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普及的初等教育的历史考察
欧美国家普及的初等教育的历史考察 纵观欧洲教育的发展历史,从雅典私立学校、斯巴达的公立学校的兴 盛,发展到中世纪清一色的教会学校,欧洲的教育几乎到了窒息的地步,到十五 世纪以后多种形式的学校纷纷兴起,它们与当时的教会学校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 面,欧洲的教育从此又得到了生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的公共教育制 度得以确定,许多国家基本上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在这漫长和曲折的教 育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普及初等教育这一共同倾向。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统计,已有134个国家法律规定实施义务教育。这一发展趋势已证明了普及初等 教育的历史必然性。欧美国家从教会统治下的宗教教育发展到近代国家支配下的 公共教育,进而完成普及初等教育,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综合 作用与教育反作用相结合的结果。(一〉亨等改革普及初等教育的先决条件 十四一十士纪•欧洲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资产阶级首先在思想文化 界登上舞台,他们试图摆脱中世纪以来宗教的无形束缚,开始以人为中心来观察 问题,提出了要恢复人的尊严和地位的要求,为资产阶级最终登上政治舞台在思 想上作了准备。但当时的欧洲仍是宗教支配的世界,天主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巨大 国际中心,它的日益腐败,终于爆发了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新教和天主教的斗 争、手工业者、商人和新兴工场主乃至平民百姓和天主教会的斗争,大大削弱了 天主教会的势力,为近代国家收0教育.3、教育世俗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先 从教会手中收回管理教育大权,使教育成为增进国家利益的是德意志。宗教改革 之后,德意志境内各帮.的新教徒,为了得到本帮政府的保护,不得不听从国家 的领导。这时国家向教会收回教育大权就成一件易如反掌的事了。国家收回教育 钗是普及初等教育时关键一步,因为,第一、教会支配下的学校是宗教的附庸, 而宗教本质上是反祠学的,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第二、不同的教派在教义、教规 上不尽相_厂由教会掌管学校得不到民众的信赖,就会影响普及初等教育的实施。
纵然,尽管当时向教会收回了教育权,但并没有结束教会对公共教育的影响"和 束缚。真正建立起国家教育制度,实行政教分离是十九世纪的事,但宗教改革毕 竟为公共教育的兴起和后来的初等教育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工业革命一一普及初等教育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开备44八世纪 中期,首先发生在英国,后来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 生产的革命”,它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级关系。
转而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错综复 杂的,大致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工业革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又有两方面。这两方®是互为矛盾的,一 方面,工业革命使大量妇女涌向劳动力市场,结果儿童无人照管,这就要求开办 学校,对儿童施以一定的教育》另一方面,资本家大量雇佣童工,严重摧残儿童 的身心健康。英国议会在1933年不得不通过《工场法》,规定雇主每天向童工提 供三小时的初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它起了歪打正着的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发 展。但从另一角度看,这恰恰反映了童工制严重地阻碍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工业革命对普及初等教育的贡献是它对教育的间接影响•在工业化国 家里,首先,城市象雨后春矣1一样地勃兴,城市居民居住集中,为普及初等教 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制造业出现,一方面需要对工人进行教育和训练,以 使其有文化、有技术,另一方面因工人技能畸形发展,不论个人还是社会都需要 通过学校教育进行调节,所以许多慈善学校和各种形式的夜校应运而生。
(三)选f权Wf*——普及初等教育的群众 基础工业革命对发达工业国家的政治影响在于它把财富和力量赋予 了企业主和工业家。1815年前后,企业主和工业家在英国、法国等地不是很多, 但他们是资产阶级中的新一代,正在发展壮大并取代贵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新兴 资产阶级要求更多的参与政治的权力。在英国,斗争结果产生了1832年议会改革 法案。该法案扩大了选举权,使工商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治上的地位日趋加重。
当时工商业资产阶级代表着进步力量,主张公共教育。尽管当时选举权还未落实 到每个公民,但毕竟扩大了范围,而参与政治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更需要文化。
选举权的扩大使人民的教育意识大大觉醒,特别是平民出身的美国第七任总统杰 克逊(1767—1845)登上总统宝座这一事实大大提高了平民百姓的自尊性,提示民 众要走上参政的成功之路,需要有识见、有思想、有文化。民众感觉到教育的重 要性,无疑是普及初等教育的群众基础。
奠定国家主管学校,颁布法令保证学校发展的基础的是普鲁士王国国 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他在1713年登上普鲁士国王宝座以后,把普鲁士搞成一个 军国主义的专利国家,为了扩张领土,不仅推行富国强兵政策,而且重视通过教 育来增进民族意识。他多次颁布有关教育法规,实施强迫教育。1740年,腓特烈大帝继位,1763年颁布普通学校规程,规定五至十三岁的儿童必须受义务教育。
在他执政期间,把普鲁士从德意志北部的一个选候国建设成一个第一流的欧洲国 家。显然,教育的发达是德意志民族兴旺的一个重要原因。
“十九世纪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欧洲各国在相互交战中,认识到 教育质量是战场上胜利与否的关键,普鲁士和法国历史上两次交战便是一个典型 例子3806年法国军队大胜普鲁士,普鲁土全国上下大震,感到奇耻大辱,试图通 过教育极力培养民识和民族精神,因此采取了改革教育、完善教育行政系统、改 进初等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至使普鲁士军队在1815年滑铁泸战役和1S70普法战争 中屡次取得胜利。而法国正是在1S70年普法战争中,吃了败仗,认识到教育的重 要性,开始仿效1806年的普鲁士狠抓教育。在1881年和1882年,议会通过丁两个 有关普及初等教育的重要法律。当时法国的天主教势力相当强,支配着学校教育 和人们的思想,这与资产阶级第三共和国需要的人才是格格不入的,教育部长费 "丽主持的教育改革还为了使共和观念深得人心,解放人的思想。
总之,欧美国家普及初等教育是各自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等因素 的综合作用与教育适应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反作用相结合的产物。但是,由于各国 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不同时期它们普及初等教育的主要动因 又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必须在上述总的框架下探讨它们的差异性。二、普及初 等教宵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当一个国家具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某些条件后,如何将 这一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当条件不成熟时,又是如何去创造条件的 英国早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完成了工业革命,按理应率先普及 初等教育,但为什么迟至1870年才颁布义务教育法令呢从广义的文化高度来剖析, 我们会发现阻碍英国初等教育普及的一些因素•(1)英国是个岛国,早期打敗了当 时世界尺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排除了海外竞争对手,从此英国人感到一种 从未有过的安全感^1642一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的内战结束,国内局势稳定, 英国统治阶级有一种只求革新、不要革命的傾向。(2)十四世纪文艺复兴以后, 英国人崇尚S由,在万不得己的情况下,是不希望国家出面千顶的。(3)英国人有 一种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保守性。(4)十九世纪以前,托利党在英国议会占居优势, 该党有愚民心理,愚民的最佳途径是使平民无知。
(5)英国从君权至尊案通过之后,国王既是政治首领,又是宗教苜领, 政教不分,因此教育主要由教会控制。但是,十九世纪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美国、德国日益强大,而它们的初等教育办得出色,引人注目;无产阶级已从自 为阶级发展成自在阶级,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无产阶级开展了宪章运动,他们把_创办自己的教育作为解放自身的一种手段。这对统治阶级无疑是一种巨 大的威胁。生的优缺点,及时鼓励学生上进,矫正学生的问题,改进致育过程, 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那么教苻对象的作用就应该受到充分重视,这有利于提高 收集到的信息的质量,有利于教育对象自己发现问题,改进提高,谋求进步,有 利于评价的结论为教冇对象接受与理解。
在学生、小组、教师三位一体的评定模式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基础。
因为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于学生自己的心 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重大关系,对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 因素,有关自我评价的研究表明,在少年期以前,自我评价还不是行为动机的调 节器。从少年期开始,它渐渐变为最m要的个性组成部分,并在更大范围内调节 行为,芯至胜过周围人的评价。在这一年龄,自我评价不再是成人评价的内化, 而成了以道德规则和准则为依据的行为调节因素,并以此形成了一定的抱负和企 望水平。在学生品德评定过程中,强调每位学生以所属班级团体为参照系,启发 学生把自己与同伴比较,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和遵守所属团体与社会规则的必要, 及时调节自己的行为,正是我们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社会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自我 评价,取决于自己的心理结构,自我理想,自我要求等主观因素,从而决定了Q 己对自己的感情与态度,决定了自己对自己的判断与估计,因此产生了自尊、自 信、自大、自卑等 自我意识。我丨n的研究表明,约召分之六十以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 客观对他(她)的评价比较接近,约百分之三十强的学生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距 离较为悬珠,因此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再进行互评,吸收学生互相 间掌握的信息,有利于纠正学生自我评价中产生的偏差,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的品质,形成适当的、健康的自我评价。
同时,以学生互评作为对学生自评的鉴定,也有亲1于鹿裔、培养学 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群体在品德评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敎师:评定是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的主要任 务是对学生、小组评定进行监督和指导,对个别不适合的评定加以纠正、补充。
教与^能够充分体现其在教宵过程中的主导作救师参与评定,对学生还会产生一 定程度的心理效应,有利整个评定工作顺利进行。在这里赛强调指出的是,在评 定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是要压制学生在品德评定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评定的方法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评 定的兴趣和欲望,逐步提高他们正确评桥自己的能力。所以,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自评、互评充分发挥圭导作用,组织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积极地参与评 价,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综上所述,建立三位一体的r定模式,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改进,从 根本上说,是教育思想观念时一个转辉格党的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认识到给劳动 人民以教育汉不仅是工业化社会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争取竞选的胜利,因此极力 主张国家管理和实施普及义务教肓。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英国在1870年通 过了义务教育法案。
苏联十月革命刚刚结束时,有75%以上的成年居民是文盲,学龄儿童 入学率只有20%。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理解十月革命,消极反对苏维埃政权, 至使苏联经济处于瘫涣状态。以列宁为首的一批苏维埃领袖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扫 除文盲,改造人们的旧思想和培养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毅 然把普及初等教育作为〜项基本国策,从而保证了四年制义务教育的迅速完成。
为什么美国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洲与最后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 的洲时间相差半个多世纪这与美国早期各洲在生产方式、移民构成、宗教信仰、 政治体制方面的悬殊有关,在此限于篇幅,不作详论°国普及初等教育的动因是 纷繁多样的。