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上级部门提出的培养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立足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根据我联区中、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现状和发展需要,突出前瞻性、创造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构建具有开放性、主体性、针对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建设一支适应未来教育需要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队伍。二、目标与要求
(一)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在本联区起带头作用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二)要求
1、研修现代教育理论。
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牢固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念,发展学生个性的观念,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2、拓展语文学科知识。
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文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机渗透现代科技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
3、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提高学员自身素质的关键,使学员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并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提炼总结,推动学员由“经验操作型”向“教育专家型”转化。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要掌握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远程教学的方法,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研究信息、交流研究成果的技能,并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特点,设计和制作富有实效性、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
三、培训对象
1、中、小学在职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原则上有5年以上教龄,重点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小学高级、中教一级和少量一般教师。
2、市(区)以上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带头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先。
3、师德优良,敬业精神强,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绩优秀者。
选拔程序:学校推荐,联区审核,报教育局审定。
四、内容与形式
(一)内容
分三大板块:1、理论与技能;2、实践与考察;3、课题研究。
1、理论与技能。
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相关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学员理论文化素养,开拓视野,确立现代语文教学观念,增强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
2、实践与考察。
通过岗位实践,送教下乡,评议交流等形式,提高学员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通过参观考察,取长补短,发展自我,为逐步形成教学特色打好基础。
3、课题研究。
开展教科研专题讲座,学员参与本校现行课题的研究等活动,使学员牢固树立“科研兴教”观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能独立主持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更趋合理、规范、科学。
(二)形式
培训班运用“集中授课---参观考察---在岗实践---听课评议”的培训模式,贯彻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技能提高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五、课程设置
1、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
本课程设置的原则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讲究学用结合,以学促教,突出针对性、实效性。
采用市、县、乡三级集中培训形式。本课程分为四类,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总培训时间为100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类教育观念更新
序号
培训内容
学时
修业类别
主讲教师
所在单位
1
素质教育理论
4
2
知识经济与教育
4
3
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
8
4
现代教育论
4
5
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4
第二类专业知识拓展
序号
培训内容
学时
修业类别
主讲教师
所在单位
1
国内外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动态
4
2
新版中、小学语文课标与教材
8
3
中、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
4
4
汉字与汉字文化
4
5
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
4
6
小学生阅读心理学
4
7
阅读教学理论
4
8
语文教学心理学
4
第三类课堂教学研究
序号
培训内容
学时
修业类别
主讲教师
所在单位
1
语文教学操作体系研究
8
徐钜
2
拼音教学专题研究
4
3
小学识字教学专题
研究
4
4
阅读教学专题研究
8
5
作文教学专题研究
4
序号
培训内容
学时
修业类别
主讲教师
所在单位
6
活动课程专题研究
4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编、导、演艺术
4
8
语文课堂教学测试与评估
4
第四类现代教育的掌握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序号
培训内容
学时
修业类别
主讲教师
所在单位
1
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
8
2
网上信息的查询与处理
4
3
教科研论文写作
4
4
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指导
4
5
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实验
4
2、教育实践与考察
本部分内容原则上由各校根据计划自行安排,总课时为80学时,包括以下内容。
①考察名校。组织学员赴市内外知名学校考察,通过参观、听课、座谈等形式,吸收这些学校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②送课下乡。组织本联区知名的教师送课下乡,组织学员观摩,并请行家即时评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③上研究课。以片为单位,学员每人上一堂研究课,并组织学员进行听课评议。在此基础上,每片择扰推荐1-2堂课对市(区)学员进行公开教学,并评出奖项。
④实施“导师制”。聘请特级教师及市(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为导师,对学员进行传、帮、带,经常性开展听课、评课,导做人,导育人,导教学,导科研,促进学员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课题研究
学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点,确定课题。要求学员在第一次集中时即上报研究课题,上报的课题可以是所在学校教研课题的子课题,但不能与所在学校的课题完全重复,也可以是新的研究课题。原则上,学员应在听取有关讲座及自学有关书籍的基础上,自行完成课题方案,并认真修改,使之不断完善,也可以将课题送交有关老师,以求帮助,指导教师可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全面而又重点地指导学员的课题方案,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员比较顺利地完成课题方案,并向有关部门积极推荐有一定研究价值的研究项目。如果条件许可,可将有一定质量的课题研究方案结集刊印。本部分总课时为60学时。
六、培训安排
培训将在2005年7月—2006年7月分三期完成,每期培训时间为四个月,首期培训在2005年7月---2005年8月,假期中学习时间相对集中,暑假安排15天,其余时间原则上每月安排3天,考察活动时间另行安排。
七、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将根据培训内容,原则上由课程考核、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工作实绩三方面组成,再结合出勤,作业完成的质量等因素综合评定。先由学员所在学校进行考核,再报联区考核小组评定,最后经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中心组审定。
学员经培训合格后,报请县教育局颁发《中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合格证书》。
考核内容如下:
1、出勤。缺勤1/3者不得结业。
2、学员在培训期间必须完成以下“八个一”。
①一节联区以上的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汇报课。
②一篇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教案设计。
③一篇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论文或经验总结。
④一篇有较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实录评案或不少于1000字的评课意见。
⑤一篇专题讲座稿(不少于8000字)。
⑥一百张资料摘录卡片(或一张资料磁盘)。
⑦一篇科研课题实验报告。
⑧一份现代教学理论试题答案。
3、工作实绩。
200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