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因巧问生成而精彩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因巧问生成而精彩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促进思维、引发 疑问、巩固所学、检查学习、应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 行为方式。课堂提问是课堂最常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给学生留下深 刻的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都达 到预期的目标,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目前教师面临 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 效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一些具体的做法进行探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 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而数学课堂教学实质就是师生双方共同设疑、质疑、释疑、 解疑的过程,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展开的。精彩的数学课堂 是可以通过预设而生成,关键是课堂提问要有效,要问得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 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 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然 而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都达到预期的目 标。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下面, 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数学课堂提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具体做法。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教学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问题过于泛滥,流于形式,造成大部分学生没有思 考余地,缺乏积极有效的思考。当前绝大多数教师都已认识 到“满堂灌”的危害,都在有意识地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但 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有不少的数学课堂,其整堂课的教学 内容几乎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学时教师频频发问,为数 不多的优生就来“和”,表面上教学顺利、气氛热烈,实质 上把大多数学生放在“听众”席上。教师为了完成整堂课的 教学内容,经常在多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还没完成时,就由 少数已经基本完成的学生加以回答,这种做法,非但不能调 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容易让一部分学生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的表述能力比较薄弱,在回 答问题时表述不清楚,此时,有些教师就会打断学生的回答, 或者老师代为回答,或者换其他的同学进行回答,这种做法, 容易造成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自卑心理,还可能造成其他同学 想回答又不敢回答的心理。这也是在课堂提问当中,常常出 现回答的学生总是固定的那么几位的一个原因。这种做法比 教师的“满堂灌”危害更大。
2、设问比较随意,针对性不强,问题缺乏趣味性和思 考性。一些数学课堂设问没有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太短,学 生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和交流;
问题不太明确,或与本节内容无关或涉及面大或太空洞,针对性不强,学生不知所云无 从说起;
问题过于简单直白、生硬,不假思索简单问答,缺 乏思考性,容易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课堂上如 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那就等于白问,或 者不如不问。因此,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和 任务,精心设疑做到有的放矢。
3、问题缺乏层次和坡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 们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数学课堂的提问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 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没有找准问题的切入口,问题缺乏层 次和坡度。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 就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问 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
问题 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不仅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 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善于提问的老师,把问 题设计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 参与,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 转化。4、设问的时机把握不当,提问的对象没有及时因人 而异。课堂提问的时机是预见性的,如当教学到达关键处时, 当教学到达疑难处时,当教学到达矛盾处时,都是呈现问题 的好时机。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当时的思考和学习的实际 状态,因此提出问题的最佳时机是生成的。如果没有充分预见和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 大的问题由优生回答,一般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 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让这方面有特 长的学生回答。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的机会, 且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 的苹果。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数学课堂巧设疑问的一些有效做法 1、设问要激趣,能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设问有趣味性、 挑战性,引人入胜,深入浅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 兴趣是课堂提问的第一要素。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 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讲授“平方差公 式”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引入新课:在一次智力抢答赛中, 主持人提供了两道题:(1)21×19=?(2)103 ×97=?主持人话音刚落,立刻有一个学生抢答说:“第 一题等于399,第二题等于9991。”其速度之快,简 直就是脱口而出。同学们,你知道他是如何计算的吗?你想 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和求知欲,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引入和学习做 铺垫。
2、设问要清晰明确,富有逻辑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如果提出的问题比较空泛、发散,学生容易跑调,很难引入 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白白浪费宝贵的教学 时间。因此,设问应清晰明确简洁,应避免不规范、冗长或 模棱两可的提问,要让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以及期 待何种回答。由于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思考问题 时往往不全面或遗漏某些条件,得出片面结论;
在学习新知 识时,不善于循序渐进把握住重点。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 题要能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扩展。其次 要优化思维程序,循序渐进,使提问具有启发性。例如,在 讲授“积的乘方”时,设计如下几道问题:计算下列各题, 并说说你的解题思路,你是用到什么法则的?(1)计算(2 b)5。(2)计算(3x3)4。(3)计算(-3x3 y2)3。(4)计算23×53。(5)计算212×5 12。(6)计算0.1252011×(-8)2010。
教师在这里有序的追问和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问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关键,讲求实效。
提问要有预见性,要遵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则。
每一堂课都有一个主题内容,根据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 出紧紧围绕主题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这一主题 上展开。老师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浅层次的师生互动,使 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形式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提问的问题缺乏实用价值。所以问题必须有学习价值,有启发性,引发思考和探究,引起对所学内容更深层的思考 和把握,让人回味无穷,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 在讲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教师就要抓住“为 什么要除以2?”这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来组织每个环节的教 学,突破这个难点,当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后,学生对三角形 的面积计算公式,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 的关系也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了。
4、设问要有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激发不同 层次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 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展开的,所以课堂设 问要有层次,提出的问题要有普遍性,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 思维共鸣,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从而促进学生的有序思考,要围绕核心问题的解 决,设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阶梯式 问题。例如,在“整式”教学中,有一道题:有n个蓝球队 要进行单循环比赛,问总共要比赛多少场?教学时可把原题 拓展,设计成有层次的题组。
(1)3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个队要比赛多少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4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个队要比赛多少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3)5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个队要比赛多少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4)n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个队要比赛多少场? 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通过分层设问,降低难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都有收获,然后层层启发,突破难点,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5、设问要有科学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 性。课堂提问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创造性。教师提 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 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揭示教材内在联 系,引导发现新知识等等,这需要老师做有心人,精心设计 问题,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充分调动学生 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的教学中,可以设计 如下问题:
(1)把下面多边形按照由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分割成三 角形。(2)由上面分割成的三角形可得,四边形分割成_ _____个,五边形分割成______个,六边形分割 成______个,由此规律发现,十二边形分割成___ ___个,n边形分割成______个。(3)讨论:分 割成的三角形的度数和多边形的内角和有怎样的关系,为何 会有这样的关系。(4)填表:多边形的边数3 45 6 … 12 … n分割成三角形的个数1 23 4 … 10 … n-2多边形的内角和180° … …由此可得n边形的 内角和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 蕴含的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由此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 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 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由薄到厚” 再“由厚到薄”的过程;
从长远看,学生获得了一种不可量 化的、长效的、终身受用的能力。
6、设问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设计 疑问时不能过滥,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如果 时间过短,学生思考问题不透彻,达不到教学效果。同时也 要提供一个空间,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 与学习,在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与同学交流交流讨论 中,不断感悟,加深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步步深 入,所学的知识深深植入脑中,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7、设问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并能正确评价。“为 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选择学生回 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待学生 的回答,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信任,认真倾听学生的表述, 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尊重。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 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 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 树立学生的信心,作出正确的评价。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 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 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问”,又要问的“巧”,课堂设问必须精心设计、 触动“神经”,把学生引领到探求问题的忘我境界,不仅使 学生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而且使学生对学习数 学产生信心和勇气,从而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www. DyLW.net/zhidao/ 第壹論文網 提供 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1] 李云峰:中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数学学习与 研究,2009.12[2] 杜洪: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提 问类型的探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7)[3] 沈松乾:浅谈到位的课堂提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10[4] 黄学松:《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形 式》,教育导刊,1999(8、9),46~47[5] 郭友敏:《试论中学数学课堂提问》,数学通讯,1997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