛,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课堂教学必然会走向开 放和多样,毫无疑问,大规模在线课程是未来大学教育的发 展。但是,当前在线课程还不完备,课程数量有限没有覆盖 高校所有学科,而且,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活动,需要 一定的教育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校 园生活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因此,大规模在线课程不能解决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只有 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的相互融合,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法”才是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改革的趋势。混合教学法(BlendingLearning)是将传统面对 面教学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相互结合,既要发挥教师引 导、启发作用,又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点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 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整合相关资源,提出学习相关的 资料与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上课堂内注 重深入的分享、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翻 转课堂”,课前,教师整合各种线上、线下资源,并先深入 学习理解,教师把整理出来的“慕课”视频材料当作家庭作 业布置给学生。正式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组织学 生研讨,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评估学生对知 识的掌握程度,为学生随时提供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综合 能力。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强课程团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