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景区管理探析
伦理学视角下的旅游景区管理探析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当地居民、政府、游客、旅游企业等的利 益冲突带来的旅游景区管理问题也愈发突出,并逐渐成为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问 题之一。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了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生的 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 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景区管理问题也日益突显。旅游景区管理的混乱给旅游 者、景区及当地经济、社会、文化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旅游景区管理中出现 的许多违背伦理的现象看,加强旅游伦理研究与建设已经非常紧迫。因此本文针 对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伦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倡导“以 人为本”思想,加强道德建设。
一、旅游伦理的概念 中国传统伦理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 道德,具体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道德心理、道德 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道德学说的总和。旅游伦理学是旅游学 科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基于伦理学理论,借助伦理学分析工具对旅游活动 进行考察。它的形成有赖于旅游学和伦理学的恰当结合。旅游伦理学的形成、发 展及完善,有助于我们较为系统地思考伦理或道德意识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二、旅游伦理学视角下景区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景区设施“规模少、规格高、条件差” 近年来,由于旅游景区的异质性,当地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的程度往 往不高,大多数景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高门票”,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景 区整体发展的速度。景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服务设施“规模 小”。对于一般景区内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业规模都十分有限,特别 是在黄金周、小长假期间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二是服务设施“规格高”。大 多数景区为了牟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建设价格昂贵的星级酒店、高档餐厅,使普 通游客往往望而却步。三是服务设施“条件差”。由于当地居民大多卫生环保意识 淡薄,服务设施普遍较差,垃圾污水随意放置,卧具潮湿有霉气,特别是厕所卫 生,既脏又臭,这些现象都造成了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二)景区商品“价格高、次品多、商业化” 在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带动和冲击下,经济利益促使当地部分居民的 思维和价值取向也发生偏差,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纷纷以各种方式 赚取旅游利益,使得各种丑陋现象不断发生。比如景区小摊贩抓住游客的求新、 求异心理,故意抬高当地特色商品价格,降低商品质量要求。再加上当前旅游景 区在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游客利益和景区社会形象受到“双输”。甚至一些重 量级的旅游景区为了提高旅游效益且迎合旅游者“游兴”的需要,盲目地将很多具 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经过改头换面后推介给旅游者,使当地 传统文化习俗商业化、庸俗化、失真化。
(三)景区管理“机构多、秩序乱、短视性” 风景名胜区中聚集着国家保护的文物古迹、名山大川、森林湖泊等资 源,而在现有管理体制下,这些资源归属于不同部门分别管理,但在实体上又不 能割裂景区的整体性,因此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各机构权责利界定不清等 现象,严重破坏了景区经营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全局性。而由于法治意识的淡薄、 管理机制的落后、经济利益的驱逐,使得景区秩序紊乱,出现各景区非法兜售景 区门票、景区门口乱摆地摊、强买强卖等现象。同时各级政府无视景区的长远发 展,使旅游业产生了许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不 惜牺牲生态和人文进行大力开发、盲目建设,造成了人文、生态、社会的严重破 坏。
三、旅游景区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当地经济文化落后 很多自然资源优越的景区往往处于交通不发达、经济较落后、文明发 展程度低的地区,旅游业为当地居民生活条件带来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使得当地 思想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淳朴民风、热情友好的本质发生改变, 出现以经济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另外文明发展程度不高直接导致了当地居民卫 生环境意识淡薄,对可持续发展旅游缺乏认识,从而使得景区设施条件脏乱差、 文物保护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在景区规划开发之时,当地居民未得到合理的征 地补偿,便只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取经济来源,这也是造成景区门口出现私自带游 客进入、小摊贩随意摆放、旅游黑车运营等现象的原因。(二)景区管理存在“黑洞” 门票是进入景区的通行证,是景区收入的昀大经济来源。很多地方景 区门票管理严格,但是高价格的门票也是阻止部分人进入景区的主要障碍。一方 面门票管理技术落后,现行的买票、检票手段及检票员的个人因素不能应付日益 增长的游客潮;二是景区管理者忽视对景区长远发展的投入,投入到景区维修的 费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三是在高价门票的利益刺激下出现管理漏洞,部分 不法人员利用手中职权内外勾结私自收客非法谋取景区门票利益;四是经济利益 的分配问题,由于景区存在多种头衔,由多个部门进行管理,因此往往出现各个 机构利益相争、管理混乱的局面。
(三)游客道德逐渐弱化 众多旅游者是为了求新求异、求知求智、陶冶情操、充实生活,但是, 游客处在异地的环境中,为了享受放松、休闲、娱乐的感觉,其心境发生变化的 同时,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也会随之降低,道德感也随之弱化,导致其对自己行 为的控制能力减弱,经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的举动。而由于 游客的从众心理和公共意识的缺乏,就会使得部分原本文化修养高、文化水平高 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无意识出现不文明行为,这一行为与原本修养较低的游客行 为相叠加,将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和资源产生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四、旅游景区管理问题的伦理建设 (一)充分考虑相关者利益 景区与利益相关者存在一脉相承、息息相 关、互惠互利的关系,但景区管理者往往忽视相关者利益。如今,景区过度开发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景区居民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合理保障、原真生活被扰乱及 贫富差距加大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时,必须将景区相关 者的利益考虑在内。如景区开发以后,协管局可以有计划、合理地组织当地居民 从事合法的经营行为,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来源问题。
(二)提升从业人员素养 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旅游伦理教育、增强从业人 员的服务意识和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一是针对人才的选拔,在注重专业能力的 基础上,不能忽略对选拔对象职业道德素质的考核;二是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 职业培训和职业道德训练,实行长期有效的职业道德培训机制;三是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旅游景区管理进行评价,提高从业人员的公共服务意识。
(三)明晰政府管理权责 旅游景区属于社会资源,政府就必然要参与到旅游的管理规范之中, 成为旅游开发管理的重要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往往是管理者和协调者, 在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政府不仅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调控手段的科学 性与规范性,而且更要重视发挥作为昀重要的社会道德调控主体的作用,维护社 会公共利益和游客的合法利益,制定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与长远规划并提供强有 力的管理举措。
(四)加强游客行为监督 对于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首先从本质上来看,缘于 游客自身的文明素养的不足、自律和他律的缺失,因此加强在文化和教育中人文 精神的渗透力度是关键,培养游客的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是核心。其次景区需利 用传统宣传手段(电视、报纸、景区提示牌、导览图)以及网络媒介手段对游客的 出游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如景区可以定期举办文明旅游行为的主题活动 进行宣传和教育。
五、结论 旅游景区管理乱象丛生,应从多视角进行分析和解决,引入旅游伦理 学观点,虽然在旅游景区管理中不属于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但从长远的眼光看, 却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伦理意识的培养,对净化旅游活动的 环境、规范旅游景区的活动、协调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当地 旅游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旅游景区管理也要加强法治环境建 设,从旅游经营者的执法意识和认识能力上出发,提倡正确的执法行为,建立健 全执法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作者:杨雨潋 卞芳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