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下人文教育论文
护理专业下人文教育论文 1我国进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 在进行护理教育改革前,我国大部分护理院校的课程体 系中都很少涉及社会人文学科的内容[1]。如今,虽然我国 护理院校开设了人文社科课程,但生物医学课程与人文课程 之间缺乏横向的相融性[2],其平均学时较少,其授课教师 多为护理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关于人 文社科专业教育的背景[3]。2国外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 从1960年开始,美国的护理院校开始推出人文社科课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此类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其平均学时迅 速超过生物医学课程,对护理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职业 生涯规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4]。国外护理院校人文社科课 程的师资力量主要为人文、哲学、艺术专业背景的教师及专 职牧师,其课程内容主要以护理伦理学、护理法学、疾病叙 事的文学作品、历史、艺术等能引发学生热烈讨论、贴近现 实社会的课题。例如,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开设的 《医学与文学艺术》课程,其内容包括培养医护人员的形象、 参观牛津艺术博物馆、分析及体会死亡和濒死的感觉、参加 戏剧讲习班等[5]。
3进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3.1 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3.2 实现人文课程的微型化今后,进行人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是开展微型课 程。开展微型课程可提高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发挥教育 者的特长和潜能,弥补课程内容滞后于临床的缺点,开拓课 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微型课程是1960年由美国依阿华大学 附属学校首先开发使用的[7]。它不是根据护理学科原有的 课程框架、知识体系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护理学生的已有经 验、兴趣、教师的能力、社会的需要来修订的。如果说传统 意义上的生物医学课程是整个护理教育体系中大块的钢筋 水泥结构,可用来建造高楼的框架结构和主体部分,那么微 型课程就是建造高楼的小砖块。它们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使 整个护理教育体系变得更灵活、更丰富。
3.3 实现人文课程的综合化 当前,我国护理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多为学科课程教育。
我国护理院校各学科的知识较为系统化,其教学内容的中心 各不相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不能使理论很好地结 合实践,也不能提高学生应对临床具体问题的能力。如果将 人文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入到相邻领域的学科中,形 成一门综合化的学科,实现多学科的重组,就可减少教学科 目,避免多学科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克服分科过细的弊病, 将各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3.4 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考评体系中 在进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将人文精神 融入到考评体系中,如在国家规范化考试及用人单位的考试中加入伦理、法律、心理、沟通等需运用人文知识的考题, 使学生高度重视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人文知识, 变被动学习为自觉行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人文素养。
3.5 积极开展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伴随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出现的一些随 机课程,可广泛地渗透在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家庭、 社会中[8]。护理专题的人文教育应从课内扩展到课外,在 校园文化生活中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诵读中外经典 名著、邀请社会知名专家进行人文学术讲座、鼓励学生根据 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参加社团活。
3.6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 高教学质量、施行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措施[9]。
目前,我国护理院校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 不合理、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情况。学习人文社会科学 的教师则缺乏医学及护理学的知识。我们可为不断完善教师 的知识结构,如让护理专业的教师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的培训,由体育学院教师承担护理礼仪课的授课工作,由公 共管理学院教师承担社会学的授课工作等。
4结论 与国外相比,我国护理院校的人文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 置不合理、学时比例欠佳、缺乏特色、师资不足等问题。对 此,我们应从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将人文课程微型化和综合化、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考评体系中、重视开展隐性课程、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和护生的人文素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