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历史故事的成语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篇1: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 (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 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 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 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 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 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 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 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 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 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 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 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 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 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 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篇2: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 限,互不侵犯。后 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 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 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 州) 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 灵璧县东南)。这 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 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 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 床上爬起来,在 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 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 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 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 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 自杀的情节,所以 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 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 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 人为伍,不事生 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 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 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 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 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 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 位,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 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 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 了。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篇3: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 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 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 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 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 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 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 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 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 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 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 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 己或他人。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篇4: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 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 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就找一根 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 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 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 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 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 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 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 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古代中国很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骨。

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篇5: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 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 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 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 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 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 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 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 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 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 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 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 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 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 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 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 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 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 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 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 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 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 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 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 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 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 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 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 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